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模型试验
  • 5篇公路
  • 4篇地基
  • 4篇柔性基础下复...
  • 4篇隧道
  • 4篇公路隧道
  • 4篇复合地基
  • 3篇应力
  • 3篇土应力
  • 3篇土应力比
  • 3篇桩土
  • 3篇桩土应力
  • 3篇桩土应力比
  • 2篇道路工程
  • 2篇有限元
  • 2篇受力
  • 2篇竖井
  • 2篇桥梁
  • 2篇桥梁工程
  • 2篇路工

机构

  • 12篇长安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中路安交...

作者

  • 13篇方磊
  • 7篇谢永利
  • 2篇杨晓华
  • 1篇李宁军
  • 1篇王永东
  • 1篇杨维国
  • 1篇温玉辉
  • 1篇邓顺熙
  • 1篇刘浩学
  • 1篇张小荣
  • 1篇冯瑞玲
  • 1篇仇玉良
  • 1篇张煜敏
  • 1篇张铭鑫
  • 1篇王晓谋
  • 1篇易俊
  • 1篇胡金平
  • 1篇李宁

传媒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华东公路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公路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隧道通风技术是制约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国内外研究表明,隧道通风所需费用与隧道长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增加,长大隧道通行后运营费用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所以开展长大隧道通风研究具有极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本文以流体力学相...
方磊
关键词:公路隧道模型试验隧道通风
钢筋混凝土空心高桥墩非线性极限承载力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得到一高50m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桥墩极限承载力,基于ANSYS软件,采用8节点等参单元SOLID65,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结构的初始缺陷等因素,对桥墩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全过程分析,得到了结构的极限荷载、荷载-变形曲线及裂缝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高桥墩的非线性因素明显,在计算中应充分考虑。
方磊王晓谋
关键词:桥梁工程高桥墩非线性极限承载力
斜拉拱桥受力性能及设计参数分析
斜拉拱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桥型,它为斜拉拉索和拱的组合体系,目前国内外做的相关研究工作很少,本文主要研究了该桥型成桥阶段的受力特性。 文中采用有限元建模和Matlab数值求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斜拉拱成桥时的斜拉索...
方磊
关键词:斜拉拱桥受力性能参数设计
文献传递
避险车道网索吸能系统被引量:6
2015年
为弥补部分避险车道长度不足,提出避险车道网索吸能系统,采用低速功能试验验证了系统可行性,采用高速功能试验找出了结构薄弱之处,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对结构薄弱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得到了网索吸能系统优化结构,并组织两次实车运行试验对优化结构进行了验证。发现网索吸能系统可有效输出阻尼力,将阻尼力控制在25 k N可有效保证乘员安全性能,阻尼力和车辆质量对传力索输出力峰值影响不大,将缠绳滚筒直径控制在400 mm以上、质量控制在130 kg以下,同时将防护网设置在避险车道入口后30 m处,可有效保证传力索不会破断,坡度为9.29的砾石避险车道安装了搅拌式阻尼器网索吸能系统后可在66.2 m的距离内使驶入速度为104 km/h的55 t大货车停车,安装了刹车片式阻尼器网索吸能系统后可在62.5 m距离内使驶入速度为101 km/h的55 t大货车停车。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和设置的网索吸能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拦截刹车失灵车辆的设施。
闫书明方磊马亮荆坤
关键词:交通设施避险车道实车试验有限元分析阻尼器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应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桩间土应力、桩体轴向应力、桩顶应力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体轴向力在基础以下两倍桩径深度以内基本相等,从两倍桩径深度以下到有效桩长处,桩体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底持力层强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而逐渐趋于稳定。
方磊谢永利
关键词:复合地基模型试验桩土应力比
双线隧道共用竖井排风时中隔板高度优化模型试验被引量:1
2008年
在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系统中,上下行隧道共用竖并排风的工况日趋广泛.为降低通风能耗,对竖井底部中隔板高度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不同风量和中隔板高度时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两隧道需风量比值为0.6~1时。中隔板高度宦取风道高度的0.55~0.65倍。
方磊谢永利杨晓华李宁
关键词:公路隧道模型试验
连梁装置在地震序列作用下的作动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地震荷载是一种随机荷载,桥梁结构受到罕遇或超预期地震作用时,抗震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荷载的破坏程度。连梁装置是公路桥梁防落梁系统中的最终安全保护措施,用于避免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位移过大、支座丧失支承功能后发生落梁。结合国内外连梁装置的相关设计标准,对设拉索式连梁装置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及强震序列动力时程分析,得出连梁装置的防落梁效果及内力随其拉索长度、设计位移量的变化规律。在地震作用下,经合理设计的连梁装置起到防落梁效果,增大结构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抗推刚度,使地震荷载在各墩间平均分配。连梁装置在整个强震序列激励过程中均起到防落梁作用,可保证有损结构的通行能力,达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
方磊张煜敏
关键词:桥梁工程连梁装置罕遇地震强震序列
公路建设新阶段景观设计的研究
2007年
只有在公路设计时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风格鲜明为特点,以兼顾效益为目的,将公路建设与自然、人文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灵活、宽容、创作的理念贯穿到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强力度的恢复",才能最终实现建设与保护的"双赢",在新的公路建设阶段建立科学、完善的设计新理念。
杨维国方磊
关键词:公路景观宽容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模型试验,测试了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桩端承载力,并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特性。
方磊谢永利
关键词:道路工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桩土应力比
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送风口角度优化模型被引量:14
2009年
为降低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能耗,应用雷诺数相似理论,对竖井送排式通风送风口与隧道轴向夹角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不同送风口角度时风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送风口角度对送风动力的影响随送风段隧道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当隧道设计风速为6~8m/s时,送风口与隧道轴向夹角宜取5°~6°。
方磊谢永利杨晓华
关键词:隧道工程模型试验竖井送排式通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