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间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7
- 2000年
- 目的研究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各种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1975/1999年间手术治疗的大肠癌1374例,对全部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建立 ACCESS 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逐个分析年龄、浸润深度、侵犯肠管周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式、肿瘤部位之间的相关性.统计方法采用行×列表资料的 X^2检验.结果小于30岁年龄组大肠癌浸润肠管周径较其他年龄组高,其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分别为22.7%(17/75),14.7%(11/75),较其他年龄组均多(P=0.000 X^2=72.22);与肿瘤浸润肠管周径有关的因素有肿瘤浸润肠壁深度(P=0.000 X^2=353.58),肿瘤生长方式(P=0.000X^2=155.35),肿瘤分化程度(P=0.035 X^2=13.53)肿瘤病理类型(P=0.000 X^2=31.64),肿瘤部位(P=0.000X^2=44.73);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浸润至浆膜层的比例为81.6%(120/147)和86.36%(19/22)显著高于腺癌组67.7%(574/848);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及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其浸润肠壁的深度增高;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浸润到肠壁外的比例分别为要较其他组低(P=0.000 X^2=36.96).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癌中粘液腺癌所占比例均较乙状结肠及直肠高(P=0.000X^2=83.55),其中横结肠癌中粘液腺癌所占比例高达38.5%(40/104).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癌中浸润性生长者分别为55.8%(191/342),62.5%(226/361),68.9%(59/8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02 X^2=21.48).结论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可能以单一的某种因素作为判断其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临床上需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才能对病情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卿三华蒋会勇齐德林周正端黄祥成张福明盛权根
- 关键词:病理学淋巴结转移大肠癌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为临床肿瘤分期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 以CK2 0mRNA为标志物 ,应用RT PCR对 2 0例常规病理检查未检见淋巴道转移的结直肠癌及其所属 186枚淋巴结进行了检测。结果 有 8例 (4 0 % ) 5 4枚 (2 9 0 3% )淋巴结呈现阳性扩增 ,对照的非癌淋巴结呈阴性。结论 RT PCR是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孙青丁彦青张福明李国新张素娟
-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 区域性射频加热联合放化疗综合治愈直肠癌三例被引量:1
- 2000年
- 宋雪怡陈永清尹瑞雪闫卫平范建中张福明周正端
- 关键词:直肠癌射频加热放射疗法综合疗法
- 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预后关系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枚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临床预后分析。 结果 68 例转移阴性的584枚淋巴结中,13 例(19-1 % ,1368)29 枚(5-0 % ,29584)淋巴结中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其中11 例5 年内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55 例免疫组化检测阴性的患者仅3 例复发。免疫组化诊断微转移阳性和阴性组5 年复发率分别是86-6% (1113) 和5-5% (355)。两组病人差异非常显著( P< 0-001)。 结论 应用肿瘤特异性抗体检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有助于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对估计临床预后。
- 丁彦青张福明李亦民郭君其孙青蔡俊杰
- 关键词:结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淋巴结微转移
- 9例大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治临床体会
- 2007年
- 目的:探讨减少大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例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为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大肠癌根治术并楔形切除肝转移灶,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7例为大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中位生存时间28.2个月。结论: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举措。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监测非常必要。
- 胡军张福明
-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
- 大肠癌肝转移9例诊治体会
- 2007年
- 目的:探讨减少大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例大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为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行大肠癌根治术并楔形切除肝转移灶,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7例为大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中位生存时间28.2个月。结论: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举措,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监测非常必要。
- 胡军张福明
-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
-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南方医院 1975~ 1999年间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 1374例 ,建立全部资料的Access数据库 ,选择相关的字段进行检索 ,从不同角度分析各临床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0岁以下年龄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 5 1 9% ,5 1岁以上年龄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 31 3%。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 ,其淋巴结转移率增高。随肠管受肿瘤侵犯的周径增大 ,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增大。隆起型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为 30 9% ,溃疡型为 39 7% ,浸润型为 42 1% ,胶样型为 42 9%。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的转移率分别为 33 3%、49 6 %和 6 1 1% ,且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 ,淋巴结转移率增高。肿瘤体积的大小及术前癌胚抗原 (CE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多种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主要有 :年龄、肿物侵犯肠管周径、大体类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肿物体积的大小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这些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 蒋会勇卿三华齐德林周正端黄祥成张福明盛权根
-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结肠肿瘤
- 动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动脉性出血32例报告
- 1998年
- 对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AHDT)病人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然后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TAE)治疗,可迅速达到止血目的[1]。本文报告自1990~1996年间我院对32例AHDT行TAE治疗的体会。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消化道大出血32例,男...
- 张福明李国新陈勇李彦豪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动脉出血栓塞疗法
- 透视下经皮穿刺胃空肠造瘘术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 2004年
- 陈勇曾庆乐赵剑波孔伟东卢伟梅雀林刘战胜何晓峰李彦豪张福明
- 关键词:鼻饲营养胃扩张
- 32例乳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的临床诊治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及整形处理在乳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治疗中的合理性。方法:总结回顾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32位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乳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保乳治疗,中位时间为32个月,无一例发生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保乳治疗,可以达到与传统根治术相当的治疗结果。且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根治术。
- 胡军张福明
-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