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申起

作品数:88 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胶质
  • 27篇胶质瘤
  • 26篇细胞
  • 22篇手术
  • 16篇显微手术
  • 15篇手术治疗
  • 13篇颅内
  • 11篇蛋白
  • 10篇外科
  • 10篇显微手术治疗
  • 10篇脑胶质瘤
  • 10篇胶质瘤细胞
  • 9篇血管
  • 8篇动脉瘤
  • 7篇U251细胞
  • 6篇动脉
  • 6篇预后
  • 6篇显微外科
  • 6篇疗效
  • 6篇出血

机构

  • 88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鄂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8篇张申起
  • 79篇陈谦学
  • 65篇田道锋
  • 39篇吴立权
  • 37篇刘宝辉
  • 33篇王军民
  • 31篇陈治标
  • 24篇蔡强
  • 22篇王龙
  • 15篇郭振涛
  • 15篇彭彬
  • 12篇李明昌
  • 12篇杨吉安
  • 8篇冀保卫
  • 8篇邓钢
  • 7篇董慧敏
  • 6篇徐海涛
  • 6篇卢祖能
  • 6篇董红娟
  • 6篇朱晓楠

传媒

  • 20篇中国临床神经...
  • 14篇第16届中南...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临床外科杂志
  • 7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22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NAI2与E-cadherin参与LRIG1对U251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抑制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侵袭与转移及U251细胞SNAI2、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U25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RIG1空载体组、LRIG1过表达组、LRIG1低表达组、LRIG1低表达阴性对照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分别转染PBS、PEGFP-N1-U251质粒、PEGFP-LRIG1-U251质粒、LRIG1-si RNA、LRIG1-NC-si RNA。应用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LRIG1、SNAI2、E-cadherin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结果 LRIG1过表达组U251 SNAI2表达下调(P<0.05),E-cadherin表达上调(P<0.05),细胞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LRIG1低表达组U251细胞SNAI2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表达下调(P<0.05),细胞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上调LRIG1可抑制U251细胞侵袭与转移,而敲除LRIG1可明显促进U251细胞侵袭与转移,SNAI2及E-cadherin可能参与其调节过程。
陶祥陈晨陶芸张申起刘宝辉廖健明张文斐陈谦学
关键词:胶质瘤U251细胞LRIG1E-CADHERIN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流程被引量:1
2020年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呈现集中暴发流行。疫情期间,武汉市大多医院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本部院区)作为武汉市仅有的五家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医院之一,承担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工作。本文阐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依据该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时制定了疫情期间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规范化诊疗流程,包括:门急诊管理、住院患者管理、病区的改造与分区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等。该流程的制定有效地提高了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效率与就医体验,同时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张申起李明昌陈谦学
关键词: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流程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5例单纯应用血管内可脱球囊治疗,2例联合应用球囊及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行球囊辅助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行患侧颈内动脉闭塞术。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10例术后DSA证实海绵窦瘘及假性动脉瘤均未显影,未闭塞患侧颈内动脉的8例患侧颈内动脉无分支动脉损伤,保持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再发鼻衄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首选单纯应用血管内可脱球囊治疗,可脱球囊联合其他栓塞材料或单独使用其他栓塞材料是有效的补充。
张申起彭彬许州李明昌田道锋刘宝辉王军民陈谦学
关键词: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
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烟雾病病人264例,其中无动脉瘤组233例,为单纯烟雾病,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合并动脉瘤组31例,为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行搭桥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术。术后行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并记录mRS评分。结果 有完整随访资料237例,预后良好(mRS<3分)209例,其中无动脉瘤组191例(191/212,90.1%),合并动脉瘤组18例(18/25,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zuki分期早期157例,其中无动脉瘤组144例(144/233,61.8%),合并动脉瘤组13例(13/31,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相对于单纯的烟雾病病人,其Suzuki分期较高,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预后较差。
韩守孟田其蔡林志张申起王龙陈谦学李明昌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动脉瘤颅内外血管搭桥血管内栓塞术脑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44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显微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4个巨大动脉瘤,其中...
陈谦学田道锋陈治标王军民徐海涛吴立权张申起
RhoE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Ras鸟苷酸结合蛋白超家族的新成员E(RhoE)过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Myc-N1、Myc-RhoE质粒分别转染人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Western blot法测定对照组、N1-U251、RhoE-U251 3组细胞株中RhoE和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变化.结果 RhoE-U251组中RhoE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hoE-U251组中Cyclin Dl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胶质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凋亡率也明显升高.结论 RhoE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瞬时高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株U251生长,其机制是通过下调细胞调控蛋白Cyclin D1促进细胞凋亡.
陈其钻郭振涛刘宝辉喻军华张申起朱晓楠杨吉安邓钢田道锋陈谦学
关键词:胶质瘤脱噬作用RHOE细胞周期素D1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治疗的2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顶端10例、大脑后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椎动脉动脉4例;1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90%~94%栓塞6例,≥95%栓塞14例。本组术后死亡2例。1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24个月,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病例;12例患者复查CT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13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结论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方法。
陈华云陈谦学王军民李明昌田道锋张申起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疗效
前交通动脉瘤的分型及显微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及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010年4月显微手术夹闭的154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瘤顶指向将前交通动脉瘤分为指向前型;指向上型;指向后型;指向下型;复杂指...
陈谦学田道锋王雷陈治标张申起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
文献传递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四肢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外伤致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7例,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的患者32例分为传统治疗组,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35例为VSD治疗组。VSD治疗组急诊行“清创术加VSD覆盖术”,术后行抗破伤风、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传统治疗组行常规清创、包扎、换药、抗感染、抗破伤风治疗,待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比较VSD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住院时间、创面微生物生长情况、植皮所需时间、植皮存活率,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VSD能有效保护创面,减少细菌感染,缩短植皮所需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植皮存活率高。结论VSD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有效措施。
崔西龙李章华方涛奚美丽许志亮张申起唐谨陈友浩
关键词:封闭负压吸引大面积皮肤缺损植皮
LRIG1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携带LRIG1、LRIG1小干扰RNA、Bcl2和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BDMF)的质粒,将它们分别转染到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内,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LRIG1、Bcl2、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GDNF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携带LRIG1、LRIG1小干扰RNA、Bcl2、GDNF的质粒,并成功转入U251细胞株。过表达LRIG1显著抑制U251细胞增殖。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LRIG1的表达和Bcl2、topoⅡ和GDN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RIG1通过负性调节Bcl2、topoⅡ和GDNF的表达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的增殖。
郭振涛刘宝辉邓钢田道锋张申起陈谦学
关键词:胶质瘤U251细胞细胞增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