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欣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隧道
  • 3篇城市隧道
  • 2篇数对
  • 2篇排风
  • 2篇排风口
  • 2篇纵向通风
  • 2篇阻燃
  • 2篇沥青
  • 2篇节能
  • 2篇CFD
  • 1篇大涡模拟
  • 1篇等离子体
  • 1篇氧化镁
  • 1篇匝道
  • 1篇射流风机
  • 1篇石灰
  • 1篇隧道工
  • 1篇隧道工程
  • 1篇通风
  • 1篇退火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 3篇杭州市城市基...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杭州市城市建...

作者

  • 12篇张欣
  • 9篇吴珂
  • 7篇朱凯
  • 5篇黄志义
  • 3篇许雷挺
  • 3篇张驰
  • 2篇李增珍
  • 2篇康诚
  • 1篇刘辉
  • 1篇彭盛华
  • 1篇方飞龙
  • 1篇张驰
  • 1篇张欣
  • 1篇何建军
  • 1篇武斌
  • 1篇唐大全

传媒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风机技术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消防科学与技...
  • 1篇低碳世界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叉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特性及流动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搭建同步满足阻力和压力相似的1/20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并构建分叉隧道分离流动的三维CFD模型.研究分叉隧道流动特征和分流局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流速梯度变化和流动分离是产生主线分流局部损失的主因,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还进一步受到流速转向的影响;主线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基本不受夹角的影响,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在分流比小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在分流比大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利用试验数据修正Bassett公式,建立可准确预测夹角为5°~15°分叉隧道的分流局部损失系数计算公式,从而为分叉隧道的通风计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张欣张天航黄志义张驰康诚吴珂
关键词:流动特性
隧道射流风机变频节能应用及并联控制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以射流风机式隧道纵向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射流风机的变频节能应用问题,并根据某"单洞双车道"矩形断面隧道建立了CFD模型,运用FLUENT软件研究并联射流风机变频不同工况对隧道通风系统的影响,得出了相关有益的结论,给隧道纵向通风系统射流风机的变频控制提供了优化思路。
方飞龙吴珂朱凯张欣许雷挺
关键词:变频节能并联
带出口匝道城市隧道通风特性比尺模型试验被引量:5
2019年
通风特性是影响城市隧道内外环境的关键,为深入研究带出口匝道城市隧道风量及风量分配的变化规律,获得隧道总风量及分流比的高效控制策略,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搭建总长为38 m的1/20带匝道隧道通风比尺模型,研制可实现8台模型风机联动的变频控制系统、16个断面的速度及压力数据的实时测量与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在风速u≥2.5 m·s^(-1)时,比尺模型同步满足阻力、惯性力和压力相似准则),进行各通风段射流升压力变化对隧道内风量及风量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隧道主线通风段与匝道通风段风量存在联动耦合效应,当调节某通风段射流升压力时,该通风段及与之串联的通风段风量均随着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与之并联的通风段,风量随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总风量和分流比分别是影响城市隧道内、外环境的关键因素,调节分流前主线段射流升压力不改变分流比,但对控制隧道总风量变化最为高效,单位射流升压力作用下的总风量变化幅度达1.43%·(N·m^(-2))^(-1);调节分流后主线段或匝道段射流升压力对隧道总风量的影响有限,但能有效控制分流比,单位射流升压力作用下的分流比增幅分别为(-4.43,4.16)%·(N·m^(-2))^(-1);利用分流前主线段的射流风机控制隧道内环境,利用分流后主线段或匝道段的射流风机控制隧道外环境,是最为高效的通风控制方法。
张欣张欣黄志义张驰张驰张驰
关键词:隧道工程
送回风参数对净化器能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室内空气净化器送回风形式、风量、遮挡形式对换气效率、换气时间和净化器运行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净化器风量越大,换气时间越小,但净化器的换气效率不受风量变化的影响;净化器的换气效率受送回风方式及遮挡形式的影响,相同风量条件下换气效率越高,换气时间越短;净化器采用小风量运行将更节能,当净化器风量减小为1/n后(n>1),尽管运行时间增加n倍,但运行能耗减少(1-1/n)^(1-1/n2)。
李增珍章俊屾朱凯张欣吴珂
关键词:净化器CFD换气效率
HEPA过滤器摺叠参数对过滤阻力的影响
2015年
采用多尺度阻力测试平台结合大涡模拟(LES)方法研究HEPA过滤器摺叠形式、摺间距对过滤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ES模型可有效模拟不同结构参数HEPA过滤器的阻力特性,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在本文研究范围内,随着摺间距的减小,过滤阻力先减小、后增大,当摺间距为2.5mm时过滤阻力最小;与U型和V型相比,Z型摺叠形式的过滤阻力最小。
李增珍章俊屾朱凯包玉南张欣吴珂
关键词:HEPA过滤器大涡模拟
风井送排风对近接隧道污染物窜流影响
2017年
基于射流扩散理论,构建带风井近接隧道在四种送排风方式下的窜流比模型。计算表明,利用风井送排风可有效抑制近接隧道的污染物窜流现象,其效果受风井送排风量、上下游隧道需风量、隧道洞间距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就抑制窜流而言,在下游隧道设置排风竖井是效率最低的措施;当上游隧道需风量较小时,上游排风方式的抑制窜流效果最佳;当上下游隧道需风量接近或下游隧道需风量较小时,下游送风方式的抑制效率最高。
章维明唐嵩皓张欣唐大全刘辉
关键词:通风窜流风井
氩等离子体诱导量子阱混合技术
2011年
研究了基于InGaAsP/InP应变多量子阱片的氩等离子体诱导量子阱混合工艺方法.当等离子刻蚀机(ICP)的射频(RF)功率为480W、ICP功率为500W、处理时间为1min时,ICP处理过程中氩(Ar)等离子体对量子阱片的刻蚀深度小于牺牲层的厚度500nm,晶格缺陷将产生在牺牲层内.样品在纯氮气条件、不同温度下快速退火2min,缺陷扩散至量子阱层诱发量子阱混合.不同实验条件的样品PL光谱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和ICP功率的增加,量子阱片的光致发光谱(PL)峰值波长会发生显著的蓝移,分别在750℃和500W时趋于饱和;此时获得的蓝移为110nm,PL强度为原生片的55%,量子阱层仍保持了较好的晶格特性.
彭盛华张欣何建军
关键词:量子阱混合氩等离子体退火温度
基于FLUENT的隧道射流风机最佳安装倾斜角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城市隧道通风广泛采用的射流风机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某城市隧道建立了简单纵向射流通风系统的物理模型,采用Fluent分别研究了射流风机出口速度、射流风机安装倾斜角对其效率的影响,找到了射流风机综合影响系数随射流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此种隧道断面形式射流风机的最佳安装倾斜角,为隧道通风系统的节能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吴珂方飞龙朱凯许雷挺张欣
关键词:射流风机FLUENT节能隧道
基于氢氧化镁的沥青阻燃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热重法研究了基质沥青和Mg(OH)2阻燃沥青的燃烧特性。实验发现:为了保证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Mg(OH)2添加比例不宜超过25%;添加Mg(OH)2后沥青的阻燃性能明显提高,其燃烧的挥发分析出阶段的峰值温度推后49℃,随后的胶质分解阶段和沥青质残炭燃烧阶段也均被延迟;通过Guass分峰验证了Mg(OH)2的阻燃机理为其分解反应产生的吸热、稀释和阻隔等物理作用。
黄亚东朱凯吴珂张欣黄志义
关键词:沥青MG(OH)2阻燃热重分析燃烧特性
消石灰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研究消石灰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仪、热重-差热试验对消石灰改性沥青的燃烧特性进行表征,并与石灰石和氢氧化镁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等量石灰石相比,添加消石灰沥青的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与添加氢氧化镁接近;同时锥形量热仪实验表明消石灰可延长沥青点燃时间,有效降低沥青的燃尽率、燃烧反应速率、烟释放率和释热量,减少燃烧过程中CO的释放.与氢氧化镁不同,在反应初期消石灰并非利用吸热的分解反应起到阻燃作用,而是通过抑制可燃挥发分的析出,以延缓沥青的着火;同时,在沥青燃烧过程中消石灰会进一步发生碳酸化反应,形成致密的碳酸盐阻隔层,起到阻隔热质交换和抑制沥青质燃烧的作用.
朱凯黄志义吴珂武斌张欣张驰
关键词:沥青阻燃性能锥形量热仪消石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