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录兴

作品数:69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心病
  • 11篇心电
  • 11篇心房
  • 11篇室性
  • 11篇冠心病
  • 10篇心动过速
  • 10篇心肌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律
  • 9篇心律失常
  • 8篇电图
  • 8篇心电图
  • 8篇心房颤动
  • 8篇冠心病患者
  • 8篇病患
  • 7篇动脉疾病
  • 7篇冠状动脉疾病
  • 6篇室性心动过速

机构

  • 69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武警内蒙古总...
  • 1篇解放军第47...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69篇张录兴
  • 40篇郑强荪
  • 25篇何勇
  • 18篇薛玉生
  • 17篇金葵花
  • 15篇李志立
  • 12篇杨欣国
  • 12篇柳荫
  • 10篇王毅
  • 9篇汤雁玲
  • 8篇刘军
  • 8篇吴学勤
  • 8篇杜日映
  • 7篇王海燕
  • 7篇李波
  • 6篇王子宽
  • 5篇刘雄涛
  • 4篇张利华
  • 3篇史俊忠
  • 2篇卞之妮

传媒

  • 16篇心脏杂志
  • 8篇天津医药
  • 6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心电学杂志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护理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民政医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9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5
  • 1篇198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变化观察被引量:9
2003年
张录兴郑强荪许新录王选琦张会军赵玉宏贾丽茹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QT离散度分析
2001年
高寒梅裴济民张录兴
关键词:QT离散度室性心动过速心电描记术
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CHD患者54例。男51例,女3例,回顾性分析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支架植入资料。结果:急诊住院者21(38.89%)例,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者15(27.78%)例;各危险因素阳性率依次为:吸烟64.81%、高甘油三酯血症53.70%、高血压42.59%、严重超重35.19%、酗酒22.22%、高胆固醇血症18.52%、糖尿病13.96%、家族史9.26%。具有三个以上危险因素者26(48.15%)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6(48.15%)例、双支病变14(25.93%)例、三支病变14(25.93%)例;病变血管狭窄大于70%者98支,前降支(LAD)47.96%,回旋支(LCX)21.42%,右冠状动脉(RC)28.57%,左主干(LM)2.04%;支架植入术干预血管73支,支架的大小及长度为:LAD3.14±0.38×19.85±5.38(mm),LCX3.03±0.40×21.39±6.72(mm),RC3.50±0.48×22.95±5.16(mm)。结论:多数青年CHD患者发病突然、病变严重。约半数患者病变累及LAD;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严重超重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李志立曹义战杨欣国王毅张录兴金葵花吴学勤
21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Tdp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根据Jackman分类法,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15例,多为药物、电解质紊乱(低钾、镁、钙)及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基础上引起。Ⅱ型儿茶酚胺依赖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2例。1例为儿茶酚胺依赖型,另1例为长间歇依赖型。Ⅲ型(短联律间期室早所致Tdp)4例,其中2例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另2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用异搏定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有特效,其余对镁盐治疗有效;同时针对不同病因病情采取综合治疗。结果除1例及外伤未来得及治疗死于室颤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后30min^24h以内得到控制。结论Tdp多数为Ⅰ型,均有晕厥发作,部分患者发生心室颤动。Ⅲ型中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异搏定治疗有特效。其余以镁盐及针对病因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均使Tdp得到有效控制。
张录兴郑强荪史俊忠何勇柳荫张利华薛玉生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始动局灶性心房纤颤的房性期前收缩特征
2009年
局灶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发生除与其本身基质有关外,始动或触发机制在其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是局灶性房颤的主要触发因素。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始动房颤之房早的特征,并探讨房早诱发房颤的心电机制。
张录兴郑强荪李波刘军王海燕李志立金葵花李长庆
关键词:心律失常
室速射频消融后出现结速并逆向性文氏现象
2001年
张录兴马选平郑强荪王滨
关键词:射频消融
房性早搏诱发心室停搏伴韦金斯基现象
2008年
患者女,57岁,心电图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后半束支传导阻滞,当房性早搏发生时,诱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造成18.56s心室停搏,其后出现心室逸搏使房室传导功能恢复,示存在韦金斯基现象。
张录兴郑强荪李志立李波刘军王子宽汤雁玲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室停搏房性早搏韦金斯基现象
一过性双峰T波2例报告被引量:2
1995年
例1患者男性,63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Ⅲ期,高血压性心脏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正常.Holter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上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多发生在5:00时,心室率在35次/min以下时出现双峰T波(图l),呈裂开状.此时患者胸闷、气短伴心前区压迫感,从睡眠中憋醒,活动后室率逐渐增快,当室率> 35次/min时双峰T波消失,恢复窦性节律(图略),症状亦随之消失.
王先培张录兴杜日映
关键词:T波心电图病例报告
QT正常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二例被引量:1
2004年
张录兴郑强荪史俊忠何勇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QT间期室早危重
显性预激合并束支阻滞与P-J间期变化2例被引量:1
2000年
吴康智张录兴杜日映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束支阻滞心电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