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强荪

作品数:355 被引量:1,054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29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0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6篇心肌
  • 67篇细胞
  • 66篇心房
  • 58篇房颤
  • 53篇心房颤动
  • 52篇心脏
  • 44篇消融
  • 36篇动脉
  • 33篇电生理
  • 32篇心动过速
  • 32篇血管
  • 32篇射频消融
  • 32篇肌细胞
  • 31篇血压
  • 31篇他汀
  • 31篇伐他汀
  • 30篇高血压
  • 28篇心肌细胞
  • 28篇射频
  • 26篇纤维细胞增殖

机构

  • 343篇第四军医大学...
  • 4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兰州军区乌鲁...
  • 4篇解放军第五医...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武警山东总队...
  • 3篇新乡市中心医...
  • 3篇商洛市中心医...
  • 3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西安高技术研...
  • 2篇解放军第20...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2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354篇郑强荪
  • 78篇赵连友
  • 64篇薛玉生
  • 60篇杜日映
  • 49篇何勇
  • 45篇刘雄涛
  • 44篇尚福军
  • 40篇张录兴
  • 33篇王毅
  • 26篇刘军
  • 25篇汤雁玲
  • 24篇陈永清
  • 22篇王斌
  • 22篇洪昌明
  • 21篇李爱国
  • 21篇舒青
  • 19篇柳荫
  • 17篇丁璐
  • 17篇王洪涛
  • 16篇牛晓琳

传媒

  • 93篇心脏杂志
  • 34篇中国心脏起搏...
  • 2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2篇现代生物医学...
  • 9篇高血压杂志
  • 9篇科学技术与工...
  • 8篇天津医药
  • 8篇中华高血压杂...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 11篇2011
  • 26篇2010
  • 20篇2009
  • 25篇2008
  • 22篇2007
  • 31篇2006
  • 25篇2005
  • 29篇2004
  • 16篇2003
  • 20篇2002
  • 24篇2001
  • 21篇2000
  • 10篇1999
  • 6篇1998
3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心脏射频治疗仪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
1994年
报告用我们与西安黄河机器制造厂共同研制的DS92H心脏射频治疗仪,对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47例进行50次射频消融术的结果.前7例次采用美国USCI公司标准电极导管(标准组),无1例成功,其中3例以后改用大头导管.46例采用美国Mansfield公司大头导管(大头组),其中房室结快道消融术(AAVN)10例,房室旁道消融术(AAP)32例(4例左侧游离壁旁道用单大头导管法),室速起源点消融术(AVT)4例.除4例AVT与2例AAP外,均获成功.大头组AAVN与AAP总成功率为95%.成功病例的操作总时间为0.7~5.2(平均2.0)h,且随经验积累,时间缩短.除AAVN1例术后Ⅲ°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水入起搏器,AAP1例轻度主动脉瓣返流外,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9月(平均5.3月).AAP组3例复发,复发率9.4%;AAVN组无复发.
杜日映郑强荪侯应龙郑建雄
关键词: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
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在犬心房颤动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犬心房颤动(房颤)模型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探讨房颤的发病机制。方法 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快速心房刺激组(RAP)和对照组,每组12只。RAP组给予右心房快速刺激(800次/分),诱发并维持房颤2h。对照组不接受刺激。分别在基础状态、刺激后1h、2h测定右心房ERP和房颤诱发指数(AFII)、血清炎症(TNF-α、IL-6)和氧化应激标志物(XO、GSH-Px)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房颤后RAP组右房ERP显著缩短(P<0.01);②在刺激1h时,RAP组XO水平即开始显著增高(P<0.01),GSH-Px含量显著减少(P<0.05),2h时两者分别达到最大和最小值。TNF-α、IL-6在刺激2h时方出现显著增高(P<0.05);③刺激1h和2h的AFII均与XO呈正相关,而与GSH-Px呈显著负相关。刺激1h时,AFII与炎症指标无显著相关,刺激2h时,AFII与IL-6、TNF-α呈正相关。刺激1h和2h的AERP200ms与AFI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炎症与氧化应激参与了房颤发生和电重构过程,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XO和GSH-Px)可作为房颤早期预测指标。
官媛郑强荪单兆亮李运明郭红阳张晔
关键词:心房颤动电重构炎症氧化应激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及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血清诱导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PKB)途径在辛伐他汀调控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细...
陈永清赵连友郑强荪李言川尚福军李爱国王斌于心亚陈军红
文献传递
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已证实氧化应激参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现综述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关系研究最新进展。
官媛单兆亮郑强荪
关键词:氧化应激心房颤动
人QKI6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鉴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人RNA结合蛋白(QKI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心肌细胞中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原始质粒中扩增出QKI6目的基因片段,酶切后连接到pShuttle-GFP-CMV重组穿梭质粒上。再将pShuttle-GFPQKI6转移到pAdxsi载体上,得到带有QKI6目的基因及GFP荧光指针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QKI6。酶切、PCR鉴定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QKI6,并完成扩增与纯化。经Pacl线性化后,转染HEK 293细胞进行腺病毒包装,并测定病毒的滴度及目的基因的表达。以包装好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大鼠新生心肌细胞,通过GFP表达观察病毒感染效率。用PCR检测目的基因QKI6在感染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含QKI6基因及GFP荧光指针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QKI6构建成功,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了其正确性。重组腺病毒可重复感染HEK 293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表达,且QKI6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包装的重组腺病毒可有效感染新生心肌细胞,并表达目的基因QKI6。结论:成功地构建QKI6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以其感染293细胞及新生心肌细胞后,可有效地表达QKI6基因,为进一步研究QKI6基因在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及在糖尿病性心肌病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胡杏林郑强荪郭万刚曾迪李雪苏菲菲欧东波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
聚己内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用于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被引量:6
2015年
干细胞联合生物支架材料体外构建功能性组织与器官,成为当前组织再生研究的重要策略,而探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支架材料是其关键.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噻唑蓝(MTT)法、荧光显微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ur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mi PSCs)在聚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上的粘附、增殖等生物学特性,探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与mi PSCs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mi PSC在PCL纳米纤维支架上具有良好粘附性并呈集落样生长,其增殖能力及干性标记物(Oct4-GFP+)的表达均不亚于标准对照组;扫描电镜显示,mi PSC在PCL纳米纤维支架材料上呈现出绒毛状突起的表面结构.上述结果表明,PCL纳米纤维支架可促进mi PSCs的粘附、自我增殖以及干性维持,两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下一步联合生物支架材料与干细胞构建功能性组织奠定了基础.
陈焱曾迪丁璐李晓莉谢江徽郑强荪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静电纺丝聚己内酯
21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Tdp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根据Jackman分类法,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15例,多为药物、电解质紊乱(低钾、镁、钙)及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基础上引起。Ⅱ型儿茶酚胺依赖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2例。1例为儿茶酚胺依赖型,另1例为长间歇依赖型。Ⅲ型(短联律间期室早所致Tdp)4例,其中2例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另2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用异搏定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有特效,其余对镁盐治疗有效;同时针对不同病因病情采取综合治疗。结果除1例及外伤未来得及治疗死于室颤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后30min^24h以内得到控制。结论Tdp多数为Ⅰ型,均有晕厥发作,部分患者发生心室颤动。Ⅲ型中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异搏定治疗有特效。其余以镁盐及针对病因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均使Tdp得到有效控制。
张录兴郑强荪史俊忠何勇柳荫张利华薛玉生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家族性右侧多旁路
2000年
邓学科郑强荪杜日映
关键词:电生理射频消融预激综合征
始动局灶性心房纤颤的房性期前收缩特征
2009年
局灶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发生除与其本身基质有关外,始动或触发机制在其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是局灶性房颤的主要触发因素。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始动房颤之房早的特征,并探讨房早诱发房颤的心电机制。
张录兴郑强荪李波刘军王海燕李志立金葵花李长庆
关键词:心律失常
肾动脉射频消融对远期高血压及心脏重构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肾动脉射频消融(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对远期高血压以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建立压力负荷性高血压兔模型,建模2个月进行RSD,术后2个月测定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以及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变化。结果 RSD 2个月后,高血压+射频组的血压低于高血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高血压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LVMI明显增加(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射频组上述数值明显下降(P<0.05)。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在高血压组是升高的,经消融后也得以降低(P<0.05)。高血压组NE、AngⅡ、Ald和AVP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RSD后NE、AVP较高血压组明显下降(P<0.05),但Ald、AngⅡ无显著差异。结论 RSD可以降低压力负荷导致的血压升高,降低了心脏的肥厚程度和心肌纤维化。
于亮尚福军王捷频欧东波郑强荪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心脏重构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