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玉生

作品数:117 被引量:479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消融
  • 22篇心肌
  • 21篇心动过速
  • 16篇血压
  • 16篇射频
  • 16篇高血压
  • 15篇射频消融
  • 13篇心房
  • 12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11篇导管
  • 11篇心病
  • 11篇心房颤动
  • 11篇冠心病
  • 11篇房室
  • 10篇导管消融
  • 10篇细胞
  • 8篇介入
  • 7篇动脉疾病

机构

  • 1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武警山东总队...
  • 2篇武警总部机关...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武警内蒙古总...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解放军第47...
  • 1篇青岛海慈医疗...

作者

  • 117篇薛玉生
  • 64篇郑强荪
  • 25篇杜日映
  • 24篇王毅
  • 20篇张利华
  • 20篇杨欣国
  • 20篇赵连友
  • 18篇尚福军
  • 18篇张录兴
  • 17篇柳荫
  • 16篇何勇
  • 16篇汤雁玲
  • 12篇王彬
  • 11篇侯应龙
  • 11篇李志立
  • 10篇刘军
  • 9篇王海燕
  • 9篇刘雄涛
  • 9篇罗景兰
  • 7篇陈永清

传媒

  • 28篇心脏杂志
  • 15篇中国心脏起搏...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天津医药
  • 3篇心功能杂志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心电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写作...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健康博览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 9篇2002
  • 8篇2001
  • 8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导管机械损伤致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改良房室结1例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4岁,主因发作性心悸、气急5年入院。近1年来发作较为频繁,平均每月发作1次。食管调搏检查结果:程序刺激可见跳跃延长170ms,考虑为房室结双径路。遂在我院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术前心电图、心脏B超及胸片均正常。
吕宗强牛晓琳薛玉生衡亮
关键词:机械损伤房室传导阻滞
吸食安纳咖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回顾和分析长期吸食安纳咖的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初步探讨吸食者冠心病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2月在本院心脏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569例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患者分为吸食安纳咖组(87例,男71例,女16例)和未吸食组(482例,男369例,女1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术前相关检查和术中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吸食安纳咖冠心病患者的年龄[(56.67±7.81)岁]显著低于未吸食者[(64.65±7.50)岁](P〈0.0001),吸烟情况(85.06%)较未吸食组(65.15%)普遍(P=0.0002),并发高血压者(96.56%)也显著高于未吸食组(79.88%)(P=0.0002);同时多支病变例数(55.17%)显著高于未吸食组(38.80%)(P=0.0043),置入支架数在两根或两个以上的患者(82.76%)显著高于未吸食组(67.22%)(P〈0.0001),术后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16.09%)也显著增加(未吸食组6.22%,P=0.0015);此外,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数吸食组(27.59%)显著增高(未吸食组11.41%,P〈0.0001);而且术中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和慢血流情况在吸食组(42.53%和28.74%)显著高于未吸食组(16.39%和17.01%)(P〈0.0001和P=0.0100)。结论吸食安纳咖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偏轻,其冠状动脉病变较未吸食患者复杂,这可能与安纳咖中的咖啡因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压升高和出凝血系统某些功能改变有关。
王海燕薛玉生郑强荪汤雁玲王毅杨鹏飞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
起搏器皮下囊袋远期皮肤蚀破原因分析及处理(附1例报告)被引量:2
1996年
起搏器皮下囊袋远期皮肤蚀破原因分析及处理(附1例报告)杨欣国,杜日映,谢伯雅,李志立,张利华,薛玉生临床资料我科住院患者,男,52岁,住院号ZIX:B85,患高血压病12年,因间歇发作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反复昏厥3个月而于1989年10月在右前胸锁...
杨欣国杜日映谢伯雅李志立张利华薛玉生
关键词:RESPONSIVEPACINGEXERCISE
物理诊断学小课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物理诊断学小课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校教学实践,对常用的"示范—模仿"模式提出一点改进意见,以期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尚福军王捷频郑强荪薛玉生
关键词:教学模式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探讨其作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用图象分析法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细胞总ERK1/2(t-ERK1/2)与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10、25、50、100μg/L的CTGF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分别为(929·9±132·2)、(1411·3±129·2)、(1732·0±153·0)、(2040·6±205·4)μ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细胞表面积[(606·3±72·7)μm2,P均<0·01];100μmol/L的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肥大(P<0·01)。(2)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与蛋白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CTGF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RK1/2抑制剂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及蛋白含量(P<0·01)。(3)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p-ERK1/2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高,5、10、25、50、100μg/L的CTGF组的心肌细胞p-ERK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ERK1/2在各组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CTGF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ERK1/2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刘慧赵连友郑强荪薛玉生尚福军刘少伟张丽娟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心肌细胞肥大ERK1/2
射频消融术中急性心包填塞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被引量:20
2000年
报告 938例各种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遇到的 12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引起心包填塞的原因有 :①放置电极导管至右心耳时用力过大致右心耳损伤 ( 2例 ) ;②放置电极导管至冠状静脉窦 (CS)时 ,因导管不易进入远端而用力过大致CS损伤 ( 3例 ) ;③心内电除颤时采用高位右房和CS电极作回路 ,致CS损伤 ( 1例 ) ;④房间隔穿刺系统向上滑动穿破右房 ( 3例 )和左房 ( 2例 ) ;⑤放置左上肺静脉标测电极时导管误入左心耳致其穿孔 ( 1例 )。 10例急性心包填塞出现于术中 ,另 2例术后发生。 12例患者经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均成功治愈 ,无 1例需外科急诊手术。了解这些心包填塞的原因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发生。心包穿刺引流是解除心包填塞简单、安全。
薛玉生郑强荪杜日映王毅罗景兰
关键词:射频消融急性心包填塞心动过速
用体表心电图定位研究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被引量:3
1993年
作者采用心内膜导管起搏时的体表心电图QRS波与自发室性心动过速(VT)时的体表心电图QRS波形进行比较,作为VT起源点的定位方法,并以电消蚀VT成功为金标准,对8例VT患者进行定位研究并评价。结果显示心内膜起搏时心电图QRS波形有9个导联以上与自发VT时QRS波符合时,起搏点在VT起源点附近,直流电消蚀成功,射频电则不行。当两者心电图QRS 12个导联符合时,起搏点即VT起源点,射频消蚀成功,表明我们采用的VT起源点定位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郑强荪杜日映王先培杨欣国薛玉生柳荫侯应龙
关键词:心电图心动过速室性消蚀术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中缝背核内galanin阳性神经元表达及抑郁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中缝背核内galan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抑郁行为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SD大鼠,雄性,采用完全随机对照分组:正常对照组,24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48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72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记录抑郁行为得分;然后对各组大鼠脑片进行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检测中缝背核内galan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各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大鼠抑郁行为的得分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尤以72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的得分较高,同时,各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大鼠中缝背核内galani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均增多,尤其以72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组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多显著。结论:galanin参与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发生后的生物学效应,中缝背核内galan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抑郁行为的变化有关。
胡晓辉李柱一宿长军薛玉生
关键词:GALANIN快速眼动睡眠剥夺抑郁行为
21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Tdp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根据Jackman分类法,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15例,多为药物、电解质紊乱(低钾、镁、钙)及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基础上引起。Ⅱ型儿茶酚胺依赖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2例。1例为儿茶酚胺依赖型,另1例为长间歇依赖型。Ⅲ型(短联律间期室早所致Tdp)4例,其中2例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另2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用异搏定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有特效,其余对镁盐治疗有效;同时针对不同病因病情采取综合治疗。结果除1例及外伤未来得及治疗死于室颤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后30min^24h以内得到控制。结论Tdp多数为Ⅰ型,均有晕厥发作,部分患者发生心室颤动。Ⅲ型中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异搏定治疗有特效。其余以镁盐及针对病因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均使Tdp得到有效控制。
张录兴郑强荪史俊忠何勇柳荫张利华薛玉生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的原因及救治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置入术后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2-12我院心脏内科冠心病患者行DES置入术后43例患者发生急性、亚急性血栓的时间、部位、因素及救治措施。结果①DES置入术5320例,术后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43例,发生率0.81%,死亡9例,死亡率20.93%。血栓形成时间0.25~11(4.2&#177;4.6) d。②发生部位:左前降支33例,左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7例;病变类型:B/C型39例, A型4例;发生血栓的血管直径:2.5 mm 19例,3.0 mm 22例,3.5 mm 2例。靶血管的支架数及长度:2枚以上38例,平均直径及总长度(2.87&#177;0.40)mm &#215;(32.39&#177;7.72)mm;1枚5例,平均(3.18&#177;0.39)mm &#215;(19.87&#177;4.66)mm。③原因:贴壁不良19例,小血管长病变14例,支架近远端过度扩张致内膜撕裂5例,氯吡格雷抵抗3例。④救治措施:采用直径略大的球囊高压扩张血栓部位35例,支架近远端再置入一枚支架5例。结论血栓形成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损伤程度、支架直径和长度、氯吡格雷抵抗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弥漫复杂病变患者;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救治的首要措施。
李志立曹义战艾永飞马文帅薛玉生杨欣国汤雁玲金葵花
关键词:支架内血栓形成DRUG-ELUTING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