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星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气象
  • 3篇气象科普
  • 3篇科普
  • 2篇减灾
  • 2篇防灾
  • 2篇防灾减灾
  • 2篇干旱
  • 1篇玉米
  • 1篇灾害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对流
  • 1篇中尺度对流系...
  • 1篇软实力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文化
  • 1篇气温
  • 1篇气象灾害
  • 1篇强对流

机构

  • 8篇河南省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作者

  • 8篇张宇星
  • 2篇陈辉
  • 2篇孙景兰
  • 1篇崔丽曼
  • 1篇李凤秀
  • 1篇苏爱芳
  • 1篇智协飞
  • 1篇张弘
  • 1篇王春晓
  • 1篇薛昌颖

传媒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决策探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现代农村科技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作物模型脆弱性判别的河南省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模拟方法引入灾害风险评价中,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利用河南省地面观测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夏玉米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和相关农业生产社会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构建河南省夏玉米干旱评价指标和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季的干旱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干旱危险性最大的阶段主要是播种-出苗期和乳熟-成熟期,空间分布上主要是北部和西部危险性最大,这主要是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影响的。可见,在农业主产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是降低干旱风险、保证农业稳产的最有效途径。
任丽伟薛昌颖张宇星张弘
关键词: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作物模型
基于MCI的河南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利用1971-2018年河南110个气象站点逐日逐日气温和降水量等资料,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GB/T 20481-2017),计算得到各站点(1971-2018年)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基于MCI分析了历年平均干旱日数、各等级干旱年平均干旱日数、各季节平均干旱日数和干旱站次比的年变化、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8年,河南年平均干旱日数整体趋势自南向北逐渐增加,轻旱、中旱等级干旱年平均日数呈北多南少趋势,春季、夏季和冬季平均干旱日数呈北多南少趋势;干旱站次比的变化范围较大,区域性干旱在该地区出现的频率最高,河南干旱发生的范围有加大的趋势,除冬季外,其他三个季节干旱发生范围呈逐渐加大的趋势。
张宇星张宇星智协飞
关键词:干旱
气象科普产业发展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科普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表明: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加工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竞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同时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指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充分显示了气象灾害防御在整个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比重。
孙景兰陈辉张宇星
关键词:气象科普防灾减灾工作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化生活
2016年河南省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15
2020年
基于Himawari-8卫星资料、雷达监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和常规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5日河南省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触发条件及对流系统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冷涡背景下,高空冷平流配合低层暖脊发展、对流有效位能值激增,为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提供了不稳定条件,地面辐合线、冷池是触发机制。河南省西南部位于高能区、不同温湿性质气团交绥区,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中层以下干绝热递减率为风雹天气提供了可能;河南省中部、河南省南部位于大气可降水量大值区,深厚的湿层、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有利于产生强降水。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导致豫西南上升运动强盛,雷暴高压产生的变压风增强了动力抬升,中小尺度动力辐合促使强对流回波发展。风雹天气产生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前侧云顶亮温梯度大值区,强降水出现在云顶亮温低值中心附近。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强回波悬垂、三体散射与快速移动的弓形回波、阵风锋和后侧入流急流对提前预警冰雹、雷暴大风有很好的指示意义。925 hPa 12 h显著增温区、对流有效位能高值区和冷池出流与暖空气交绥区是强对流发展的潜势区,湿球温度0℃层高度与冰雹关系密切。
崔丽曼苏爱芳苏爱芳王春晓张宇星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触发机制弓形回波
河南省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经验谈
2014年
当气象防灾减灾成为不断扩大的社会公共事务,如何应对气象灾害,如何应对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已经成为检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河南省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路子。本文针对河南省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作了浅议。
张宇星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体系
气象科普产业发展的探索性研究
<正>1气象科普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环境、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社会防御突发气象灾害的难度增大,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迫切...
孙景兰陈辉张宇星
关键词:气象科普科普产业化
文献传递
河南省气象科普社会化探索与实践
2019年
气象科普工作在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防御突发气象灾害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河南省气象局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文从优化气象科普发展环境、促进气象科普融合发展、激发气象科普创新活力和彰显河南气象科普特色4个方面概述了河南省气象局在科普社会化方面所探索的途径,总结了河南气象科普社会化成效,提出了加强气象科普社会化的思路。
张宇星
关键词:科普社会化
山岳型风景区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方法研究
2019年
利用ECMWF预报场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开展支持向量机(SVM)、卡尔曼滤波(Kalman)两种统计方法对山岳型风景区气温集成预报方法的研究,并且结合自动气象观测站气温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单一的SVM方法预报准确率较高且稳定,传统的Kalman方法预报效果不太理想,对长时效预报效果较差;加权集成后,3种集成方法预报稳定性较好、准确率比单一的SVM和Kalman预报方法均有所提高。从不同预报时效的检验结果看,各预报方法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绝对误差分析表明,各预报方法最高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均低于最低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
王新伟张宇星张宇星
关键词: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