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锐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肿瘤
  • 1篇吲哚
  • 1篇吲哚类
  • 1篇琥珀酸酯
  • 1篇黏液
  • 1篇维生素E琥珀...
  • 1篇细胞摄取
  • 1篇离子
  • 1篇链长
  • 1篇两性离子
  • 1篇两性离子聚合...
  • 1篇螺环
  • 1篇米粒
  • 1篇纳米粒
  • 1篇抗肿瘤
  • 1篇胶束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周锐
  • 2篇黄园
  • 1篇周瑶
  • 1篇李博
  • 1篇郭丽
  • 1篇黄维
  • 1篇何谷
  • 1篇易小利
  • 1篇吴蕾
  • 1篇周洲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螺环吲哚类MDM2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分子对接、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21个螺环吲哚类化合物与MDM2蛋白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573和0.651,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8和0.980.分子对接得到的结合模式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结果一致,结合模式表明该类螺环吲哚化合物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与MDM2结合.基于上述相互作用模型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结构螺环吲哚化合物,并在MDM2高表达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上测定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6的半数抑制浓度均低于1μg·mL-1,可作为新的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对以MDM2为靶点的新结构螺环吲哚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李博周锐何谷郭丽黄维
关键词: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
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普朗尼克P123胶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制备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普朗尼克P123胶束,用以包载阿霉素,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将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普朗尼克P123接枝聚合物(P123-VES)通过透析法制备包载阿霉素的胶束体系,并对其粒径、电位、载药量、包封率、稳定性、药物释放等进行评价;考察该胶束体系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肿瘤球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 P123-VES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11μg·mL^(-1);载药胶束的粒径为108.40±0.46 nm,PDI为0.210±0.015,电位为-22.2±0.1 mV,载药量11.31±0.16%,包封率90.47±1.26%;载药胶束能在室温下稳定储存16 d以上;游离阿霉素在8 h内的累积释放率达97.34%,而载阿霉素胶束在48 h内的释放量仅约40%。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3D肿瘤球的抑制效果为:载阿霉素胶束>阿霉素脂质体>盐酸阿霉素>对照组。结论文中制备的胶束大小适中且较为稳定,并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效果。
熊晓丰易小利周锐周瑶林汐李秋忆周洲黄园
关键词:维生素E琥珀酸酯胶束阿霉素MCF-7细胞抗肿瘤
两性离子聚合物链长对纳米粒穿黏液及细胞摄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本研究旨在构建不同链长的聚磺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poly(sulfobetaine methacrylate), pSBMA]修饰的纳米粒(pSBMAn NPs),以探究两性离子聚合物链长对纳米粒穿黏液及细胞摄取能力的影响。结合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合成不同链长的两嵌段聚合物——聚己内酯-聚磺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poly(ε-caprolactone)-block-poly(sulfobetaine methacrylate), PCLpSBMA],并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相应的纳米粒。采用黏蛋白吸附实验和Transwel小室实验考察纳米粒的穿黏液能力。以人源结肠癌Caco-2细胞和可分泌黏液的HT-MTX-E12细胞为模型,考察链长对纳米粒摄取及穿黏液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pSBMAn NPs粒径相近,均约为100 nm,电位约为-7 mV。短链pSBMA修饰的纳米粒(pSBMA_(10)NPs)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_(app))仅是长链pSBMA纳米粒(pSBMA_(80)NPs)的42.83%,但细胞摄取是pSBMA_(80)NPs的2.44倍。有黏液存在时, pSBMAn NPs的摄取均降低,但pSBMA_(10)NPs的细胞摄取能力仍最强。体内实验结果表明, pSBMA_(20)NPs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于pSBMA_(10)NPs (动物实验根据四川大学关于实验动物的饲养和使用准则进行,并得到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文为两性离子纳米粒的口服研究提供了参考。
郭权郑雅娴吴蕾周锐刘晨冬黄园
关键词:两性离子链长纳米粒黏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