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煌
- 作品数:68 被引量:5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残留患者行核素治疗效果的评价及再次手术治疗的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核素治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残留患者的疗效评价及再手术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首诊在外院治疗后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残留,并曾接受核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I期13例,Ⅲ期3例,Ⅳ期d例。因颈部仍有肿瘤残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再次手术,再手术时切除残留甲状腺肿瘤5例,颈淋巴清扫15例(20侧)。同时对比20例患者在外院行核素治疗前后CT影像学上的肿瘤变化,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其客观疗效。数据采用SPSSl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年龄22~58岁,中位年龄40岁;核素治疗前接受过1~4次手术,平均1.5次;行核素治疗2-6次,平均3.3次,剂量210-660mCi,平均318mCi。对20例曾行手术及核素治疗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行核素治疗前后患者的靶病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7,P〉0.05)。再次手术后经病理证实均有肿瘤残留或颈淋巴结转移。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残留或转移患者,再次手术应为优先选择,核素治疗无明显治疗作用,应仅选择性用于有远处转移,或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以及具备摄碘功能,颈部病灶得以彻底切除后病例的辅助治疗。
- 吴跃煌郑蓉罗德红杨红鹰梁青壮
-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再手术
- 甲状腺转移癌35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58至2010年收治的35例甲状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确诊。结果35例患者中,除了3例原发肿瘤不明外,其余原发肿瘤依次为肺癌16例、食管癌9例、乳腺癌2例、。肾癌2例、下咽癌1例、鼻咽癌1例、软腭腺样囊性癌1例。其中12例以甲状腺转移癌为首发症状,其余23例从诊断原发肿瘤到发现甲状腺转移癌,时间间隔为0~168个月,中位时间为24个月,其中有6例时间间隔〉3年。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7例,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诊断24例,两种手段结合使用诊断4例。发现甲状腺转移癌后,全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3.8%、27.8%和11.9%。有2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7例接受非手术治疗,手术组整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1)。在合并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接受甲状腺切除合并颈清扫组的中位生存期与接受单纯甲状腺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转移癌临床少见,细针吸取细胞学可以有效的诊断甲状腺转移癌。甲状腺转移癌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预后较差。
- 于跃王晓雷徐震纲吴跃煌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转移预后
- 甲状腺乳头状癌IIb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Ⅱb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63例患者的颈淋巴清扫标本67侧按颈部分区计数淋巴结数目,研究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是否多发病灶、甲状腺被膜受侵、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被膜受侵,以及病理r13和T4a分期,转移淋巴结在颈部分区分布,淋巴结有无融合等与11b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1例甲状腺肿瘤最大直径〉1.0cm,26例肿瘤位于甲状腺上1/3,39例肿瘤为多发病灶,54例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病理T3和T4a期54例,15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Ⅱb区淋巴结转移12侧(17.9%),Ⅱa、Ⅲ、IV、V、VI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8侧(56.7%)、58侧(86.6%)、46坝0(68.7%)、15倾0(22.4%)、58倾0(86.6%),Ⅱa+Ⅲ区转移35倾0(52.2%),Ⅲ+Ⅳ区转移37侧(55.2%),IIa+Ⅲ+Ⅳ区转移25侧(37.3%)。38侧1Ia区淋巴结转移中10侧Ⅱb区淋巴结转移(26.3%),29侧无1Ia区转移中2侧(6.9%)IIb区淋巴结有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Ⅱb淋巴结转移与IIa区淋巴结转移相关(x^2=4.219,P=0.040)。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Ⅱb区淋巴结转移率较低,Ⅱa区淋巴结无转移者Ⅱb区淋巴结转移比率更低。Ⅱa区淋巴结无转移者是否可以不再清扫IIb区,值得继续研究。
- 万汉锋张彬刘绍严李正江吴跃煌王晓雷徐震纲唐平章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径路被引量:48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治疗和手术入路选择原则。方法回顾1990年初至2004年底期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60例,恶性肿瘤10例。根据甲状腺肿物延伸入胸骨后的胸部X线片、CT影像及临床征象,将胸骨后甲状腺肿分为Ⅰ型:颈部甲状腺肿一半以上进入胸骨后,下端极达主动脉弓上缘水平;Ⅱ型:甲状腺肿几乎全部进入胸骨后方,下极可达主动脉弓后方,或进入后纵隔;Ⅲ型:巨大的胸内甲状腺肿突入胸腔,或伴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体征。观察手术方法和手术入路、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Ⅰ、Ⅱ、Ⅲ型分别有41、24、5例。单独经颈部切口入路62例(Ⅰ型41例,Ⅱ型21例),颈胸联合入路切除8例(Ⅱ型3例,Ⅲ型5例)。胸内甲状腺的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经颈部入路切除率分别为95%(57/60)及50%(5/10)。从颈部人路与颈胸联合入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8.1%和37.5%(P<0.01)。结论经颈部切口切除肿瘤的适应证包括所有Ⅰ型胸内甲状腺肿和Ⅱ型所有良性及部分分化型恶性胸内甲状腺肿,Ⅲ型均应是颈胸联合入路的手术指征。
- 吴跃煌祁永发唐平章徐震纲
-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 游离空肠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癌缺损51例研究
- 目的对以游离空肠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癌缺损的病例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我科于1984.9~2004.8收治的51例下咽颈段食管癌及喉癌复发病例,以游离空肠修复肿瘤切除后的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分析游离空肠移植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研...
- 李德志徐震纲唐平章祁永发吴跃煌张彬吴雪溪刘少严
- 文献传递
- 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适应证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的47例颅底沟通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以翼突根部矢状面为界,将颅底分为外侧区和中线区,并结合肿瘤性质、特征对上颌骨翻转入路的适应证进行探讨。结果肿瘤位于外侧区25例,中线区12例,跨区生长10例。全切除42例,次全切除5例。其中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14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并发症共27例。随访44例,时间4~86个月,死亡5例,恶性肿瘤的3年生存率为92%,5年生存率为69%。失访2例。结论上颌骨翻转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同侧颅底外侧区和中线区,适合一期切除该区域内瘤体巨大、血供丰富、质地坚韧的颅底沟通肿瘤,对需扩大切除的恶性肿瘤有明显优势。
- 钱海鹏万经海李学记徐震纲吴跃煌刘绍严李正江
- 关键词:适应证
- 下咽及食管癌手术切除后残喉或空肠接力胃代食管术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分析下咽及食管癌手术切除后,胃上提后不足以达到口咽部时,残喉或空肠接力胃代食管术的方法.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5例下咽及食管癌患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胃代食管术中出现胃上提后长度不足,不能完成咽胃吻合.2例喉受侵,采用游离空肠,3例利用未受侵而预留的残喉,分别接力延长胃,而完成胃代食管术.结果 除1例术后第12天出现喉胃吻合口短时间小咽漏外,其余均术后2周恢复经口进食,伤口一期愈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1例术后随诊3年后因纵隔及肺转移死亡,1例2年后颈部复发,现带瘤生存,其余3例至目前无瘤生存分别为28、37、56个月.结论 如果术中出现胃上提后不能达到口咽部,颈部出现一段缺损,采取胃加游离空肠或胃加残喉两种组织接力修复的办法,均可完成上消化道重建.
- 吴跃煌李德志李正江刘文胜王晓雷徐震纲
- 关键词:下咽肿瘤修复外科手术
- 喉癌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被引量:16
- 1999年
-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喉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受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饮酒和暴露于有害物质等;而饮食、射线、病毒感染和咽喉返流似乎是癌发生的重要协同因素。
- 吴跃煌王晓云
- 关键词:喉癌鳞状细胞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剖学关系。方法(1)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颞下窝、翼腭窝、蝶筛区、海绵窦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2)经该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临床应用中,6例肿瘤均得到全切,术后反应小,恢复快。结论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可行,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 张圣邦万经海冯春国吴跃煌徐培坤程宏伟李长元汪宇扬吴德俊郭致飞
- 关键词:颅底肿瘤解剖学显微外科手术
- 未行选择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远期结果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总结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未行选择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未行选择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80例颈部阴性的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组织类型、原发灶大小及是否被膜外侵犯等。结果中位随访时间90个月。180例PTC患者中,1例死于非肿瘤因素;共计16例发生复发,其中残叶复发7例,局部复发2例,中央区淋巴结复发6例,侧颈区淋巴结复发8例,肺转移1例。10年总体生存率为99.4%,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100%,无复发生存率为87.9%,中央区淋巴结累积复发率为7.8%,颈侧区淋巴结累积复发率为7.0%。甲状腺被膜外侵犯是中央区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P=0.010)和甲状腺被膜外侵犯(P=0.028)是颈侧区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未行选择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c N0 PTC患者,经过10年随访,预后良好,男性和甲状腺被膜外侵犯是颈侧区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周博黄辉徐震纲吴跃煌王晓雷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C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