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雪桂

作品数:36 被引量:36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结肠
  • 14篇结肠炎
  • 14篇溃疡
  • 14篇溃疡性
  • 13篇溃疡性结肠炎
  • 12篇灸治
  • 10篇针灸
  • 9篇药灸
  • 9篇针灸疗法
  • 9篇灸疗
  • 9篇灸疗法
  • 9篇隔药灸
  • 8篇药灸治疗
  • 8篇隔药灸治疗
  • 7篇综合征
  • 7篇细胞
  • 7篇免疫
  • 7篇艾灸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肠易激

机构

  • 29篇上海市针灸经...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6篇华雪桂
  • 27篇吴焕淦
  • 15篇施征
  • 14篇刘慧荣
  • 11篇陈汉平
  • 10篇施茵
  • 6篇张琳珊
  • 5篇翟道荡
  • 5篇丁邦友
  • 3篇马晓芃
  • 3篇袁凌松
  • 3篇程敏
  • 3篇蔡德亨
  • 2篇王瑞珍
  • 2篇张卫
  • 2篇张莉
  • 2篇赵深
  • 2篇黄文燕
  • 2篇奚桂芳
  • 2篇周恩华

传媒

  • 6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针刺研究
  • 2篇现代康复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实验动物...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庆祝中国针灸...
  • 1篇全国针法灸法...
  • 1篇全国针法灸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药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与免疫学机理初探被引量:29
1996年
本文采用自制中药饼(附子、肉桂、丹参、红花等药),在中脘、气海、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上巨虚等穴位上对41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作隔药灸治疗,总有效率达92.7%,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免疫学观察结果表明:隔药灸治疗后,IBS患者血清IgM含量显著下降,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与T_8 ̄+细胞数目明显上升,T_4 ̄+/T_8 ̄+细胞的异常比值也得到有效地纠正。进一步证明了隔药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吴焕淦王景辉陈汉平华雪桂施征
关键词:结肠疾病机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
隔药饼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组70例,随机分隔药灸组40例,西药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隔药灸组90%,对照组66.7%,隔药灸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里急后重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肠鸣症状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隔药灸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华雪桂潘英英吴焕淦张琳珊章朋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隔药饼灸疗效
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理
吴焕淦施征刘慧荣张必萌张金福华雪桂张琳珊李培成周丽斌潘英英
该课题为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该研究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转录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临床与动物实验的系统研究;阐述了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提示结肠粘膜免疫功能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
关键词:
关键词:隔药灸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影响被引量:41
1999年
临床研究共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51例,随机分成隔药灸 Ⅰ组(65例)、隔药灸Ⅱ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隔药灸 Ⅰ组,近期痊愈率达 53.8%,总有效率为 92.3%;隔药灸 Ⅱ组,近期痊愈50.0%,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近期痊愈率30.0%,总有效率为66.7%。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和/或消除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增加(强)T_8~+细胞数与功能,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比例关系而使结肠粘膜病变得以有效地纠正。
吴焕淦潭卫林陈汉平施征华雪桂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隔药饼灸HLA-DR抗原艾灸
灸补脾胃之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临床观察
本实验从中医辨证分裂、年龄、病程、疗程方面对影响灸补脾胃之主方治疗IBS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在中医的不同分型中,以脾胃虚弱和脾虚肝郁的疗效为佳,提示灸补脾胃之主方更适合于此二型患者,而对湿热蕴结、脾胃阳虚患者可能由...
赵深施征吴焕淦刘慧荣华雪桂袁凌松
关键词: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灸法
文献传递
针刺涌泉对肾虚小鼠组织红外吸收光谱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微钻石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ATR/FTIR)研究了惊恐肾虚与针刺补肾对小鼠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惊恐肾虚小鼠肾与足表面脂类化合物明显增高 ,而代表蛋白质与糖类的酰胺Ⅰ带与Ⅱ带、甲基与次甲基峰强度均减弱 ;针刺涌泉穴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脂类化合物变化不明显 ,进而说明针刺对惊恐造成的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张卫吴焕淦宋菊敏李双龚烨靓华雪桂施茵
关键词:针刺涌泉肾虚小鼠红外吸收光谱
灸量的认识及意义被引量:45
2008年
从古籍文献对灸量、灸量的衡量标准的论述以及现在有关灸量的研究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灸量的意义和灸量对疗效的影响作用,阐述深入研究灸量的意义,旨在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重视灸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灸量的客观化和标准化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促使灸法向更客观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口锁堂吴焕淦刘慧荣陈跃来刘立公陈云飞陈汉平汪司右华雪桂周恩华
关键词:灸量
不同穴位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翟道荡丁邦友刘蓉华雪桂
关键词:关元大椎中脘疾病模型
腹泻型IBS结肠黏膜5-HT表达及隔药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腹泻型IBS患者结肠黏膜5-HT变化及隔药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BS患者(20例)与体检正常者(10例)结肠黏膜5-HT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临床收集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37例)和针刺组(36例)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观察隔药灸治疗对典型患者结肠黏膜5-HT表达的影响。结果:IBS组结肠黏膜5-HT积分光密度和平均光密度异常增高,同正常组相比P<0.05;隔药灸组痊愈率为43.24%,针刺组痊愈率为36.1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隔药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结肠黏膜5-HT异常增高的表达。结论:IBS患者的腹泻、腹痛、腹涨等临床症状可能与EC释放5-HT有关;隔药灸能够改善腹泻型IBS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5-HT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刘慧荣华雪桂杨允吴焕淦
关键词:IBS5-HT隔药灸
艾灸调节脾淋巴细胞β-EP受体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β EP receptor from spleen lymphocytes,HAC oncocytes was used to make tumor carrying animal model. The anima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 including normal group,control group and therapeutical group. After finish the tenth treatment of moxibustion, blood plamsa was collected to determinate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lymphocytes from spleen and β EP receptor of spleen lymphocytes. The results showed:after vaccination of oncoytes in mice,the contents of β EP in plamsa was in lower state. While after moxibustion of point Guanyuan, the contents of β EP was increased promply and more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β EP was at 0.3 nm and 0.6 nm,transformation of lymphocytes induced by ConA with low concentration were both enhanced.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n density of β EP receptor from spleen cell in mice,there was a determinated in moxibustion group. It suggested that moxibustion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contents of β EP in plamsa, but can play a role of positive regulation in β EP receptor from spleen cells. It can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of immunologic regulation by moxibustion.
翟道荡华雪桂丁邦友吴焕淦陈汉平
关键词:艾灸关元脾淋巴细胞EP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