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征

作品数:136 被引量:1,01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6篇针灸
  • 33篇结肠
  • 28篇溃疡
  • 28篇溃疡性
  • 27篇结肠炎
  • 26篇溃疡性结肠炎
  • 25篇药灸
  • 24篇灸治
  • 24篇隔药灸
  • 21篇灸疗
  • 17篇针刺
  • 17篇艾灸
  • 16篇细胞
  • 16篇灸疗法
  • 14篇针灸疗法
  • 13篇麻醉
  • 10篇针灸治疗
  • 10篇综合征
  • 10篇免疫
  • 7篇易激综合征

机构

  • 122篇上海市针灸经...
  • 56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复旦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江西省中医院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太和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东方证券股份...
  • 1篇上海市中医老...
  • 1篇上海市中医文...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徐家汇...

作者

  • 132篇施征
  • 99篇吴焕淦
  • 56篇马晓芃
  • 47篇刘慧荣
  • 17篇杨玲
  • 16篇赵粹英
  • 15篇陈汉平
  • 15篇华雪桂
  • 14篇张丹
  • 12篇顾陈怿
  • 11篇沈利荣
  • 11篇施茵
  • 11篇丁依红
  • 11篇朱毅
  • 10篇赵天平
  • 10篇吴璐一
  • 10篇黄艳
  • 9篇王晓梅
  • 8篇刘世敏
  • 7篇赵继梦

传媒

  • 30篇上海针灸杂志
  • 12篇中国针灸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针刺研究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全国针法灸法...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第六届上海国...
  • 2篇第七届上海国...
  • 2篇第四届中国上...
  • 1篇World ...
  • 1篇胃肠病学
  • 1篇现代康复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灸调节炎症性肠病的模式识别受体及信号转导思路与方法被引量:8
2010年
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机理之一,艾灸疗法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实现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作用。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模式识别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模式识别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及艾灸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优势等几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艾灸对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是深入阐释艾灸治疗炎症性肠病作用机理的重要途径。
王晓梅施征马晓芃周次利秦秀娣刘慧荣吴焕淦
关键词:灸法炎性肠疾病模式识别受体肠道菌群失调
疟证的古代艾灸治疗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运用计算机对130种古医籍中用艾灸治疗疟证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多灸督脉穴、膀胱经穴和胃经穴;多灸上背部和脘腹部穴;采用预先灸、阳时灸、隔桃叶灸、"太乙神针"和火针等疗法。
刘立公施征顾杰黄琴峰吴焕淦
关键词:灸法文献计量学
灸补脾胃之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临床观察
本实验从中医辨证分裂、年龄、病程、疗程方面对影响灸补脾胃之主方治疗IBS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在中医的不同分型中,以脾胃虚弱和脾虚肝郁的疗效为佳,提示灸补脾胃之主方更适合于此二型患者,而对湿热蕴结、脾胃阳虚患者可能由...
赵深施征吴焕淦刘慧荣华雪桂袁凌松
关键词: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灸法
文献传递
电针加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肥胖症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比电针加耳针与尼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的影响,并探讨疗效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行电针加耳针治疗)和对照组(31例,口服尼尔雌醇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和改良Kupperman评分、体重、BMI、WHR变化情况及SHBG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6.7%,治疗肥胖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4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I、BMI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WHR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WHR有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KI、BMI、WHR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SHBG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采用电针加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伴肥胖症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体重、BMI、WHR,升高SHBG水平,且该作用可能是其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扬陈杰黄成怡沈妮张梦超施征
关键词:电针耳针围绝经期综合征肥胖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E3泛素连接酶介导泛素化修饰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0年
泛素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主要效应包括蛋白质的降解和功能调节。研究提示,泛素化异常参与了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和发展,一些泛素酶及其抗体有望成为克罗恩病(CD)临床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物。本文就E3泛素连接酶介导泛素化修饰在IBD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张丹李茜莹杨延婷赵越吴丽洁智方圆施征马晓芃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泛素化修饰E3泛素连接酶
浅谈针灸对于失眠的辨证取穴及治疗手法被引量:3
2019年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相比西医治疗手段,针灸无创、无副作用、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治疗失眠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目的在于归纳总结失眠的针灸治疗思路,提高大家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认识。方法:从病因病机、选穴原则、治疗手法等角度分析阐述失眠的针灸治疗,检索了近十年的相关文献,统计失眠相关取穴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
郜安琪施征
关键词:失眠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与针灸治疗新探被引量:8
2001年
刘慧荣吴焕淦赵琛施征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理针灸疗法
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1月31日,纳入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单独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RCT,共1474例患者。针刺联合非针灸疗法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非针灸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1.15,95%可信区间(CI):1.08~1.22,P=0.001];针刺疗法总有效率与非针灸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1.04,95%CI:0.94~1.14,P=0.48);针刺联合非针灸疗法在降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方面优于单纯非针灸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0.64,95%CI:0.20~1.08,P=0.001)。结论在腰肌劳损的治疗中针刺疗法有效且能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但总有效率并不优于非针灸疗法。因单一针刺疗效有限,建议联合其他疗法以提高疗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尚需更完善的RCT研究对该结论进行验证。
蔡昭任杨光施征孔谐和
关键词:针刺疗法腰肌损伤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对克隆氏病大鼠血清TNF-α及sTNFR的影响
目的:应用ELISA方法,观察克隆氏病大鼠血清中TNF-α,sTNFR-Ⅰ,sTNFR-Ⅱ含量的变化及针灸对其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克隆氏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共 40只,体重(200±20)g。...
马晓芃施征施茵吴焕淦秦秀娣钱晴兰张卫
文献传递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36
2007年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近10年针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篇临床研究文献入选。对11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χ2=8.55,P=0.6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后OR=3.82,95%可信区间为2.65-5.52,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7.14,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即针灸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西药,且副作用少,具有安全性。
穆敬平吴焕淦张志权刘慧荣朱毅施征王晓梅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