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茵

作品数:202 被引量:1,35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4篇针灸
  • 40篇结肠
  • 37篇综合征
  • 36篇灸疗
  • 35篇灸疗法
  • 30篇针灸疗法
  • 28篇卵巢
  • 25篇多囊
  • 25篇多囊卵巢
  • 25篇灸治
  • 24篇多囊卵巢综合
  • 24篇多囊卵巢综合...
  • 24篇卵巢综合征
  • 24篇艾灸
  • 21篇细胞
  • 21篇结肠炎
  • 21篇溃疡
  • 20篇克罗恩
  • 20篇克罗恩病
  • 17篇穴位

机构

  • 175篇上海市针灸经...
  • 95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市中医文...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金华市中心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上海市中西医...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江西省中医院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福利会国...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201篇施茵
  • 97篇吴焕淦
  • 55篇刘慧荣
  • 26篇吴璐一
  • 23篇赵继梦
  • 21篇包春辉
  • 15篇张卫
  • 14篇马晓芃
  • 14篇赵琛
  • 13篇孙洁
  • 13篇陈柳
  • 12篇王晓梅
  • 12篇商海霞
  • 11篇施征
  • 10篇华雪桂
  • 10篇黄艳
  • 9篇周竞
  • 8篇周爽
  • 8篇崔云华
  • 8篇虞莉青

传媒

  • 14篇中国针灸
  • 1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1篇大众医学
  • 10篇江西中医学院...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针刺研究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6篇江西中医药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全国针法灸法...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现代中医药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第六届上海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1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3篇2017
  • 17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22篇2005
  • 14篇2004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胰岛素抵抗(IR)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IR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6例,脱落5例)与西药组(34例,脱落4例)。西药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每日2次,每次500 mg。电针组予针刺足三里、中脘、气海、胰俞、肾俞、脾俞、次髎等穴,并接电针治疗(连续波,频率2Hz),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或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清中雄激素睾酮(T)的变化,并于随访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7.7%(21/31),西药组为60.0%(1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HOMA-IR、TG、TC、LDL均显著下降(P<0.01,P<0.05),HDL显著升高(P<0.01),且电针组TC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患者体内部分血脂异常,从而纠正IR,调整PCOS内分泌紊乱,治疗IR型PCOS疗效优于/等同于二甲双胍。
虞莉青曹莲瑛谢菁施茵周丽艳何天峰褚晓彦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电针脂代谢随机对照研究
上巨虚穴在针灸治疗肠腑病证中的应用
上巨虚穴作为足阳明胃经要穴、大肠之下合穴,已被广泛用于肠腑病以及肠腑相关病证,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效应。本文旨从上巨虚穴治疗肠腑病往的历代认识、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等方面给予较详尽的概述,并就目前研究中存在...
施茵吴焕淦张凌凌张榕
关键词:上巨虚穴针灸疗法
炎症性肠病中细胞因子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针灸效应机制研究概况被引量:10
2015年
肠上皮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首要因素。TNF-α、IFN-γ、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4、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通过影响肠上皮紧密连接来间接调控肠上皮屏障,进而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较好,而其主要效应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来降低肠上皮屏障通透性、改善其肠上皮屏障功能。
商海霞郑寒丹吴焕淦季亚婕施茵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细胞因子针灸效应
小药饼解决大麻烦——溃疡性结肠炎新疗法
2008年
本文所介绍的《隔药灸法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项目,在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药适宜技术,200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因其“简便、价廉、安全、有效”的特点,已在全国多个医疗单位临床应用。
吴焕淦施茵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疗法大麻药饼
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痰湿阻滞型,采用针刺加隔药灸治疗,观察其体重(BW)、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相关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及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值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5%,BW、BMI、WHR、T及LH/FSH值均有显著降低(P<0.01),E有显著升高(P<0.01),FINS也有一定程度降低,ISI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施茵虞莉青尹小君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针灸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经原穴与下合穴红外光谱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穴位红外光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HE 201型高灵敏度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34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经原穴合谷与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的红外光谱。结果:在59个检查波长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右侧合谷穴共有28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左侧有13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右侧上巨虚穴共有16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左侧有17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患者左右合谷有18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正常人左右合谷7个波长上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左右上巨虚共有4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而正常人左右上巨虚有1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巨虚与合谷穴均能在红外辐射光谱上反映出肠道病变,而合谷穴似乎更明显一些。
吴焕淦姚怡沈雪勇谭琳蓥施茵杨允刘慧荣施征王晓梅
关键词:结肠炎大肠经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针刺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针刺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针刺延缓衰老的基因表达机理。方法 :将成年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针刺组。模型组每日皮下注射 1 0 %D 半乳糖 0 5mL ,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针刺组在注射D 半乳糖造模的同时予以每周针刺涌泉穴 6天 ,进行延缓衰老治疗。 7周后同时处死动物 ,摘取肝脏提取mRNA ,随机选用 2 30 5条鼠cDNA制备成表达谱芯片。分别用Cy3和Cy5两种荧光物质标记肝组织cDNA ,并制备成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 ,通过计算机扫描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针刺对衰老大鼠 37条基因的表达有显著调节 ,其中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 5条。结论 :针刺能够调节衰老过程中与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调节机体蛋白质的含量与组成比例 ,起到改善机体功能状态延缓衰老的作用。
张卫王米渠施茵
关键词:基因芯片针刺衰老涌泉穴
针灸对大鼠克罗恩病结肠组织E-选择素、ICAM-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探讨针灸对大鼠克罗恩病结肠组织E 选择素、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成功制备大鼠克罗恩病模型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隔药灸组、电针组和模型组 ,并设正常组进行对照。隔药灸组与电针组分别予以隔药灸、电针“天枢”、“气海”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E 选择素、ICAM 1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 ,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E 选择素、ICAM 1的表达均有显著升高。电针组大鼠E 选择素、ICAM 1的表达有明显的下调 ;隔药灸组大鼠结肠组织ICAM 1的异常表达显著下降 ,但E 选择素的异常表达下降不明显。结论 :大鼠克罗恩病的发病与E 选择素、ICAM 1的异常表达有关 ;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克罗恩病大鼠结肠粘膜ICAM 1与E 选择素的异常表达而取效 ,隔药灸治疗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粘膜E 选择素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提示隔药灸与电针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施茵吴焕淦秦秀娣谭琳蓥张卫华雪桂张英英
关键词:克罗恩病针灸疗法E-选择素ICAM-1
逆灸“天枢”穴干预大鼠结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逆灸"天枢"穴干预对健康大鼠结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本文首次从转录组学的角度探讨逆灸的作用机制。方法:16只成年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NC)、正常+隔药灸组(NM),采用隔药灸天枢穴(双侧)7 d,在2%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获取结肠组织。从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隔药灸天枢穴对健康的正常大鼠的效应。每组各取3只提取总RNA,采用RNA-seq的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肠组织的mRNA表达谱。结果:与NC组比较,隔药灸不导致的健康大鼠体重降低,不影响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与NC组比较,NM组的结肠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有866个,其中上调604个,下调262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基因本体(GO)主要与细胞周期、免疫分子和蛋白质生物过程相关,基因通路(Pathway)主要与机体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相关。结论:艾灸"天枢"穴不损伤健康成年大鼠的结肠组织的形态,或能通过影响结肠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过程及通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艾灸保健与养生的作用。
黄艳顾沐恩翁志军张建斌施茵马喆窦传字刘慧荣吴焕淦王晓梅李璟
关键词:逆灸结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炎症性肠病免疫
针罐埋线与电针治疗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寻找能够提高治疗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82例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40例)、B组(42例)。A组采用电针加走罐、埋线法治疗;B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两组电针取穴相同(中脘、下脘、气海等),A组除电针外在任、督、脾、胃、膀胱经脉走罐和穴位埋线。对其疗效、主要症状、体重指标、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值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B组的78.6%(P<0.01),在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臀围值下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消谷善饥、大便秘结、颜面痤疮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A组亦优于B组(P<0.01)。结论:针罐埋线并用治疗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能提高疗效,是治疗本病较佳的方法。
施茵张琳珊赵琛何纯青
关键词:埋线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