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

作品数:80 被引量:330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29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57篇病毒
  • 21篇基因
  • 17篇基因芯片
  • 11篇免疫
  • 10篇急性呼吸
  • 9篇综合征
  • 9篇抗体
  • 9篇冠状
  • 9篇冠状病毒
  • 8篇严重急性
  • 8篇严重急性呼吸
  • 8篇芯片技术
  • 8篇病理
  • 7篇疫苗
  • 7篇试剂
  • 7篇试剂盒
  • 7篇脑炎
  • 7篇脑炎病毒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49篇军事医学科学...
  • 33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云南省畜牧兽...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省卫生防...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延边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动物疫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北京华大基因...

作者

  • 79篇刘洪
  • 48篇祝庆余
  • 32篇杨银辉
  • 29篇康晓平
  • 28篇王继科
  • 27篇褚桂芳
  • 27篇尹训南
  • 25篇蔡虹
  • 22篇吴东来
  • 21篇常国辉
  • 17篇曲连东
  • 16篇李永强
  • 15篇秦鄂德
  • 14篇杨保安
  • 13篇于曼
  • 12篇邓永强
  • 12篇吕富双
  • 12篇司炳银
  • 12篇孙庆歌
  • 11篇范宝昌

传媒

  • 12篇中国畜禽传染...
  • 6篇生物技术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4篇云南畜牧兽医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5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1篇2003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6篇1993
  • 3篇1992
  • 8篇1991
  • 1篇1990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接种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鸡胸腺超微病理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
1993年
以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MSB1-TK5803株接种SPF鸡后6~10天可见胸腺淋巴细胞轻度减少,胸腺成淋巴细胞肿胀,核不规则,核内有高电子密度的包涵体;接种后13~14天,胸腺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坏死,核内包涵体呈环形;接种后16~18天,胸腺淋巴细胞几乎完全消失;接种后24~32天,可见淋巴细胞再生现象。
吴东来褚桂芳崔现兰王继科尹训南曲连东刘洪蔡虹
关键词:鸡病传染性病毒胸腺
鸡新城疫V_4株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观察
1995年
鸡新城疫V_4株油乳剂灭活苗接种1月龄SPF来航鸡,进行了正常免疫剂量的安全性试验和接种前后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监测。结果,此灭活苗是安全的;接种后10d产生免疫力,效价为6.8log2,40d效价达高峰10.3log2;210d其效价仍为6.4log2。同时在免疫接种后40d进行了攻毒试验,5/5保护。
曲连东禇桂芳王继科尹训南刘洪蔡虹
关键词:新城疫V4株灭活苗
马传贫琼扩阳性马病理形态学观察
1990年
26例马传贫(EIA)琼扩阳性马,按其病理过程和表现,12例为慢性活动型,14例为慢性静止型。前者是在慢性病理过程中兼有亚急性型的病变,即可见粘膜和浆膜有新、旧出血点混在,实质器官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全身结缔组织增生以及铁代谢障碍等,此外,淋巴器官亦见有不同程度的病损变化。后者出血性素质不如前者明显,且实质器官病变轻微,仅有轻度铁反应和细胞反应,但结缔组织增生严重,淋巴器官接近于正常。
褚桂芳相文华尹训南吴东来王继科刘洪蔡虹
关键词:马传贫病理形态学
SARS相关病毒(BJ01株)的全序列及其比较分析被引量:23
2003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急性传染病。对一株已确认为SARS病原体的冠状病毒(BJ01)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与其他已知病毒进行了比较分析。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为29.725kb,含11个可读框(ORFs),由1个稳定区和1个可变区组成,其中稳定区编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包括两个ORFs;可变区含有4个蛋白质编码序列(CDSs),分别编码病毒的4个结构蛋白(S,E,M,N蛋白)。此外,可变区还包括5个非典型的预测蛋白(PUPs)。此病毒基因的排列顺序与其他已知的冠状病毒一致。通过与已知RNA病毒的序列比对,可以确认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与GenBank中已知的5个SARS相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分析显示,已在30个核苷酸位置上检出序列差异,总体突变率为0.1%,其中15个变异位点在编码区,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改变(异义突变)。S蛋白中已发现3处可能引起该蛋白质物化特征变化的变异,而该蛋白质可能参与病毒与宿主间的免疫反应.与病毒包膜形成相关的M蛋白中则已发现两处氨基酸变化。进化分析表明,SARS病毒可能不是来源于人类,但没有证据证明是人为制造的。为了阐明SARS相关病毒的病因学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SARS病原体的存在,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秦鄂德祝庆余于曼范宝昌常国辉司炳银杨保安彭文明姜涛刘伯华邓永强刘洪张雨王翠娥李豫川甘永华李晓萸吕富双谭刚曹务春杨瑞馥汪建李蔚徐祖元李彦吴清发林伟陈维军唐琳邓亚军韩玉军李昌峰雷蒙李国庆
关键词:冠状病毒基因组系统发生学
几种型蓝舌病毒接种绵羊病理变化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绵羊蓝舌病是经库蠓传播的一种主要侵害绵羊,并可感染其他反刍动物的非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现已查明蓝舌病病毒有24个血清型。但各血清型病毒所致病理变化有无异同尚罕见报道。我们已从几个省发病羊中分离到病毒,经交互免疫试验证明,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之间无交叉反应,但病理变化尚未做系统观察。为此本试验对现有国内外不同血清型病毒进行人工感染试验。
褚桂芳尹训南吴东来相文华刘洪蔡虹王继科张念祖李根李志华张开礼胡玉玲吴德兴杨永钦
关键词:羊病蓝舌病病毒病理
人类流感病毒多重PCR分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人类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及A型流感病毒H1,H3,H5亚型的多重RT-PCR方法。方法根据人类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基因设计并合成多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可同时扩增出人类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片段的多重PCR的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并利用该方法对39份疑似swineH1N1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可同时扩增出A型流感病毒M基因203bp,B型流感病毒M基因296bp,A型流感病毒亚型的HA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362bp(H1),112bp(H3),188bp(H5),494bp(swineH1)。该实验最低可检测新甲型H1N1(A/Beijing/501/2009)病毒RNA0.5TCID50。该方法的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多重PCR检测中未检出非特异扩增的PCR产物。同时,使用该方法从39份疑似新甲型H1N1的临床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新甲型H1N1阳性的标本4份(10.2%),季节性H1N1亚型2份(5.1%),H3N2亚型12份30.7%,本次实验结果与WHO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的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T-PCR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可用于人类流感病毒的分型检测。
林方熊伟康晓平李永强刘洪李辉祝庆余杨银辉
关键词:人类流感病毒病毒分型多重PCR
鸡新城疫V_4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1
1993年
选用v_4弱毒疫苗免疫SPF来航鸡,结果表明:接种该苗,10天即产生免疫,HI效价均值为5.0log2,免疫后20天达到免疫高峰,HI效价均值为5.6log2,免疫持续期为30天。此时,HI效价均值为5.0log2。V_4弱毒疫苗稍优于clone-30弱毒疫苗,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曲连东尹训南刘洪蔡虹王继科禇桂芳
关键词:鸡病新城疫弱毒苗
应用两种基因组快速扩增方法进行病毒芯片杂交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摸索均衡的病毒基因组扩增方法,建立高通量的病毒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平台,本研究以甲病毒属的辛德比斯病毒作为检测模型,分别以随机PCR扩增法和MDA(multipledisplacementamplification)扩增法扩增病毒基因组,并以两种扩增产物作为模板,扩增辛德比斯病毒的特异基因片段以初步验证基因组扩增的均衡性;然后将两种基因组扩增产物标记荧光染料后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结果表明从两种基因组扩增产物中正确扩增出了辛德比斯的特定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可与基因芯片上的靶标基因特异性结合;基因组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可成功检测到甲病毒属的特异性信号,充分说明随机PCR扩增法和MDA扩增法扩增病毒基因组可用于病毒性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检测.
康晓平刘洪杨银辉胡玉洋朱晓光祝庆余
关键词:病毒芯片检测
病毒衣壳参数的研究及其常数的确立
王继科褚桂芳曲连东刘洪蔡虹
1.参数的整理:系统地整理出二十面体病毒衣壳参数51个,螺旋对称病毒21个,对一些主要参数的概念、含义和来源等给予了详细地考证,找出了每个参数的计算公式或参数值。澄清了一些混乱现象,揭示了各参数间的关系。2.公式推导和应...
关键词:
关键词:兽医学二十面体病毒病毒结构
13种虫媒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建立能对虫媒病毒进行属水平筛查及种水平鉴定的基因芯片技术,为虫媒病毒提供一种高通量的检测与鉴定技术。方法从GenBank获得13种虫媒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序列,利用Clustal X和BLAST等比对软件,设计针对这些虫媒病毒所在的3个属的通用寡核苷酸探针,用于病毒的属水平筛查。然后设计针对每种病毒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于每种病毒的检测鉴定。寡核苷酸探针长度均为70mer,将设计好的探针与GenBank上所有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验证其种属特异性,然后进行探针合成和基因芯片制备。所有病毒在BSL-3和BSL-2实验室进行培养,待检病毒核酸通过锚定随机PCR进行扩增,经荧光染料标记后与基因芯片杂交,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扫描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所检测的13种虫媒病毒均可获得种特异性及所在属的属特异性杂交信号,非特异性杂交信号不明显。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病毒混合后,进行模拟混合病毒感染,也得到了相应的特异杂交信号。结论初步建立了13种虫媒病毒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这些病毒的属水平筛查及种水平鉴定,并且可以进行混合感染标本的检测,为虫媒病毒的检测与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朱晓光杨银辉康晓平刘洪胡玉洋曾海攀祝庆余
关键词:寡核苷酸序列分析虫媒病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