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仓

作品数:161 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8篇休克
  • 62篇血性
  • 61篇失血
  • 61篇失血性
  • 56篇失血性休克
  • 34篇细胞
  • 26篇线粒体
  • 20篇水浸泡
  • 20篇海水浸泡
  • 18篇内毒
  • 18篇内毒素
  • 17篇蛋白
  • 17篇肠上皮
  • 17篇肠上皮细胞
  • 16篇休克大鼠
  • 10篇内毒素休克
  • 9篇毒素血症
  • 9篇基因
  • 8篇血症
  • 8篇内毒素血症

机构

  • 100篇第三军医大学...
  • 62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成都军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江苏先声药物...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医...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西藏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1篇刘建仓
  • 74篇陆松敏
  • 64篇刘良明
  • 60篇李萍
  • 37篇郭素清
  • 27篇李涛
  • 22篇李东红
  • 19篇李伟文
  • 19篇肖南
  • 18篇柏干荣
  • 16篇贾后军
  • 15篇刁俊林
  • 15篇陈惠孙
  • 14篇周学武
  • 13篇田昆仑
  • 10篇臧家涛
  • 9篇霍小萍
  • 9篇武凡
  • 9篇胡德耀
  • 9篇徐竞

传媒

  • 19篇中国病理生理...
  • 15篇创伤外科杂志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中国现代医学...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国危重病急...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第七届全国创...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7篇2018
  • 1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16篇2003
  • 3篇2002
  • 19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腺苷三磷酸酶6,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ATPase 6 ,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为阐述休克肠道靶学说和线粒体能量代谢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和休克 1,2 ,3,4 ,5h组。采用RT -PCR方法观察线粒体ATPase 6 ,8mRNA量的改变。用透射电镜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态 ,用Clark氧电极测线粒体呼吸功能。 结果 失血性休克 1,2h ,ATPase 6 ,8基因表达增强 ,以后渐减弱 ,至休克 5h表达最低 ,ATPase 6 ,8基因表达分别降为正常的 6 9.3%和 78.4 % (P <0 .0 1和P <0 .0 5 )。失血性休克 2h和5h ,线粒体平均截面积、长径、面密度、体密度均显著增加 (P <0 .0 1) ,休克 5h时分别为休克前的2 .0 ,1.4 5 ,1.4 7,2 .2 2倍。休克 5h ,线粒体比表面和数密度分别下降 32 %和 2 4 % (P <0 .0 1和P <0 .0 5 ) ,嵴和基质破坏明显。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氧化磷酸化效率比休克前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ATPase 6 ,8基因表达下调 ,线粒体呼吸功能出现障碍 。
李伟文陆松敏武凡刘建仓柏干荣李萍郭素清程凤王正国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腺苷三磷酸酶基因表达线粒体
磷脂酶A_(2)抑制剂磷酸氯喹(CQ)对家兔内毒素血症细胞、亚细胞膜的保护效应
2000年
该研究采用家兔内毒素血症模型 ,探讨磷脂酶A2 (PLA2 )抑制剂磷酸氯喹 (CQ)对内毒素血症时细胞、亚细胞膜的保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注射内毒素后MAP显著下降 ,8h存活率为 5 7% ;血浆、红细胞膜、肝线粒体膜PLA2 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 ,并随着伤情的加重而升高。而CQ预处理内毒素组注射内毒素后MAP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内毒素组 (P <0 .0 5 ) ,血浆、红细胞膜、肝线粒体膜PLA2 活性及MDA含量也显著低于内毒素组 ,动物 8h活存率达 87.5 %。PLA2 抑制剂CQ能大大提高动物活存率和活存时间 ,改善血液动力学 ,抑制PLA2 活性 ,保护细胞膜。提示
刘建仓陆松敏李著宋双明李萍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
海水浸泡对枪弹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海水浸泡对枪弹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及一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探讨海水浸泡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 2 0只 ,右侧大腿肌肉丰满处应用射钉枪造成贯通伤 ,包扎伤口。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 ,接四道生理记录仪 ,记录心肌力学的改变。左侧股动脉快速放血使血压降至 50mmHg(1mmHg =0 .1 33kPa) ,维持低血压 1h后 ,随机分为 2组 :海水浸泡组和陆地对照组 ,测定海水浸泡 5h大鼠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dp·dt- 1 ·max- 1 )、左室收缩压 (LVSP)、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膜流动性 ,心肌组织Na+ -K+ -ATP酶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浆乳酸脱氢酶 (LDH)。结果 海水浸泡 5h ,枪弹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MAP、HR、±dp·dt- 1 ·max- 1 、LVSP显著低于陆地对照组 ,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CR)显著下降 ,膜脂区微黏度显著升高 ,心肌组织Na+ -K+ -ATP酶活性显著下降 ,心肌MDA含量和血浆LDH活力显著升高。结论 海水浸泡可以严重影响枪弹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状态 。
卢青军陆松敏刘建仓李萍郭素清
关键词:海水浸泡枪弹伤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高渗盐溶液对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动脉血气和活存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小剂量高渗氯化钠 (HS)和复方高渗醋酸钠 (HSA)复苏对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 ,以生理盐水 (NS)为对照组 ,观察小剂量HS和HSA对其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 :NS组 30min后动脉血 pH降低、BE -B、HCO3 显著降低 ,PCO2 显著升高 ,而HS组和HSA组动脉血pH升高 ,BE -B、HCO3 、血压比对照组好 ,PCO2 也低於NS组 ,存活时间延长 ,血浆Cl-浓度HSA组低于HS组 (P <0 .0 5 )。结论 :HS和HSA对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效果较好 ,HSA能更有效地升压、稳压、稳定酸碱平衡、减轻高氯酸血症、纠正酸中毒。
李萍陆松敏刘建仓周学武柏干容郭素清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海水浸泡
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H^+-ATP酶活性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肝线粒体H+-ATP酶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变。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内毒素注射前、内毒素注射后 1、3、5、8h组及其对照组 ;予各组相应时相点活杀取肝组织制备线粒体 ,测定线粒体H+-ATP酶、MDA及血浆MDA含量。离体实验采用正常鼠肝线粒体和不同剂量的氧自由基生成剂 (FeSO4 /VitC)共同孵育后 ,测量H+-ATP酶活性。结果 内毒素休克早期线粒体H+-ATP酶活性升高 ,3h时其酶活性升高 15 6 % ,8h时降至对照组的 6 5 %。内毒素休克早期肝线粒体MDA含量就显著增高 ,随着休克时间延长而加重 ,8h时为对照组的 1 79倍。离体实验显示 ,小剂量FeSO4 /VitC引起的H+-ATP酶活性升高 ,大剂量引起H+-ATP酶活性下降 ,和在体实验结果平行。结论 内毒素休克早期H+-ATP酶升高 ,晚期H+-ATP酶活性降低。内毒素休克时脂质过氧化物进行性增加 。
刘建仓陆松敏杨鹤鸣贾后军万志红李萍
关键词:肝线粒体H^+-ATP酶内毒素休克氧自由基
快速环甲膜切开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环甲膜切开器,包括由两个钳臂通过铰接构成的钳体,两个钳臂的前端为夹持部,各夹持部的上端面内侧相向设有凹槽,各夹持部的前端向下弯曲延伸形成锥状延伸部,两锥状延伸部相向的壁上对称设有定位槽,刀柄夹持固定...
刘良明李涛刘建仓
文献传递
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改变对CD14表达及TNFα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以小鼠内毒素血症为模型 ,研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脂改变 ,及其对受体CD14表达及血浆TNFα产生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分为 3组。①对照组 (n =8) ;②内毒素血症组 :小鼠尾静脉注射LPS ,2 0 0 μg/只 ,分 1、3、5、84个观察时相点 ,每个时相点 8只动物 ;③脂质体预处理组 (n =8) :小鼠腹腔注射卵磷脂脂质体 1ml( 1mg/ml) ,18h后尾静脉注射LPS ,2 0 0 μg/只 ,5h后观察巨噬细胞膜脂成分、膜流动性及CD14阳性率、血浆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下 ,巨噬细胞主要膜脂成分降解 ,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微粘度和分子排列有序系数增加 ,膜流动性显著降低 ;CD14阳性率增加 ,5h达高峰 ,8h降至正常水平 ;TNFα含量显著升高 ,3h达高峰 ,8h降至正常水平。磷脂脂质体预处理后 ,膜损伤减轻 ,CD14阳性率及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内毒素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磷脂降解 ,细胞膜从相对比较流动变为相对固化 ,这可能是膜受体CD14阳性率增加 ,TNFα产生增多的重要原因。脂质体预处理能修复膜损伤 ,减少膜CD14表达 ,减轻炎症反应。
万志红陈惠孙陆松敏刘建仓
关键词:内毒素CD14肿瘤坏死因子Α
一种安全高效的血红蛋白纯化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大量制备的,安全、高效的血红蛋白纯化方法。方法:将压积红细胞装入透析袋,以含有还原剂的Tris缓冲液透析破碎,破碎的上清经两级硫酸铵沉淀后透析至上样缓冲体系,离心后取上清即得血红蛋白提取液;红细胞提取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进一步分离,计算回收率。纯化产物浓缩后以SDS-PAGE及HPLC鉴定纯度,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并以ABL800血气分析仪分析血气指标,以鲎试剂测定内毒素含量,以磷测定法测定脂质含量。结果:血红蛋白提取液中脂质去除率98%,容易通过0.45μm滤膜;经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的血红蛋白经SDS-PAGE(银染法)及WB分析没有杂蛋白条带,HPLC分析纯度>99%、总回收率>85%;内毒素含量<2 EU,高铁血红蛋白含量<5%。结论:该血红蛋白纯化方法安全高效、成本低廉、易于放大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臧家涛刘建仓徐竞李东红刘良明
关键词:血红蛋白硫酸铵沉淀纯化
卟啉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放射增敏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设计合成卟啉硝基咪唑类化合物,评价其体外肿瘤放射增敏活性,寻找新的肿瘤放射增敏剂。方法以吡咯、苯甲醛、硝基咪唑为原料,经环合、溴代、取代、络合等反应合成卟啉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采用MTT法考查该系列衍生物对人宫颈癌Helo细胞株的放射增敏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紫外光谱、ESI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在4Gy照射剂量下,化合物15、16、18、19对人宫颈癌Helo细胞株显示出很好的放射增敏活性,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95%左右。结论金属卟啉结构单元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硝基咪唑类的放射增敏活性。
于克贵刘建仓周成合刁俊林胥婷李东红
关键词:卟啉金属卟啉放射增敏剂硝基咪唑
参芨阻克方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和能荷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研究参芨阻克方 (简称参芨 )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Wigger’s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分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 ,检测细胞色素aa3、b、c、c1 和能荷的水平。结果 失血性休克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aa3、b、c、c1 和能荷均显著降低 ;而参芨治疗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aa3、b、c、c1 和能荷均显著提高 (P <0 .0 5vs休克组 )。结论 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受到损伤 ,能量合成障碍 ,而参芨能显著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伊远学史成和刘建仓李萍陆松敏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小肠粘膜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