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丽

作品数:57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染色
  • 18篇染色体
  • 16篇细胞
  • 16篇产前
  • 15篇产前诊断
  • 14篇激素
  • 13篇内膜
  • 13篇宫内
  • 13篇宫内膜
  • 12篇子宫
  • 12篇子宫内膜
  • 11篇受体
  • 10篇内膜癌
  • 10篇宫内膜癌
  • 10篇核型
  • 9篇肿瘤
  • 9篇子宫内膜癌
  • 9篇激素受体
  • 9篇雌激素
  • 7篇体外

机构

  • 57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北京清华长庚...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7篇于丽
  • 29篇付杰
  • 24篇潘虹
  • 21篇杨慧霞
  • 21篇马京梅
  • 21篇廖秦平
  • 13篇王玲
  • 8篇齐雯
  • 8篇陈亮
  • 7篇左文莉
  • 7篇薛晴
  • 7篇鞠慧岩
  • 7篇陈菲
  • 7篇徐阳
  • 6篇贺占举
  • 5篇张瑞
  • 5篇桑佳特
  • 4篇刘静芳
  • 4篇张娜
  • 4篇郑蓉

传媒

  • 8篇中华围产医学...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6篇中国性科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2篇首届全国不孕...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第四届围产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AM1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adamalysin19(ADAM 1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关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33例正常子宫内膜中ADAM 1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点的关系。结果:ADAM 1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类型为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等类型者ADAM 19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癌及腺棘癌(P=0.042);组织学低分化、无分化者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P=0.028);有肌层浸润者ADAM 19的表达有高于无肌层侵润者的趋势(P=0.065);但临床资料显示ADAM 19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328及P=0.529)。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DAM 19蛋白呈过表达,ADAM 19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程进展及预后相关,有可能成为一新的临床观察指标。
欧奇志张岩于丽董颖祝诚廖秦平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病理过程
1809份羊水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核型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联合羊水细胞培养在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809例孕17~38周进行FISH产前诊断妊娠妇女的详细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羊水间期细胞选用13、18、21、X、Y特异性探针检测,同时进行常规羊水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将两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09份羊水问期细胞FISH检测均成功,其中检出正常核型1767例,非整倍体39例、三倍体1例、嵌合体2例,与常规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另外34例结构异常、5例嵌合体及12例正常变异FISH技术未能检出。结论FISH技术检测胎儿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等优点,FISH技术联合羊水细胞培养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产前诊断。(中华捡验医学杂志,2014,37:342-346)
于丽付杰马京梅李昶潘虹杨慧霞
关键词:原位杂交荧光核型分析产前诊断羊水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亚型mRNA及孕激素受体(PR)亚型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66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PR亚型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R亚型蛋白的表达。结果(1)ERαmRNA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8.00±7.77、3.84±2.57,而ERβ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4.15±3.55、0.41±0.29,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两种组织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R、PRA和PRB蛋白表达及PR mRNA表达的降低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P<0.05),而PRA与PRB蛋白表达的比值和PRB 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550、0.901)。(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B mRNA与ERβ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3,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亚型mRNA表达上调、PR蛋白和mRNA表达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PRB mRNA与ERβ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廖秦平吴成郑虹于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66.5539例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指征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2004年至2010年七年间开展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症筛查染色体异常以来羊膜腔穿刺介入性产前诊断数量及指征的变化趋势,指导产前筛查、诊断咨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一...
马京梅付杰于丽王玲杨慧霞
文献传递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材进行产前诊断的指征构成变化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估现有产前筛查诊断体系中,经皮脐静脉穿刺(percutaneous umbilical cord blood sampling,PUBS)的应用指征变化趋势及安全性,探讨减少不必要PUBS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通过PUBS取材行产前诊断的病例。分析PUBS指征、取材孕周、后续检测项目(胎儿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遗传学检测、病原学检查)、检测结果以及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R×C列联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线性趋势χ2检验或独立样本C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共412例单胎PUBS病例,穿刺孕周为孕20~38周,其中孕34周前取材379例(92.2%)。检测结果阳性共43例(10.4%)。1.5%(6/412)穿刺术后发生流产。2015与2016年各有1例出现体外细胞培养失败。(2)304例(73.8%)单一指征中,14例为早孕期已知指征[高龄(年龄>35岁)、曾生育染色体病患儿、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2015和2017年单纯因高龄行PUBS的病例分别为4和1例,2016年无此指征病例。290例(70.4%)指征为中晚孕期所发现(筛查高风险、产前超声检查怀疑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其他指征)。因双重指征行PUBS者(105例)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中8例(7.6%)以高龄及筛查高风险作为指征,占总体的1.9%(8/412)。(3)中晚孕期超声提示异常作为指征者共363例(88.1%)。其中280例为单纯超声异常,比例为76.9%(280/363),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余83例合并高龄、不良孕产史及筛查高风险等其他指征(双重和三重指征分别为80和3例),所占比例为23.1%(83/363),显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经分子诊断检出异常结果共18例,均见于超声异常指征。结论尽管PUBS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存在风险,因单一指征进行PUBS的比例逐年下降。在产前筛查体系逐步健全及分子核型普遍�
张慧婧王淑娴杨慧霞孙瑜孙笑陈俊雅张潇潇付杰于丽潘虹马京梅
关键词:产前诊断静脉切开术血样采集脐静脉
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39例男性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核型分析结果,并将其分为两组,包括不良妊娠结局或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A组),严重少、弱精症或无精症等男性不育者(B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大Y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组1326例,B组813例,共检出68例大Y染色体核型。其中,A组检出大Y核型47例,检出率为3.54%;B组检出大Y核型21例,检出率为2.58%。对于A组中大Y核型检出者其配偶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出的68例大Y核型进行分析,临床效应表现为弱精症者13例,占19.11%;无精症者8例,占11.76%;其配偶曾有胚胎停育11例,占16.17%;自然流产者6例,占8.82%;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16例,占23.52%,两组间大Y核型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大Y染色体核型,作为一种遗传多态性,可能具备一定的临床效应,与男性生精功能降低及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值得关注及深入研究。
陈亮付杰于丽齐雯马京梅潘虹陈菲张娜王晟王玲张凯郐艳荣尚鶄张蕾鞠慧岩薛晴贺占举左文莉徐阳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大Y染色体男性不育症
46XX男性性逆转综合征临床诊疗策略
目的:分析男性性逆转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对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性激素测定、精液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盆腔探查、睾丸组织病理学对3例男性性逆转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陈亮左文莉徐阳付杰贺占举于丽潘虹陈菲王玲鞠慧岩薛晴
5539例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指征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2004年开展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症筛查染色体异常以来,至2010年七年间介入性产前诊断数量及指征的变化趋势,指导产前筛查、诊断咨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杨慧霞马京梅付杰于丽王玲
关键词:胎儿染色体异常
文献传递
高龄孕妇应用快速产前诊断方法的可行性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在单纯高龄或高龄合并血清学筛查高危人群中单独应用快速产前诊断的理论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术产前诊断的孕妇资料.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二联法,包括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界值为1∶270; 2009年1月起,采用血清学三联法,即二联法+游离雌三醇(uncojugated estriol,uE3),界值为1∶340.按照预产期时的年龄,≥35岁者为高龄组,<35岁者为非高龄组.分析这些孕妇的年龄、指征、核型分析结果和妊娠结局.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9 606例行羊膜腔穿刺的孕妇纳入本研究,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22例(2.3%),其中快速方法不可检出的异常占23.0%(51/222).单纯高龄者和高龄合并血清学筛查高危者与单纯血清学筛查高危者相比,在快速诊断可检出的染色体异常方面,检出率分别为1.8%(57/3 177)、1.4%(13/925)和1.8% (57/3 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62,P>0.05).而在不可检出的染色体异常中,3部分孕妇的不可检出率分别为0.5% (15/3 177)、0.3%(3/925)和0.5%(16/3 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2,P>0.05).快速产前诊断不可检出的指征中以单纯有不良妊娠病史/家族史/染色体病史者(16.4%,9/55)及高龄合并超声异常者(4.4%,3/68)最为多见.结论 单独高龄或高龄仅合并血清学筛查高危者,如不伴有超声异常,常见染色体异常检测效率类似于低龄高危人群,可整合到高效的筛查-快速产前诊断-传统核型诊断的产前诊断模式中.
马京梅潘虹付杰于丽王玲杨慧霞
关键词: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核型分析妊娠中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对胎盘滋养层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滋养层细胞MAP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发育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IVF-ET周期中双胚胎移植后妊娠7~8周,经超声引导下减胎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作为研究组(IVF-ET组,28例),自然妊娠双胎7~8周人工流产中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作为对照组(8例)。利用Affymetrix HG-U133Plus 2.0基因芯片对两组胎盘绒毛组织进行芯片杂交分析。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在两组胎盘绒毛组织中验证其中的8个差异表达基因,从基因芯片数据中选取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和基因本体(GO)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VF-ET早期胎盘MAPK信号通路有32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倍数≥2倍),13个基因上调,19个基因下调。上调基因是PLA2G12B、JUN、RPS6 KA3、ACVR1B、FGF18、PRKACB、RASGRP3、PLA2G4A、FGFR4、PDGFRA、CACNB2、RPS6 KA2和SOS1,下调基因是STK4、GNG12、MAPK9、DUSP16、IL1R2、MAP3 K8、BRAF、STK3、HSPA2、HSPB1、DUSP4、EGFR、IL1R1、TGFB1、RASA1、RPS6 KA5、GADD45G、PLA2G2A和DUSP5。经qRT-PCR检测,与对照组相比,IVF-ET组8个MAPK信号通路基因成员中JUN、PLA2G4A、PDGFRA和SOS1上调,MAPK9、EGFR、TGFB1和GADD45G下调,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MAPK信号通路基因定位显示,IVF-ET组胎盘绒毛组织中受到影响的基因主要位于MAPK信号通路的上游。结论 IVF-ET来源的早期胎盘MAP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与自然妊娠早期胎盘中存在差异,差异的基因涉及MAPK信号通路的多种关键功能,进而可能影响IVF-ET胎盘早期发育和功能。
赵亮张蕾孙丽芳王颖于丽郑秀丽刘静芳郑蓉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胎盘滋养层细胞MAPK信号通路差异基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