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食管
  • 6篇食管反流
  • 6篇胃食管
  • 6篇胃食管反流
  • 6篇流病
  • 6篇反流
  • 5篇食管反流病
  • 5篇胃食管反流病
  • 4篇反流病患者
  • 4篇病患
  • 2篇食管PH监测
  • 2篇特发性
  • 2篇纤维化
  • 2篇肺纤维
  • 2篇肺纤维化
  • 1篇导管
  • 1篇导管使用
  • 1篇症状
  • 1篇直肠
  • 1篇直肠前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9篇黄皖农
  • 8篇尚占民
  • 7篇郝建宇
  • 3篇高岩
  • 3篇裴艳香
  • 2篇代华平
  • 2篇梁秀霞
  • 1篇王建鑫
  • 1篇杨新庆
  • 1篇高凌云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精度阻抗-压力导管清洗消毒悬挂架车的研制与应用
2012年
高精度阻抗-压力联合检测系统中用于监测食管压力变化的高精度阻抗-压力导管长180cm,一端是电极接口,需要保持干燥;另一端带有32通道阻抗-压力高精度感受器,不能碰撞磨损。导管使用后如按常规放置于清洗槽内清洗会使导管反复地摩擦、盘绕、磕碰,而且导管的接口端极易进水,使检查过程中易出现电路短路,不但影响使用,
黄皖农高凌云
关键词:导管使用清洗消毒阻抗挂架
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典型症状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各种不典型反流症状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埃索美拉唑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对GERD门诊具有不典型反流症状怀疑GERD而行胃镜或24h食管pH监测诊断为GERD者或同时合并典型及不典型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作为入组研究对象,对其典型及不典型反流症状进行问卷评分。入组的患者经埃索美拉唑20mg,2次/d治疗3个月后,再次对其反流症状进行评分。结果共有153例患者入组,咽部异物感在不典型症状GERD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0%,胸痛、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嗳气等各种症状发生率均为20%。埃索美拉唑治疗3个月后,73.9%(102/138)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0%(14)患者症状改善,15.9%(22)患者无效。结论不典型反流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质子泵治疗对伴不典型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行之有效。
尚占民裴艳香黄皖农郝建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埃索美拉唑
直肠前膨出与功能性排便障碍:肛门直肠压力与感觉功能检测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直肠前膨出(RC)是一种多见于女性的肛肠疾病,与功能性排便障碍(FDD)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目的:研究伴RC的FDD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和感觉功能的变化,探讨RC与FDD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伴RC的FDD患者并分为伴轻度RC的FDD组和伴中-重度RC的FDD组,设不伴RC的FDD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行球囊排出试验、肛门直肠压力和感觉功能检测,并按照罗马Ⅲ标准将FDD患者进一步分为排便协同失调(F3a)和排便推进不足(F3b)两种亚型。结果:除伴中-重度RC的FDD组直肠排便收缩压显著低于不伴RC的FDD组外(P〈0.05),其余各组间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缩榨压、直肠排便收缩压、肛门括约肌松弛率以及初始感觉容量、产生便意容量和最大耐受容量均无明显差异。与不伴RC的FDD组相比,伴RC的FDD组中F3b亚型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伴中-重度RC的FDD患者直肠排便收缩压明显降低,伴RC的FDD患者多表现为F3b亚型,提示RC与FDD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高岩尚占民郝建宇杨新庆黄皖农
关键词:直肠前突功能性排便障碍测压法
贲门失迟缓症临床分析57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食管体部和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的动力学特征.方法:分析57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使用荷兰MMS多功能消化管测压仪测定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LES长度、压力和松弛率,以及食管体部蠕动波的类型和波幅.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男女发病比率是1.1∶1,发病年龄25-60岁占80.5%,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吞咽困难,反食;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ES松弛率明显下降(41.5%±18.6%vs96.1%±2.5%,P<0.01),食管体部主要为非传导性同步收缩波(100%vs0,P<0.01),没有推进性蠕动;贲门失弛缓症组的LES长度、压力和食管体部蠕动波波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ES松弛率下降和食管体部的非推进性同步收缩波是贲门失弛缓症的特征性动力学表现,LES压力增高和食管体部蠕动波幅下降不是诊断的必备条件.本研究对于贲门失弛缓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王建鑫尚占民黄皖农裴艳香高岩
关键词:贲门失迟缓症食管压力测定下食管括约肌
胃食管反流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明确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IF)患者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率,探讨GERD与IPIF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住院确诊的24例IPIF患者进行24h食管pH监测和食管测压,同期住院的23例非IPIF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GERD症状、病理性食管酸暴露及无效食管动力(IEM)的发生率。结果(1)66.7%(16/24)的IPIF患者存在病理性食管酸暴露,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6/23),P〈0.05;(2)在具有病理性酸暴露的IPIF(GERD—IPIF)患者中,87.5%(14/16)存在夜间酸暴露事件;(3)典型GERD症状在GERD.IPIF患者中的发生率只有37.5%(6/16);(4)IPIF组和非IPIF组患者IEM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2.9%(9/21)和39.1%(9/23),P〉0.05。结论在IPIF患者中GERD患病率较高,但多数患者没有典型GERD症状,IPIF患者应该进行24h食管pH监测筛杏GERD。
梁秀霞尚占民代华平黄皖农郝建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肺纤维化
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夜间酸暴露特点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胃食管反流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夜间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外表现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伴IPF的GERD患者夜间食管酸暴露的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6例IPF.GERD患者、32例GERD患者和16例健康志愿者(非GERD)。各组患者行24h食管pH监测,对夜间8h内(10pm-6am)的酸暴露程度,包括pH〈4的时间百分比、酸清除时间、反流次数、长反流(〉5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4例(87.5%)IPF-GERD患者存在夜间酸暴露,其程度高于非GERD组(P〈0.05).而与GERD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IPF—GERD组患者前半夜pH〈4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后半夜(12.2%±3.9%对1.1%±0.5%.P〈0.05).GERD组两者无明显差异(10.8%±2.7%对5.1%±1.8%,P〉0.05)。结论:大部分IPF—GERD患者存在夜问酸暴露.其主要发生于前半夜。
梁秀霞尚占民代华平黄皖农郝建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肺纤维化食管PH监测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学及酸暴露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征、食管动力学及酸暴露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05至2011年我院门诊完成所有检查并确诊的260例GERD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老年组(i〉60岁)与中青年组(〈60岁),分析两组患者的食管炎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食管动力学、酸暴露情况。结果老年组GERD患者食管裂孔疝、不典型反流症状及食管外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45.1%、36.3%、37.1%与30.6%、27.2%、2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05、0.037)。两组患者内镜下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7.5%与50.3%,P=0.250),但老年组患者中重度食管炎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B级及C+D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9.5%、8.8%与10.2%、2.7%,P值分别为0.034、0.030)。老年组患者的立卧位酸清除时间、立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及反流指数DeMeester积分均高于中青年组,且立位酸清除时间百分比、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及DeMeester积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0.001)。老年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体部蠕动波幅均低于中青年组,非传导性收缩百分比高于中青年组,两组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364-6.39,15.574-7.01,P=0.009)。结论与中青年GERD相比,老年GERD患者食管动力功能下降,酸暴露时间延长,中重度食管炎发生率增加。
裴艳香尚占民郝建宇黄皖农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食管PH监测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功能及反流特点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行高分辨食管内压力一阻抗联合测定(MII—HRM)及24h联合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的结果分析,探讨此类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及胃食管反流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3—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9例GERD伴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II—HRM及24hMII—pH监测系统测定上食管括约肌(UES)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对液体和黏液性物质的传输功能、立位及卧位酸及非酸反流的次数、近端反流的次数、酸暴露时间、酸清除时间以及食团清除时间。以同期仅表现为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17例GERD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食管运动功能以及胃食管反流参数的差异。结果与仅表现为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相比,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的UES静息压力明显更低[(122.55±60.48)mmHg比(86.37±41.35)mmHg(1mmHg=0.133kPa),P〈0.05],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更高[(9.47±15.63)%比(22.16±17.45)%,P〈0.05],食管体部对液体物质传输能力减低[(88.82±12.23)%比(71.68±23.06)%,P〈0.05],卧位时酸及非酸反流次数及卧位近端非酸反流次数明显增多(P〈0.05),卧位食团清除时间延长(P〈0.05)。结论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GERD发病机制可能与单纯典型GERD不同,其与UES静息压力减低、卧位酸及非酸反流、近端反流的增多以及食管清除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高岩尚占民黄皖农郝建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食管功能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伴有无效食管动力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对伴有无效食管动力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内镜、24h食管pH-阻抗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并行高分辨率食管压力测定(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依据芝加哥3.0版标准诊断为无效食管动力的16例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0.2g tid、埃索美拉唑20mg、bid治疗2周后复查HRM,比较治疗前后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体部各段波幅及时限、吞咽成功率、失蠕动比例、弱蠕动比例以及远端收缩积分(DCI)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治疗前后LES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ESP明显降低的7例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LESP明显增加[(1.8±0.9)mmHg(1mmHg=0.133kPa)∶(8.2±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吞咽中,食管中段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加[(33.7±11.4)mmHg∶(42.7±19.9)mmHg)],P<0.05;黏性吞咽中,食管远端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加[(44.7±18.4)mmHg∶(57.5±23.4)mmHg],P<0.05;液体吞咽时,失蠕动比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液体及黏性吞咽时,DCI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在液体吞咽时,吞咽成功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可能增加合并下食管括约肌低压的GERD患者的LESP,通过增加食管体部收缩波幅,改善合并无效食管动力的GERD患者食管体部的廓清功能。
刘鹤婷尚占民黄皖农郝建宇吕建欣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马来酸曲美布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