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娜娜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重症
  • 2篇细胞
  • 2篇老年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休克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引流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乳酸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机构

  • 7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袁娜娜
  • 4篇张德厚
  • 3篇张建国
  • 3篇尹江涛
  • 2篇胡振奎
  • 2篇王焕景
  • 1篇刘大东
  • 1篇谢旭辉
  • 1篇吴彬
  • 1篇符海燕
  • 1篇刘朔
  • 1篇史圆圆
  • 1篇丁明
  • 1篇赵志泓
  • 1篇王坤
  • 1篇万兵
  • 1篇孙志伟
  • 1篇徐芳
  • 1篇刘硕
  • 1篇欧亮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BNP及炎症因子与肺部感染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心衰,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肺部感染合并慢性HF患者72例作为A组,另选取单纯HF患者90例为B组,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C组。检测和比较三组的血浆BN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研究BNP、IL-6、TNF-α与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治疗前A、B组的血浆BNP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且A组显著高于C组(P<0.05);治疗后A、B组的血浆BNP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但A组仍显著高于B组(P<0.05);A、B两组随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BNP、IL-6、TNF-α浓度呈明显增高趋势,且A组明显高于B组相同分级(P<0.05);Spearman分析显示,A、B两组BNP、IL-6、TNF-α均与NYHA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且A组相关性更强。结论肺部感染合并HF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浆BNP及血清IL-6、TNF-α高表达,且其与心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监测BNP及炎症因子变化对病情判断及治疗决策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建国丁明袁娜娜
关键词:肺部感染脑钠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大黄粉治疗中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大黄粉治疗中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生大黄粉。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炎症指标、血清D-乳酸(D-Lac)、病情变化及预后效果。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28 d病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PCT、IL-6、D-La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的28 d病死率为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生大黄粉治疗中老年脓毒症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袁娜娜刘朔王焕景章晋辉尹江涛张德厚
关键词:脓毒症中老年人血必净注射液生大黄粉
早期床边经皮穿刺引流对重症肝脓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症肝脓肿患者早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的价值。方法:选取10例确诊为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置管时间以及置管前后的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降钙素原、血清乳酸及APACHE变化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进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穿刺置管距发病时间为2~5 d。置管引流前与引流后1 d、3 d、7 d比较,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降钙素原、血清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进展迅速。抗炎治疗的同时应尽早进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
王焕景张建国刘硕孙志伟尹江涛胡振奎袁娜娜刘大东张德厚
关键词:肝脓肿感染性休克经皮穿刺引流
NSE、D-D、CRP在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在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中NSE、D-D及CRP水平,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的意义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入院时,危重组患者血清NSE、D-D及CRP水平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血清NSE、D-D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同类型脑损伤患者血清NSE、D-D及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3天血清NSE和CRP水平达到最高峰,入院第3天后NSE和CRP水平开始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D-D水平最高,随着时间延长,D-D水平逐渐下降(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NSE、D-D及CRP水平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结论观察组者血清NSE、D-D及CR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颅脑损伤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建国张德厚胡振奎袁娜娜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
危重症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危重症患者中需机械通气和肠内营养患者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的现状。方法:采用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AA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分别记录对389例患者在6个时间点(4:00、8:00、12:00、16:00、20:00、24:00)的床头抬高依从性和101人次不同年资护士依从性及200例患者中实施镇静镇痛措施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6个不同时间点符合床头抬高30°-45°标准,总的依从性为45%;依从性最低为30%(4:00)、最高为66%(8:00)(χ2=29.437,P〈0.01);不同年资护士依从性最低为20%(年资〈2年),最高为62%(年资5-10年)(χ2=13.12,P〈0.01);镇静镇痛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χ2=9.138,P〈0.01)。结论:目前危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低,应通过医疗和护理管理来改善现状。
符海燕袁娜娜吴彬谢旭辉徐芳万兵
关键词:体位依从性机械通气肠内营养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时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时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甲状腺组织临床样本,包含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组织、20例HT组织、38例PTC和42例PTC合并HT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标本组织切片中的CD68+及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检测结果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68+及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量随着HT向PTC演变而增多,且相关性分析示两者呈正相关(P<0.001)。单纯PTC CD163+细胞表达分数与CD68+细胞表达分数的比值(50/55),明显高于PTC合并HT(76/94)。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量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01);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量与甲状腺癌的肿块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36,P<0.001)。结论:M2型TAMs在PTC合并HT肿瘤侵袭进展及淋巴结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亮赵志泓王坤史圆圆袁娜娜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甲状腺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乳酸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乳酸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5例脓毒症患者,按照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34例)与生存组(81例)。比较两组老年脓毒症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和感染部位及NLR、血清乳酸水平。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和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NLR和乳酸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和血清乳酸水平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最佳截断值26.125(敏感度82.40%,特异度82.70%);乳酸预测患者预后的AUC为0.845,最佳截断值3.720(敏感度94.10%,特异度75.30%);当两者联合预测时,AUC为0.947,优于任何单一指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作用。结论NLR及血清乳酸水平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两者联合预测死亡风险时,可以明显提高准确性。
袁娜娜章晋辉尹江涛张德厚
关键词:脓毒症老年人乳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