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朝华

作品数:113 被引量:410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5篇血管
  • 36篇介入
  • 33篇动脉
  • 32篇动脉瘤
  • 32篇栓塞
  • 22篇介入治疗
  • 21篇颅内
  • 17篇栓塞治疗
  • 16篇颅内动脉
  • 16篇颅内动脉瘤
  • 15篇静脉
  • 12篇血管内治疗
  • 12篇出血
  • 11篇颈动脉
  • 10篇脑血
  • 10篇脑血管
  • 9篇动脉海绵窦瘘
  • 9篇海绵窦
  • 9篇海绵窦瘘
  • 8篇动静脉

机构

  • 102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四川大学
  • 4篇川北医学院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大同市第三人...
  • 2篇川北医学院第...
  • 2篇广元市第一人...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资阳市第一人...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 1篇达州市第二人...
  • 1篇彭州市人民医...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08篇王朝华
  • 89篇谢晓东
  • 34篇张昌伟
  • 15篇李江涛
  • 14篇陈天武
  • 14篇魏欣
  • 14篇范锋
  • 14篇闫庆
  • 12篇游潮
  • 11篇张紫寅
  • 11篇程美雄
  • 11篇贺民
  • 10篇赵福敏
  • 8篇孙鸿
  • 8篇费泽军
  • 8篇徐丁
  • 7篇毛伯镛
  • 6篇廖正银
  • 5篇李浩
  • 5篇刘翼

传媒

  • 18篇华西医学
  • 12篇放射学实践
  • 6篇解剖与临床
  • 6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临床误诊误治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重庆医学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成都医学院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首届国际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位无名动脉表现为颈部包块1例被引量:1
2007年
王朝华谢晓东郑洪波蒋毅李肖
关键词:颈部包块无名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搏动频率病例简介动脉迂曲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复发动脉瘤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外科夹闭后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复发原因,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复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9月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栓塞治疗及外科手术动脉瘤病例中复查DSA的119例动...
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张紫寅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栓塞复发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探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共同使用对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上的推广价值。方法对2004年3~9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39例确证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血管造影诊断,找到患者出血部位并采用针对不同出血部位的治疗。结果对39例患者检查均发现为阳性。根据患者的具体出血部位以及严重程度对其中10例注射加压素治疗,3例成功止血;对29例采用栓塞治疗,26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达89.7%。结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可以找到消化道中的出血部位,同时配合上介入治疗,很好地对消化道出血起到止血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宋权王朝华谢晓东张紫寅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诊断介入治疗
正常成人膈下动脉的超声观测
2010年
目的:观察膈下动脉的超声解剖及血流参数。方法: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测100例正常成人的膈下动脉的起源、直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并提出正常值范围。结果:超声能够显示起始于腹腔动脉干和腹主动脉的膈下动脉,右侧膈下动脉显示率(83%)较左侧(62%)高。正常成人膈下动脉直径左侧为(2.03±0.28)mm,右侧(2.07±0.30)mm,95%可信度上限值左侧2.58mm,右侧2.66mm;最大流速左侧为(45.95±12.65)cm/s,右侧(42.85±10.31)cm/s,95%可信区间左侧21.16~70.74cm/s,右侧22.64~63.16cm/s;阻力指数左侧为(0.78±0.04)cm/s,右侧(0.77±0.04),95%可信区间:左侧0.70~0.86,右侧0.69~0.85。结论:超声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膈下动脉,评价膈下动脉起源及其血流参数.
闫庆谢晓东王朝华张世平郭根华
关键词:超声膈下动脉血流参数
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对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方法 :对 34例脾亢患者的脾动脉造影后血管形态和分布 ,用明胶海绵和 /或不锈钢圈、导丝段对脾动脉给予部分栓塞。以术前的各项检查为参照依据 ,观察术后一个月各项复查结果的变化。结果 :34例术后复查 ,外周血细胞明显改善 ,部分病例全部指标恢复正常 ,CT或B超测得脾脏体积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结论 :该方法创伤小 ,并发症少 ,恢复快 ,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 。
罗应斌张翊文卢武胜贺庆王朝华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血管形态血管分布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颈内动脉段眼动脉段动脉瘤的应用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同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实施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1例,女性63例;年龄〈40岁者21例,40~60岁者42例,≥60岁者51例,平均(53.4±4.1)岁。结果本组共查见129枚动脉瘤(89枚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40枚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随访12个月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大部闭塞者、小部分闭塞者分别为109枚、12枚、8枚。x2检验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组闭塞效果(91.0%VS70%;x2=9.356,P=0.009)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 cale,mRS)评分(89.3%VS80.2%;x2=5.632,P=0.021)分别明显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组。结论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瘤体闭塞方面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徐剑峰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张紫寅范锋胡利刚徐丁向守卫
关键词:介入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
胃癌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后接受不同药物、剂量(经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研究文献中关于胃癌根治术后接受不同药物、剂量(经静脉)化疗组与单纯根治手术组疗效比较的随机和半随机试验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17个试验包括2915例病人,经异质性检验,χ2=37.58,P=0.0017,17个试验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鄄L)法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量OR=0.66,95%可信区间为0.51~0.85,经u检验,P=0.002,说明胃癌根治术后接受不同药物、剂量(经静脉)化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根治手术组。17篇文章中有9篇对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按WHO分度标准进行描述,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血液毒性等,5例病人死于化疗相关毒性事件。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可能有一定效果,毒性事件发生率较低;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全身静脉化疗对提高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陈志新胡建昆周总光王莉张波田静陈佳平王朝华陈红艳
关键词:胃癌静脉化疗药物疗法
超选择性微导管插管术前栓塞富血供脑膜瘤28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微导管插管术前栓塞富血供脑膜瘤的效果与治疗经验。方法 28例富血供脑膜瘤患者(男11例,女17例,年龄14~63岁,平均51.2岁),先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随后将微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栓塞材料包括聚乙烯醇(PVA)颗粒、弹簧圈及液态栓塞系统(商品名:Onyx)胶,可根据术中情况联合使用。栓塞后3~5d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栓塞术后,肿瘤染色完全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9例,部分消失3例。无与介入栓塞相关的并发症发生。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肿瘤出血明显减少,其中11例患者切除瘤体时基本未出血,平均出血量约500mL,手术时间较未行术前栓塞患者明显缩短。结论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富血供脑膜瘤能有效的闭塞肿瘤的血管床,有效地减少外科手术中的出血,可作为富血供脑膜瘤切除术前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性的辅助措施。
张紫寅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Sarvesh GyawaliSrijana Bista
关键词:经动脉栓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PICA远端动脉瘤患者,共42例,其中38例为破裂动脉瘤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Ⅲ级;窄颈囊状动脉瘤28例,宽颈囊状动脉瘤6例,梭形动脉瘤8例。37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5例采用Onyx胶闭塞载瘤动脉。 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治疗。37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的患者中,31例(83.8%)为致密栓塞,6例(16.2%)为部分栓塞。1例术后2 d再次出血后死亡;3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6个月均恢复正常。1例采用Onyx胶闭塞远端主干者出现无症状局部性延髓梗死。28例行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中位时间8.2个月),3例(7.1%)患者动脉瘤复发。 结论血管内治疗PICA远端动脉瘤安全、有效。
刘仑鑫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林森伍聪徐丁王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小脑后下动脉
Onyx栓塞在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Onyx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栓塞治疗26例,联合手术治疗20例,联合伽马刀治疗89例。结果栓塞范围达80%以上者46例,其中,畸形团完全闭塞10例;栓塞范围在80%以下者89例。术中出血3例,均为少量出血,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术后出血5例,其中,死亡3例。术后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3例。DSA随访38例,其中,畸形团完全闭塞者23例,畸形团与术前比较无变化者15例。结论 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结合手术或放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王朝华谢晓东张昌伟范锋胡利刚
关键词:ONYX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血管内治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