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锋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栓塞
  • 9篇血管
  • 6篇动脉
  • 6篇动脉瘤
  • 6篇血管内治疗
  • 5篇静脉
  • 4篇动静脉
  • 4篇动静脉畸形
  • 4篇栓塞治疗
  • 4篇颅内
  • 4篇颈动脉
  • 4篇静脉畸形
  • 4篇畸形
  • 3篇介入
  • 2篇动力学观察
  • 2篇动脉海绵窦瘘
  • 2篇血管内栓塞
  • 2篇血流
  • 2篇疗效
  • 2篇颅内动静脉畸...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达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谢晓东
  • 15篇范锋
  • 14篇张昌伟
  • 14篇王朝华
  • 8篇张紫寅
  • 4篇李浩
  • 4篇程美雄
  • 4篇刘翼
  • 4篇游潮
  • 2篇孙鸿
  • 2篇胡利刚
  • 2篇毛伯镛
  • 2篇贺民
  • 1篇袁支润
  • 1篇张红良
  • 1篇徐剑峰
  • 1篇徐丁
  • 1篇李进
  • 1篇涂海燕
  • 1篇赵晖

传媒

  • 3篇成都医学院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 1篇首届中国神经...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血管内治疗
脊髓动静脉畸形不属多发病,以往治疗只有手术切除,20世纪60年代末,Doppmann首次使用金属球对脊髓动静脉畸形进行栓塞治疗,血管内治疗开始成为治疗脊髓血管疾病的另一种手段。本文介绍了脊髓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征、分型和病...
范锋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程美雄
关键词:脊髓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微弹簧圈栓塞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方法回顾13例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颅内血管杂音、搏动性突眼及球结膜充血水肿。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经动脉入路9例,经眼上静脉入路4例。结果 12例术后造影瘘口消失且颈内动脉通畅。1例填入5枚微弹簧圈后,微导管脱离瘘口,反复尝试不能再次进入,术中造影瘘口仍显影,1周后球囊阻断试验阴性后闭塞颈内动脉主干。术中1例微弹簧圈解旋,将解旋部分置于患侧颈外动脉固定。术后3~12个月(平均7.5个月)对10例患者随访了脑血管造影复查。1例复发,原因多与弹簧圈解旋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均有关。结论对于球囊闭塞困难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微弹簧圈栓塞安全、有效。
张紫寅王朝华谢晓东张昌伟范锋Sarvesh GyawaliSrijana Bista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微弹簧圈栓塞眼上静脉
犬颈动脉囊性动脉瘤模型构建与血流动力学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犬颈动脉囊性动脉瘤模型的构建,研究颅内动脉瘤发生机制及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将30只土狗随机分成两组(A、B组),雌性实验犬构成比为50%的A1、A2组和雌性实验犬构成比为33.3%的B1、B2组。将30只成年土狗的颈外静脉嫁接于双侧颈总动脉缺损处,制作颈动脉囊性动脉瘤60枚。术后连续8w DSA检查动脉瘤的大小、造影剂滞留时间和瘤颈宽度等有无变化,分析此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30只实验犬在双侧颈动脉最终成功制作囊性动脉瘤58枚,成功率为96.7%,平均瘤颈宽度为(5.7±0.7)mm,平均瘤腔直径为(7.9±0.8)mm,术后实验动物均健康成活,无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采用犬的双侧颈外静脉节段嫁接于双侧颈总动脉端侧吻合的方式建立犬动脉瘤模型成功率较高,也可方便开展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实验,值得推广。
王朝华谢晓东刘翼李进张昌伟范锋游潮李浩
关键词:动脉瘤
腔内注射Onyx胶治疗小脑上动脉动脉瘤1例被引量:1
2009年
远端动脉瘤指位于主干血管末梢或其远处小分支的动脉瘤,相对少见。小脑上动脉(the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远端动脉瘤更为罕见,其处理较为棘手。Onyx是一种新型栓塞材料,主要用来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也有报道用来治疗颅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现将采用腔内注射Onyx胶治疗左侧SCA远端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
范锋王朝华谢晓东张昌伟程美雄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DSAONYX胶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复发动脉瘤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外科夹闭后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复发原因,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复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9月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栓塞治疗及外科手术动脉瘤病例中复查DSA的119例动...
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张紫寅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栓塞复发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TCCF患者的资料,采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9例使用1枚球囊栓塞,5例使用2枚,3例使用3枚。17例中13例使用可脱性球囊成功闭塞瘘口并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76.47%),4例使用可脱性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术中未发生与血管内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约15d2例患者瘘口复发,1例形成无症状性假性动脉瘤。结论经动脉途径栓塞TCCF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先方式。
赵晖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颈内动脉段眼动脉段动脉瘤的应用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同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实施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1例,女性63例;年龄〈40岁者21例,40~60岁者42例,≥60岁者51例,平均(53.4±4.1)岁。结果本组共查见129枚动脉瘤(89枚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40枚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随访12个月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大部闭塞者、小部分闭塞者分别为109枚、12枚、8枚。x2检验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组闭塞效果(91.0%VS70%;x2=9.356,P=0.009)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 cale,mRS)评分(89.3%VS80.2%;x2=5.632,P=0.021)分别明显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组。结论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瘤体闭塞方面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徐剑峰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张紫寅范锋胡利刚徐丁向守卫
关键词:介入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
超选择性微导管插管术前栓塞富血供脑膜瘤28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微导管插管术前栓塞富血供脑膜瘤的效果与治疗经验。方法 28例富血供脑膜瘤患者(男11例,女17例,年龄14~63岁,平均51.2岁),先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随后将微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栓塞材料包括聚乙烯醇(PVA)颗粒、弹簧圈及液态栓塞系统(商品名:Onyx)胶,可根据术中情况联合使用。栓塞后3~5d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栓塞术后,肿瘤染色完全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9例,部分消失3例。无与介入栓塞相关的并发症发生。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肿瘤出血明显减少,其中11例患者切除瘤体时基本未出血,平均出血量约500mL,手术时间较未行术前栓塞患者明显缩短。结论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富血供脑膜瘤能有效的闭塞肿瘤的血管床,有效地减少外科手术中的出血,可作为富血供脑膜瘤切除术前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性的辅助措施。
张紫寅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Sarvesh GyawaliSrijana Bista
关键词:经动脉栓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Onyx栓塞在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Onyx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栓塞治疗26例,联合手术治疗20例,联合伽马刀治疗89例。结果栓塞范围达80%以上者46例,其中,畸形团完全闭塞10例;栓塞范围在80%以下者89例。术中出血3例,均为少量出血,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术后出血5例,其中,死亡3例。术后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3例。DSA随访38例,其中,畸形团完全闭塞者23例,畸形团与术前比较无变化者15例。结论 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结合手术或放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王朝华谢晓东张昌伟范锋胡利刚
关键词:ONYX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血管内治疗
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ruptured vertebral dissecting aneurysms,RVDAs)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探讨其血管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RVDAs40例,其中内孤立术9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20例,双支架置入4例,覆膜支架置入7例。结果:39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4个月,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9例行内孤立术患者闭塞效果确切。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的20例患者中,11例致密填塞者夹层未见显影;7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大部填塞患者,5例夹层无改变,2例瘤体缩小;2例疏松填塞患者,瘤体缩小。4例行双支架置入者,DSA随访的2例示夹层病变局部血管管腔扩大,瘤体较术前缩小。7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其中6例置入成功,夹层病变未见显影,支架通畅;1例因动脉迂曲,支架未能成功置入,术后1 d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是RVDAs的理想的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症状、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分支的关系而确定。
王朝华谢晓东程美雄张昌伟范锋张紫寅游潮贺民孙鸿毛伯镛刘翼李浩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椎动脉血管内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