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昌伟

作品数:45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血管
  • 21篇动脉瘤
  • 20篇动脉
  • 18篇栓塞
  • 16篇颅内
  • 13篇介入
  • 12篇颅内动脉
  • 12篇颅内动脉瘤
  • 11篇血管内治疗
  • 8篇介入治疗
  • 8篇颈动脉
  • 7篇栓塞治疗
  • 7篇颈内
  • 7篇颈内动脉
  • 7篇静脉
  • 6篇动静脉
  • 6篇脑血
  • 6篇脑血管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

机构

  • 4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七人...
  • 1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达州市第二人...
  • 1篇大理大学第一...

作者

  • 44篇张昌伟
  • 34篇王朝华
  • 33篇谢晓东
  • 14篇范锋
  • 10篇程美雄
  • 9篇贺民
  • 9篇游潮
  • 8篇孙鸿
  • 8篇张紫寅
  • 8篇李江涛
  • 8篇徐丁
  • 5篇毛伯镛
  • 5篇闫庆
  • 4篇李浩
  • 4篇胡利刚
  • 4篇刘翼
  • 2篇伍聪
  • 2篇费泽军
  • 2篇徐剑峰
  • 2篇林森

传媒

  • 5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重庆医学
  • 3篇成都医学院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TCCF患者的资料,采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9例使用1枚球囊栓塞,5例使用2枚,3例使用3枚。17例中13例使用可脱性球囊成功闭塞瘘口并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76.47%),4例使用可脱性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术中未发生与血管内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约15d2例患者瘘口复发,1例形成无症状性假性动脉瘤。结论经动脉途径栓塞TCCF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先方式。
赵晖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结果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中,9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其中在3例患者释放支架后,出现少许对比剂内漏,2例以更高的压力再次充胀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另1例再扩后仍有内漏,置入第2枚覆膜支架后,内漏完全消除。10例中的另1例为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过于迂曲,支架不能到位,在证实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及球囊闭塞试验阴性后,给予可脱性球囊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DSA随访7例,原病变未显示,载瘘动脉通畅。结论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手段。覆膜支架的制作工艺仍有待发展和优化,使其适用于脑血管系统的不同部位应用。
程美雄谢晓东王朝华游潮毛伯镛张昌伟孙鸿贺民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脑外伤
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学术背景:随着神经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中的优越性越来越被认可,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介绍带膜支架的材料类型,总结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之处。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资料,以"stentgraft,covered stents,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为检索词,共检索到223篇相关文献,应用维普数据库以"带膜支架,脑血管疾病"作为检索词,共找到196篇中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密切相关,特别是脑血管介入密切相关。②近期发表或是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计算机初检得到223篇英文相关文献,中文文献196篇,阅读标题及进行初筛,排除重复性研究,共纳入31篇文献,综述4篇,基础研究3篇,其余为临床研究。资料综合:因带膜支架在神经介入治疗中所体现出的独特优越性,该支架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带膜支架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目前均为个案或小宗病例报道。已有报道说明应用带膜支架可有效的闭塞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病变,且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带膜支架以膜性物理屏障隔离溃疡斑块,避免了栓子脱落,有可能进一步减少经皮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过程中的栓塞事件的发生。并且带膜支架释放后,聚四氟乙烯膜使管壁更加光滑,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血栓形成减少,进而使管腔再狭窄的发生率减低。尽管血管内带膜支架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带膜支架最主要的缺陷是闭塞它所覆盖范围的分支小血管。②覆膜支架置入术后的血栓形成及再狭窄问题。③覆膜材料增加了支架的体积,减少了支架的顺应性和柔韧性,加大了推送的难度及对血管损伤的可�
张昌伟王朝华谢晓东闫庆李江涛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放射学血管内治疗带膜支架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行DSA与DSA+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的213例患者,其中行DSA患者147例,DSA+CAS者66例。术前先对患者行Allen‘s试验,桡动脉搏动良好且试验阳性经患者同意行桡动脉穿刺者为观察组,其余行股动脉穿刺者为对照组。行DSA患者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95例。行DSA+CAS患者中对照组24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股动脉穿刺,观察组行桡动脉穿刺。分别对比不同介入方式的DSA与DSA+CAS患者累积剂量(CD)、总剂量面积乘积(DAP)、电影(DAP)、透视(DAP)、透视时间及采集帧数、射线照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DSA患者射线照射时间及假性动脉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CAS患者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射线照射时间、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CAS患者中观察组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相比行全脑血管造影对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均无显著影响,但经桡动脉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桡动脉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较股动脉路径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缩短照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紫寅王德全段彬雷震龙强友漆新伟张昌伟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犬颈动脉囊性动脉瘤模型构建与血流动力学观察
:探讨犬颈动脉囊性动脉瘤模型的构建,研究颅内动脉瘤发生机制及血管内治疗方法. 方法:将30只土狗随机分成两组(A、B组),雌性实验犬构成比为50%的A1、A2组和雌性实验犬构成比为33.3%的B1、B2组.将30只...
王朝华谢晓东刘翼李进张昌伟范锋游潮李浩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疗法血管内栓塞
基于经血管介入的预测自动推药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着重讨论了经血管介入的预测自动推药动物实验,研究了动物实验中存在的参数时变性与个体差异性,改进、完善了体外脉动流模拟实验中的模型和算法,增强了模型的时变适应性及容错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心舒张期推药较之收缩期推药,靶目标血药浓度更高;经改进的与心动周期同步的预测控制推药方法,可进入临床试验。
涂海燕袁支润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程美雄范锋张紫寅张红良
关键词:动物实验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复发动脉瘤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外科夹闭后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复发原因,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复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9月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栓塞治疗及外科手术动脉瘤病例中复查DSA的119例动...
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范锋张紫寅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栓塞复发
颈内动脉狭窄伴大脑中动脉闭塞合并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一期介入治疗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颈动脉狭窄及颅内动脉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两类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为单一发病,同时罹患两种疾病者较为少见。颈动脉狭窄属于缺血病变,而动脉瘤属于出血性疾病,当二者同时存在时,治疗存在一定的矛盾与难度,可有多种治疗策略。现将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1例该类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治疗策略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68岁5个月,因“头晕1+年”入院。
徐剑峰曾令勇刘阳吴贵强谢晓东王朝华张昌伟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闭塞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破裂拜阿司匹林
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到达病变部位后,用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30例。结果:3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共行47次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栓塞达80%以上者8例,其中4例完全栓塞,栓塞50%~80%者15例,栓塞50%以下者7例。发生颅内出血并发症2例,球麻痹1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Onyx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血管内栓塞是颅内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昌伟王朝华谢晓东孙鸿贺民游潮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介入栓塞治疗一例医源性椎动脉损伤致假性动脉瘤被引量:1
2017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4年前因外伤致L1椎体骨折及寰枢椎脱位,于当地医院行后路C1、2钉棒内固定术;12 d前于当地医院行颈椎内固定物取出术,因术后切口反复活动性大量出血于2015年4月转入我院。查体:颈项部肿胀明显,颈部后正中线见12 cm长手术后缝合切口,切口边缘红肿,明显渗液浸泡,切口末端左侧留置直径6 mm血浆引流管,引流孔周围明显红肿渗液,间隙变大。
黄鹞谢晓东余化霖张昌伟向守卫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内固定介入栓塞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