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群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Increased Serum TREM-1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In-Stent Restenosis,and Activation of TREM-1 Promotes Inflammation,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 李畅王芳丁风华高洁陈嘉维刘珠慧张瑞岩沈卫峰王晓群陆林
- 心房螺旋电极应用的可行性
- 高洁陆林王晓群王义龙李畅顾刚
- 心房螺旋电极导线植入术后起搏阈值的急性改变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房螺旋电极导线植入术后起搏阈值的急性变化,用以评价心房螺旋电极导线植入是否有效、安全。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植入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且心房植入螺旋电极导线的患者68例,根据患者植入术中即刻起搏阈值是否>1 V分为高阈值组和低阈值组2组,记录患者在植入术中即刻,术后1、3、6、24 h的起搏参数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8例患者中术中即刻起搏阈值≤1 V的低阈值组患者35例(51%),平均起搏阈值为(0.79±0.20)V,术后1 h下降为(0.69±0.34)V、3 h(0.61±0.21)V、6 h(0.59±0.19)V、24 h(0.58±0.18)V,术后3、6、24 h的起搏阈值与术中即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中即刻起搏阈值>1 V的高阈值组患者33例(49%),其平均起搏阈值为(1.48±0.20)V,术后1 h下降为(0.85±0.32)V、3 h(0.74±0.23)V、6 h(0.64±0.18)V、24 h(0.60±0.24)V,术后1、3、6、24 h的起搏阈值与术中即刻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除3 h外,其余各时间点间2组间起搏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房螺旋电极导线植入术中即刻起搏阈值较高,术后降低。植入术中即刻起搏阈值高不应作为更换电极位置的标准。
- 高洁王晓群李畅王义龙倪熠顾刚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螺旋电极起搏阈值
-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 刘珠慧陆林王晓群
- 心血管转化研究的若干进展
- 2022年
- 转化研究一词演化自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医学,其含义是针对临床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并促进研究成果得到快速应用,实现从“实验室到床边”的转化。继而,从临床应用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新思路,再回到实验室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使后续研究不断向彻底解决疾病的目标靠拢。转化研究即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解决临床实际需求。转化研究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生物制药界,以及医学科技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极大关注。如今,转化研究已从概念转化为热门研究模式。在心血管疾病领域,转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不少研究结果被运用于临床实践,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其中代表性方面进行论述。
- 陆林代杨王晓群吴立群张瑞岩沈卫峰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心肌纤维化心房颤动高脂血症非编码RNA
- 心房螺旋电极的临床应用
- 2016年
- 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不但能够使患者恢复正常心律,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房螺旋电极具有起搏位点符合生理性、起搏参数理想、导线脱位率低、置入位点选择性多以及拔除容易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洁王晓群李畅顾刚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律失常
- 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水平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vasostatin-2)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430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年,记录MACE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和因顽固性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的复合终点。患者分为无MACE组(n=171)和MACE组(n=259)。分别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清vasostatin-2水平。结果: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vasostatin-2显著降低[(12.1±6.9)ng/mL对(23.7±8.0)ng/mL,P<0.001]。随着心功能分期的恶化,vasostatin-2逐步下降(P<0.001)。血清vasostatin-2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314,P<0.001),而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r=-0.387,P=0.003)和超敏C反应蛋白(r=-0.119,P=0.006)水平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asostatin-2是心血管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结论:血清vasotatin-2水平降低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ACE的发生显著相关。
- 丁风华陆林潘文麒何玉虎方跃华闫小响王晓群杨克张瑞岩沈卫峰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心血管事件
- 酮体代谢在心脏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相关治疗进展
- 2023年
- 酮体在人体器官的能量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心脏具有快速改变底物利用的代谢灵活性,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心脏可适应性地增加酮体的摄取和利用以持续供能。此外,酮体还具有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炎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改善心脏重构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适度升高血循环酮体水平可能具备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尤其是慢性、长期的升酮方式,可能为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临床获益。
- 王晓群张瑞岩
- 关键词:酮体代谢心脏
- 冠心病患者血清vasostatin-2水平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降解片段vasostatin-2(VS-2)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冠脉腔内径狭窄≥50%)患者554例和对照281例(冠脉造影阴性或冠脉腔内径狭窄<3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VS-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VS-2水平显著降低[(4.45±2.64)μg/L比(5.82±3.22)μg/L,P<0.001],hs-CRP、sICAM-1及sVCAM-1水平升高(均P<0.001)。VS-2水平与冠心病病变支数负相关(r=-0.206,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S-2水平下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S-2水平显著下降,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 苏倩王晓群陆林张瑞岩沈卫峰张凤如
- 关键词:血管内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心房螺旋电极导线植入术后起搏阈值的急性变化
- 高洁王晓群李畅王义龙倪熠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