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仁勇

作品数:266 被引量:1,020H指数:1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3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5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细胞
  • 49篇包虫
  • 47篇虫病
  • 46篇包虫病
  • 43篇棘球蚴
  • 36篇基因
  • 29篇泡球蚴
  • 27篇细粒棘球蚴
  • 25篇绦虫
  • 25篇棘球绦虫
  • 24篇蛋白
  • 23篇哈萨克族
  • 21篇针刺
  • 21篇食管
  • 18篇细粒棘球绦虫
  • 18篇小鼠
  • 18篇囊型包虫病
  • 17篇棘球蚴病
  • 15篇针灸
  • 13篇新疆哈萨克族

机构

  • 207篇新疆医科大学...
  • 80篇新疆医科大学
  • 4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新疆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6篇美国芝加哥大...
  • 3篇山东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天台县中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阿拉巴马大学
  • 1篇洛阳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266篇林仁勇
  • 150篇温浩
  • 83篇卢晓梅
  • 78篇吕国栋
  • 45篇张传山
  • 41篇王俊华
  • 40篇李亮
  • 38篇黄泳
  • 35篇刘辉
  • 32篇王星
  • 31篇陈俊琦
  • 31篇肖慧玲
  • 26篇刘涛
  • 23篇毕晓娟
  • 22篇丁剑冰
  • 17篇郑树涛
  • 17篇王笑峰
  • 16篇张琰
  • 16篇张亚楼
  • 15篇王俨

传媒

  • 44篇中国病原生物...
  • 2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寄生虫学...
  • 7篇地方病通报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生物技术
  • 4篇中国地方病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16篇2013
  • 16篇2012
  • 37篇2011
  • 32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16篇2007
  • 17篇2006
  • 17篇2005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染噪红外光谱信号的去噪方法
本发明涉及红外光谱信号的去噪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染噪红外光谱信号的去噪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染噪红外光谱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后得到<I>j</I>个本征模态分量,将<I>j</I>个本征模态分...
吕国栋吕小毅莫家庆刘辉付明刚温浩林仁勇卢晓梅
文献传递
针刺神门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神门穴[1]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治疗心痛、心烦等心脏疾病及健忘失眠、痴呆等神志疾病等功用。研究也表明,针刺神门穴确能改善心脏疾病。林冬群[2]观察电针内关、神门穴对冠心病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的影响,表明电针内关、神...
林仁勇
关键词:神门穴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频域指标针刺疗法
文献传递
细粒棘球蚴SmadA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鉴定被引量:3
2011年
本研究旨在克隆细粒棘球蚴Smad蛋白家族基因EgSmadA,鉴定其结构及表达部位,并建立酵母双杂交体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及分析EgSmadA基因的DNA全长序列,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鉴定EgSmadA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构建该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EgSmadA基因组序列全长4 069bp,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957bp,编码318个氨基酸,该蛋白C端含有Smad蛋白家族进化高度保守的典型结构域MH2(Mad homology),并成功构建该基因及其MH2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载体。免疫组化定位该蛋白主要表达于原头蚴被膜及囊泡生发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gSmadA在细粒棘球蚴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李静李静张传山吕国栋王俊华魏绪法林仁勇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基因克隆酵母双杂交
Foxp3和RORγt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Foxp3和RORγt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手术治疗的14位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肝脏组织分为3组:病灶组织组(L组)14例,病灶旁组织组(P组)14例,正常肝组织组(N组)14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各肝脏组织中Foxp3和RORγt m RNA的表达,分析其结果。结果:Foxp3 m RNA在L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组(P=0.005)和N组(P=0.004),P组中的表达高于N组(P=0.246)。RORγt m RNA在L组中的表达高于P组和N组(L组vs P组,P=0.187);L组vs N组,P=0.044),在P组中的表达高于N组(P=0.027)。肝脏不同组织中,RORγt与Foxp3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转录因子Foxp3和Treg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在肝脏病灶组织中m RNA的表达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泡型包虫病发病过程中寄生虫肉芽肿的形成有关。
张恒吐尔洪江.吐逊马海长沙地克.阿帕尔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FOXP3RORΓT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型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为探讨与致癌物代谢有关的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 T1和 M1基因多型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 (PCR)技术 ,分析新疆食管癌高发民族中 GSTM1和 GSTT1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GSTM1基因在食管癌、癌旁正常粘膜对照组中缺失率分别为 4 1.4 6 % (17/ 4 1)、34.15 % (14 / 4 1) ;GSTT1基因缺失率的分别为 4 8.78% (2 0 / 4 1)、5 1.2 2 % (2 1/4 1) ,差别均无显著性。同时 ,在食管癌组织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 GSTT1和 GSTM1基因缺失率分别为 6 1.5 4 % (8/ 13)、4 2 .86 % (12 / 2 8)、15 .38% (2 / 13)、5 3.5 7% (14 / 2 8) ,其中 GSTM1基因缺失率在高、中低分化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
卢晓梅张月明林仁勇张亚楼阿孜古丽胡预兵温浩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硫酶T1基因型哈萨克族食管癌GST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rAgB)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方法从小鼠股骨中分离出骨髓细胞,进行小鼠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的诱导,培养并获得CD11c+树突状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培养至第6天,收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另向部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加脂多糖(LPS)刺激24 h后,收集成熟树突状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获得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分别加入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为阴性对照组)、重组小鼠γ干扰素(rmIFN-γ,1 000 U/ml,为IFN-γ组)和rAgB(终浓度15μg/ml,为rAgB组),培养24 h后,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树突状细胞IDO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纯度为80%的CD11c+树突状细胞,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均观察到典型树突状细胞。经LPS刺激的成熟树突状细胞的CD40、CD80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I-A/I-E的阳性表达率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LR结果显示,诱导形成的树突状细胞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rAgB组的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4±1.752)%、(20.464±4.452)%和(11.148±1.966)%,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3组IDO蛋白与相应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蛋白的灰度值之比分别为(0.229±0.085)、(0.794±0.114)和(0.573±0.129),其中rAgB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FN-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在体外具有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功
单骄宇纪卫政吐尔洪江.吐逊李亮张传山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免疫耐受
痤疮的中医综合治疗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对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以往中医治疗痤疮的报道多见以单种疗法,近年来中医综合治疗方法逐渐开展并得到肯定的治疗效果。
王美英林仁勇黄灿奇陈俊琦陈莹肖慧玲黄泳
关键词:痤疮中医针刺中药
吐温80和二甲基亚砜对原头蚴的细胞毒性及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吐温80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毒性和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筛选出适宜浓度的低毒性助溶剂,以便用于水溶性差的抗包虫病药物的筛选。方法采用伊红染色法检测吐温80和DMSO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的细胞毒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吐温80和DMSO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结果2种助溶剂对原头蚴的细胞毒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増强;低浓度的吐温80(0.05g/100ml和0.1g/100ml)对原头蚴无明显细胞毒性,低浓度的DMSO(0.5g/100ml和1.0g/100ml)几乎无细胞毒性(P<0.05);二者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以0.1g/100ml吐温80和浓度为1.0g/100mlDMSO为溶剂时阿苯达唑的溶解度分别是(7.47±0.11)μg/100ml和(0.77±0.15)μg/100ml。结论在原头蚴体外药物干预试验中,≤0.1g/100ml吐温80溶液和≤1.0g/100ml的DMSO溶液可作为阿苯达唑的助溶剂。该浓度的助溶剂对原头蚴的毒性较低。
于春洋高惠静赵军吕国栋张瑞妮肖云峰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阿苯达唑吐温80高效液相色谱法
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中NUP98-HOX融合基因的初步研究
2005年
为了研究白血病患者体内是否有NUP98 HOXA、NUP98 HOXB、NUP98 HOXC、NUP98 HOXD融合基因 ,提取了骨髓中单个核细胞总RNA ,用甲醛变性电泳检测其完整性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并设计了 17对引物 ,以巢式PCR法 (nested PCR )扩增NUP98 HOXA融合基因 ;一步法扩增NUP98 HOXB、NUP98 HOXC和NUP98 HOXD融合基因 ,4 12bpGAPDH作为内参照引物 ,2 %琼脂糖凝胶电泳判断PCR结果。结果表明 :所提RNA完整 ,反转录后PCR扩增每个样本中均有内参照GAPDH的表达 ,但是未发现有NUP98 HOXA、NUP98 HOXB、NUP98 HOXC、NUP98 HOXD融合基因。结论 :在本研究所取新疆白血病人群中没有检测到NUP98 HOXA、NUP98 HOXB、NUP98 HOXC和NUP98 HOXD融合基因。
张琰李玲温丙昭林仁勇曹旭王宁哈力达.牙森江明温浩卢晓梅冯晓辉王星
关键词:白血病
针灸治疗近视取穴规律文献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近视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十四经腧穴取穴规律。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0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针灸治疗近视的随机临床对照/临床对照研究。将纳入文献中腧穴按其筛选方法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统计各穴位出现的频数,对最后纳入腧穴按照其所在十四经分布、所属部位、所属特性等加以分类,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82篇,使用腧穴几乎涉及所有经脉,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率最大,其所属腧穴睛明、攒竹等作为主穴使用191次,占所有主要穴位的31.01%;所属腧穴胆俞等作为配穴共使用21次,占所有配穴的19.44%。其次为足少阳胆经,其所属腧穴风池作为主穴使用52次,占主要穴位的7.18%。82篇文献中十四经腧穴使用频数前12腧穴依次为:睛明(65)、攒竹(62)、风池(52)、太阳(47)、承泣(45)、四白(40)、合谷(33)、鱼腰(32)、丝竹空(30)、肝俞(24)、瞳子髎(22)、肾俞(21)。结论针灸治疗近视经脉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多以眼周腧穴作为治疗主穴。
陈嘉荣卢阳佳黄泳林仁勇
关键词:近视穴位针灸取穴规律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