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谋选

作品数:122 被引量:57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细胞
  • 46篇骨髓
  • 35篇干细胞
  • 32篇神经干
  • 31篇神经干细胞
  • 29篇基质
  • 28篇骨髓基质
  • 27篇基质细胞
  • 26篇骨髓基质细胞
  • 21篇胶质
  • 19篇蛋白
  • 19篇源性
  • 17篇分化
  • 15篇髓源性
  • 15篇骨髓源性
  • 13篇神经元
  • 11篇基因
  • 11篇胶质瘤
  • 10篇体外
  • 9篇显微镜

机构

  • 7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北京军区总医...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116篇杜谋选
  • 98篇姜晓丹
  • 91篇徐如祥
  • 77篇蔡颖谦
  • 63篇邹雨汐
  • 20篇柯以铨
  • 14篇杨志军
  • 13篇陈镇洲
  • 10篇秦玲莎
  • 10篇黄涛
  • 9篇魏玲
  • 8篇刘智良
  • 8篇代广辉
  • 7篇戴宜武
  • 6篇张世忠
  • 6篇段丽
  • 6篇饶志仁
  • 6篇袁军
  • 5篇郭再玉
  • 5篇康德智

传媒

  • 44篇中华神经医学...
  • 20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7篇2006
  • 23篇2005
  • 15篇2004
  • 10篇2003
  • 9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为中枢神经组织损伤修复寻找种子细胞的理想来源.方法:无菌取成大鼠长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后获得骨髓基质细胞(BMSC),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及细胞因子等条件下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结果:增殖培养24~72h见细胞分裂像和克隆单位;继续增殖培养仍可见细胞克隆(干细胞特性);诱导培养第10日有成熟神经细胞形成.说明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多种因子的“程序性”作用,可以向神经干细胞、成熟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在适宜培养条件及诱导因子联合作用下,BMSC可成功诱导出神经元样细胞.
袁军徐如祥姜晓丹黄涛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探索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 ,为BMSC在神经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成年犬BMSC为实验对象 ,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皮生长因子 (EGF)、维甲酸 (R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胶质细胞系来源神经营养因子 (GDNF)等作为增殖及分化诱导因子 ,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 ;免疫组化法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 加入bFGF、EGF增殖培养 72h可见细胞分裂相 (成纤维细胞样细胞 )。加入RA、BDNF、GDNF诱导 3d ,部分细胞有NSE、GFAP成分表达 ;第 10d可见有神经元、神经胶质形态样细胞形成 ,经细胞成分 (NSE、GFAP)鉴定证实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经过bFGF、EGF、RA、BDNF、GDNF等因子的“程序性”作用 。
戴宜武徐如祥姜晓丹邹雨汐刘智良杜谋选蔡颖谦
关键词:骨髓间质细胞分化神经元胶质细胞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PMNLs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期间源于多形核白细胞 (PMNL s)的超氧化物 (O- 2 )活性变化及其毒性作用。方法 以影响 PMNL s碱性磷酸酶 (AL Pase)阳性颗粒产生 O- 2 的激动剂 PMA或其抑制剂 BCA分别处理大白鼠 ;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 (MCA)阻塞模型 ,缺血 1小时后再灌注 6、12、2 4、4 8、72及 16 8小时 ;在各时间点取脑组织 ,检测髓过氧化物酶 (MPO)及 O- 2 活性 ,并观察大脑超微结构。结果  PAM实验组和 BCA实验组的 MPO活性均于缺血再灌注 2 4小时达到峰值 ;各相同时间点上 ,两组间的 MPO活性无显著差别。PAM实验组的 O- 2 活性显著高于 BCA实验组 ,O- 2 活性于缺血再灌注 72小时达峰值。在 PAM实验组 ,相同实验时间点上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较 BCA实验组重 ,表现为神经元水肿、神经毡及突触结构异常较为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害中 PMNL s的 O- 2 活性增高 ,并与脑组织损伤程度呈正比。O- 2 抑制剂BCA能降低 O- 2 的活性 。
姜晓丹宋文光谭盛杜谋选邹雨汐小林俊博濑口春道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多形核白细胞超氧化物
来源于乳鼠与成年大鼠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增殖特性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来源于出生5dSD乳鼠和成年SD大鼠的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培养时增殖情况的差异。方法分别分离乳鼠和成年大鼠皮下脂肪组织并使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ADSCs,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s表面标记物CD45、CD29、CD90的表达情况,并在同等条件下接种相同数量的两种第2代ADSCs,培养4d后行细胞计数,比较ADSCs数量的差异。于96孔板上对相同数量的两种第2代ADSCs进行体外培养,应用CCK-8和alamarblue试剂盒连续7d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观察,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并绘制增殖曲线。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来源于乳鼠和成年大鼠的ADSCs表面标志物均显示干细胞特性:CD45表达均呈阴性,CD29表达率分别是98.04%和93.17%,CD90表达率分别是94.92%和93.3%。在接种数量、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相同情况下,细胞计数结果显示,来源于乳鼠的ADSCs增殖数量[(8.87±0.13)×10^5]明显高于成年大鼠[(4.51±0.36)×10^5]。来源于乳鼠的ADSCs的吸光度值在第6、7天(CCK-8检测)和第2-7天(alamar blue检测)均明显高于来源于成年大鼠的ADS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源于乳鼠的ADSCs比来源于成年大鼠的ADSCs增殖能力更强。
杜谋选李鹏蔡颖谦邹雨汐唐艳萍秦玲莎姜晓丹
关键词:脂肪源性干细胞细胞增殖乳鼠成年鼠
一种适用于少量游离细胞的电镜标本制作方法被引量:3
2001年
姜晓丹蔡颖谦杜谋选邹玲
关键词:电镜标本制作方法
均一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简捷获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建立具均一性的、未分化且具有神经分化能力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human adult bone marrow—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Md—NSCs)的有效获取方案。方法抽取成人志愿者全骨髓,梯度离心分离成人骨髓基质细胞(human adul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MSCs),贴壁培养法纯化及扩增hMSCs;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体外诱导培养hMSCs成为Md—NSCs,以诱导培养基于体外诱导培养Md—NSCs向神经系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MSCs及Md—NSCs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Md—NSCs中Nestin的表达,以及由Md—NSCs诱导分化后得到的神经系细胞中GFAP、NG2及MAP2ab的表达。结果传代纯化后的hMSCs呈梭形,贴壁生长,增殖旺盛。经10—15d诱导培养,hMSCs可分化为Md—NSCs,其形态为均一性的、呈球形的细胞克隆,不贴壁生长,增殖旺盛,并聚集成神经球结构,Md—NSCs克隆高度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Nestin。经7~10d诱导培养。Md—NSCs于体外可分化成神经系细胞,分化细胞可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标志蛋白NG2及神经元细胞标志蛋白MAP2ab。结论通过本方案可简捷有效地获得均一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为体内移植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丰富而理想的神经干细胞来源。
朱汝森徐如祥姜晓丹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分化
迷走神经阻断对哮喘诱导延髓内脏带及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5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状态下迷走神经向脑传递免疫信息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清洁级雄性豚鼠20只单纯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生理盐水;手术+生理盐水;假手术+卵蛋白;手术+卵蛋白。建立豚鼠哮喘模型,在致敏状态下切断或假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术后2周用卵蛋白经呼吸道激发豚鼠哮喘发作,2h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延髓内脏带(MVZ)、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Fos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和手术组豚鼠给予生理盐水刺激后,仅在MVZ背内侧部、中间网状带和腹外侧部、SON和PVN内发现少数浅染的Fos蛋白阳性细胞。假手术组豚鼠卵蛋白激发后,MVZ,PVN和SON内可发现大量Fos蛋白表达,分别为(498.00±134.28),(99.27±15.32),(305.10±84.68)个,手术组豚鼠卵蛋白激发后上述核团内的Fos蛋白表达量则明显减少,分别为(239.78±48.28),(62.36±19.02),(127.14±57.01)个,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迷走神经在支气管哮喘免疫应答中,可能是传递呼吸道免疫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杨志军徐如祥魏玲姜晓丹蔡颖谦杜谋选
关键词:迷走神经切断术延髓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
食蟹猴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自体脑内移植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食蟹猴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后移植到脑内的生长情况.方法对6只食蟹猴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经BrdU标记后进行自体脑移植.动物分为即时移植组和延迟移植组,采用立体定向多点注射的方法将神经干细胞悬液移植到猴皮层创伤灶.结果HE染色显示即时移植和延迟移植的创伤区细胞数量都明显多于假移植治疗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组动物在干细胞移植后1~6个月脑皮层创伤灶内均有BrdU阳性表达细胞,移植后半年的动物在移植区邻近的脑白质内也可观察到有BrdU阳性表达的细胞,而创伤对照动物、假移植治疗动物和正常脑组织中则未见BrdU阳性表达. 结论BMSCs体外培养得到的神经干细胞经过自体移植能在脑皮层内存活,并且能增殖、分化和迁移,可成为神经干细胞的替代细胞或来源细胞;干细胞移植到陈旧性的脑皮层损伤灶也具有成活、增殖和迁移能力.
柯以铨徐如祥李钢姜晓丹成文平邹雨汐杜谋选
关键词: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食蟹猴脑内移植BRDU标记正常脑组织多点注射
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镇痛效果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目前对癌症顽痛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有报道丘脑的某些核团在中枢镇痛中起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大鼠不同丘脑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为临床上核团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靶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30只,分为假损伤组(Sham)及丘脑中央中核(CM)、丘脑束旁核(PF)、丘脑腹后外侧核(VPL)、丘脑中央中核加扣带回毁损组(CM+cg),将2μL10%苯酚/甘油立体定向注至相应核团进行毁损。以鼠尾温热剌激嘶叫法检测核团毁损前后痛阈。测量福尔马林诱导的动物的舔咬时间、挠曲时间以及畏缩次数来量化观察核团毁损前后的镇痛效果。结果各毁损组术前后痛阈改变值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VPL最为明显。各毁损组动物舔咬时间较Sham明显缩短(P<0.01),而挠曲时间及畏缩次数只有轻微差异。此外,VPL组动物舔咬时间比CM组和CM+cg组为短(P<0.05),而CM组和CM+cg组间行为痛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PF、VPL、CM+cg毁损后急性期,大鼠对温热刺激的痛阈有提高,由脊髓上神经中枢调控的行为痛反应也明显减少,其中以VPL组最明显。CM+cg双核团毁损的镇痛效果并未明显优于CM单一核团毁损。
刘灵慧陈镇洲徐如祥姜晓丹刘剑杜谋选
关键词:痛阈福尔马林实验镇痛
TAG-1对U251细胞活力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调节机制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TAG-1对U251细胞的生长活力和粉样前体蛋白胞内段(AICD),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AG.1(0、5、10、20μg/mL)对U251细胞活力影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U251细胞8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表达;TUNEL法检测TAG-1对U251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TAG-1对U251细胞AICD,p53和EGFR基因表达的调控。结果TAG.1没有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相反表现出一定的促生长效应;APP广泛表达于U251细胞膜;在TAG.1浓度为10μg/mL时,U251细胞形态学检测没有发现明显的凋亡细胞,但AICD,p53和EGFR基因表达增加。结论TAG-1在胶质瘤的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未发现其能通过TAG-1/APP/AICD/p53或TAG-1/APP,AJCD/EGFR信号途径促进U251细胞凋亡。
常海刚姜晓丹陈中灿杨璐军法志强杜谋选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