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晓丹

作品数:526 被引量:1,876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3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1篇医药卫生
  • 44篇生物学
  • 7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55篇细胞
  • 130篇干细胞
  • 108篇骨髓
  • 96篇神经干
  • 95篇神经干细胞
  • 65篇基质
  • 63篇骨髓基质
  • 61篇基质细胞
  • 57篇胶质
  • 57篇骨髓基质细胞
  • 56篇基因
  • 55篇分化
  • 51篇蛋白
  • 43篇源性
  • 37篇神经元
  • 34篇细胞分化
  • 34篇胶质瘤
  • 29篇髓源性
  • 29篇骨髓源性
  • 27篇肿瘤

机构

  • 25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42篇华中科技大学
  • 3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6篇吉林大学中日...
  • 16篇青岛大学
  • 14篇中国中元国际...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兰州军区兰州...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附...
  • 4篇吉林大学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517篇姜晓丹
  • 259篇徐如祥
  • 120篇蔡颖谦
  • 102篇邹雨汐
  • 98篇杜谋选
  • 74篇柯以铨
  • 41篇李卓娅
  • 34篇冯玮
  • 31篇龚非力
  • 30篇徐勇
  • 28篇张世忠
  • 28篇熊平
  • 28篇赵修竹
  • 24篇杨志军
  • 24篇秦玲莎
  • 23篇陈镇洲
  • 21篇郁毅刚
  • 18篇黄涛
  • 17篇代广辉
  • 16篇徐强

传媒

  • 148篇中华神经医学...
  • 4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6篇第一军医大学...
  • 15篇中国免疫学杂...
  • 9篇解放军医学杂...
  • 9篇广东医学
  • 9篇免疫学杂志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中华创伤杂志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6篇中华耳鼻咽喉...
  • 5篇临床神经病学...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6篇2014
  • 12篇2013
  • 22篇2012
  • 16篇2011
  • 32篇2010
  • 37篇2009
  • 29篇2008
  • 46篇2007
  • 45篇2006
  • 57篇2005
  • 56篇2004
5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脑胶质瘤组织全长cDNA文库的快速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快速构建高质量的人脑胶质瘤组织全长cDNA文库。方法提取多份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的总RNA,混合后处理得到纯化的mRNA,利用CDSⅢ/3'PCR引物(含SfiⅠB酶切位点)反转录,用SMARTⅣOligo(dT)(含SfiⅠA酶切位点)作为mRNA5'端延伸出去的模板,合成多出一段SMARTⅣOligo(dT)互补序列的cDNA第一链,进而以此序列为引物合成全长的双链cDNA。双链cDNA经SfiⅠ(A&B)酶切后克隆入经SfiⅠ酶切的λTriplEx2载体,再经噬菌体包装蛋白包装成为cDNA文库。结果获得2.4×106个重组子,重组率达100%,文库扩增后,滴度达4.5×109 pfu/ml,插入cDNA平均长度为1.2kb。结论成功构建高质量的人脑胶质瘤组织全长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人脑胶质瘤抑癌基因及特异性表达基因奠定基础。
涂艳阳徐如祥杨志林姜晓丹吴曙光陈一招蔡颖谦杜谋选高杨
关键词:脑胶质瘤CDNA文库抑癌基因
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高迁移能力的基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Md—NSCs)中与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Md-NSC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高迁移能力的基因基础。方法自正常成人志愿者获取成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于体外诱导培养获得Md-NSCs,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检测Md—NSCs中与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新鲜正常成人骨髓细胞去红细胞相比较,Md—NSCs中与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1、MMP2、MMP17、ITGA3、RhoB、RhoC及RhoD)均呈高度表达;RT-PCR检测结果显示.MMP2、ITGA3、RhoC在Md-NSCs中高度表达,分别为新鲜正常成人骨髓细胞去红细胞含量的2.84×10^0倍、2.22×10^2倍及4.92×10^0倍。结论Md—NSC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高迁移能力可能与该细胞中促进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高度表达相关。另外,这些高度表达的基因属于重要的癌基因,因此对Md—NSCs致瘤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值得重视。
朱汝森徐如祥姜晓丹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基因芯片基因表达
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特性及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hMSCs移植特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方法鉴定hMSCs表面HLA-ABC、HLA-DR、CD80、CD86分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含量;RT-PCR检测HLA-ABC、HLA-DR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及 CCK-8比色法规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DNA复合物导入hMSCs进行大鼠脑内移植,观察hMSCs在脑内的存活情况。结果 hMSCs表面少量表达HLA-ABC分子,不表达 HLA-DR、CD80、CD86分子;有少量HLA-ABC mRNA基因片断存在,未发现HLA-DR 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没有发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大鼠脑内移植hMSCs一个月后仍可见有细胞存活。结论 hMSCs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
肖炳祥姜晓丹徐如祥邹志浩邹雨汐
关键词: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
高温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温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利用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采用Millicell-ERS系统检测血脑屏障模型的跨内皮阻抗 (transendothelialresistance,TER)。对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采用银染的方法研究其结构的完整性。运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及Westernblotting的方法分析高温作用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zonulaoccluden 1,ZO - 1)与occludin的表达变化。 结果  4 3℃高温作用 2h后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TER均值由 (32 1.30± 5 8.5 9)Ω·cm2 下降至 (6 5 .6 7± 6 .0 2 )Ω·cm2 。同时 ,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性明显破坏 ,内皮细胞ZO - 1及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 高温可以明显破坏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完整性 ,高温条件下内皮细胞ZO - 1与occludin表达水平的降低是血脑屏障热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
陈一招徐如祥杨志林徐宗俊姜晓丹蔡颖谦
关键词: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高温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高颈位手术入路中寰椎横突的解剖学意义
2008年
目的研究寰椎横突(TPA)在高颈位手术入路中的临床解剖学意义。方法成人尸头标本2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以TPA为参照中心对高颈部进行显微解剖。结果在确定TPA位置之后以之为中心,高颈部的所有重要结构均可有条理地识别。TPA浅面有二腹肌后腹。茎突位于其前方,颈内静脉和后组颅神经位于茎突和TPA之间。沿颈动脉鞘向上可至颈动脉管和颈静脉孔(JF)。JF的前下方,舌下神经通过舌下神经管出颅。TPA后部为枕下三角,三角内可见椎动脉及静脉丛。结论TPA在高颈位手术入路中是一个恒定而又可靠的解剖学标记,可通过其切除病变同时识别并保护相关的重要组织结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侯文仲王向宇姜晓丹
关键词:解剖学
微小磁珠法分离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 旨在以微小免疫磁珠 (平均直径≤ 5 0 nm)分离提纯 SD大鼠胚胎大脑皮层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 ,观察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并对其分化产物进行鉴定 ,评价该分离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在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 SD大鼠的胚胎大脑皮层组织制单细胞悬液 ,用微小磁珠分选出神经巢蛋白(nestin)阳性的细胞群 ,光镜下检测其纯度及活力后进行体外培养 ,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并以免疫细胞方法检测产物的细胞类型。结果 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纯度为 (89.2± 4.8) % ,细胞存活率 (97.0± 1 .6) % ,诱导分化产物中出现 NSE阳性、GFAP阳性、巢蛋白 (nestin)反应阳性细胞群落。结论 微小磁珠法分离提纯神经干细胞纯度高 ,获得细胞数多 ,并对细胞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
王彦惠刘振华廖可立姜晓丹李留洋徐如祥邹雨汐戴宜武杜谋选蔡颖谦
关键词:免疫磁珠神经干细胞神经巢蛋白细胞分离
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不同添加物对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寻一种稳定有效的卵母细胞激活方法及体外培养体系,为下一步的治疗性克隆胚激活及培养实验提供相关参照。方法(1)选取具有第一极体的成熟兔卵母细胞随机分组。比较1.2kV/cm、1.6kV/cm、2.0kV/cm场强的电激活及5μg/mL离子霉素(ION)激活对兔卯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2)激活处理后的卵母细胞,分别在添加0、10、20、40、80ng/m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添加0、1×、2×胰岛素、转铁蛋白、硒化钠复合物(ITS)的M199液中培养,比较孤雌胚胎的卵裂率、8-16细胞胚胎比例、桑囊率以及囊胚细胞总数情况。结果(1)不同激活方式对兔卯母细胞的激活效果差异较大。ION处理组存活率高于2.0kV/cm电激活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分裂率、8-16细胞率、桑囊率上,10N处理组高于1.2kV/cm电激活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ng/mLLIF组桑囊率高于80ng/mL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囊胚细胞总数上,20ng/mLLIF组高于40ng/mLLIF和80ng/mL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ITS组的桑囊率高于2×I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0×ITS组及1×ITS组的囊胚细胞总数分别为166.00枚、147.40枚,多于2×ITS组(78.00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N处理激活新西兰大白兔卵母细胞能获得较好的分裂率和囊胚率;添加20ng/mLLIF、1×ITS可以促进兔孤雌激活胚胎的后期发育。
邹雨汐尚江华秦玲莎唐艳萍姜晓丹
关键词:胚胎发育孤雌激活卵母细胞
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基础研究: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损伤保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神经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损伤及地佐环平(MK-801)保护作用模型。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模型,给予NMDA直接损伤,加入MK-801,在不同时间窗测定不同剂量时神经细胞损伤的形态学,及生化改变。结果:NMDA100μmol/L组细胞死亡率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分别为(54.30±3.79)%,(67.13±5.90)%,NMDA的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性,至NMDA1000μmol/L组细胞死亡率和LDH漏出率分别为(97.74±7.28)%,(94.10±6.31)%,MK-801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NMDA和其拮抗剂MK-801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损伤和保护作用,LDH测定是检测其变化的良好指标,此实验可以作为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保护因素的检验模型。
郁毅刚徐如祥姜晓丹柯以铨
关键词:NMDAMK-801脑损伤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死亡
短发夹RNA靶向抑制suvivin基因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构建表达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短发夹结构(shRNA)的RNA干扰载体,导入人胶质瘤细胞U251中,研究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对U251细胞的凋亡诱导以及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方法在survivin全长序列中选取设计3条含19个核苷酸(19nt)靶序列两条反向重复序列,中间以9个核苷酸的茎环序列,两端分别加上对应的酶切位点,分步酶切连接,构建出含有3条shRNA模板且能独立编码shRNA的重组干扰载体pGenesil-1/survivin;采用Metafectene转染试剂将干扰质粒导入到胶质瘤细胞U251;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bloting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效果;采用Annexin-V/PI双色标记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siRNA诱导的细胞凋亡,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survivin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得到显著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显示,survivin基因表达被抑制后,U25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G2/M阻滞.结论靶向survivin基因的重组siRNA干扰载体pGenesi-l/survivin介导的RNAi显著靶向抑制了survivin基因在人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表达,并明显地诱导了U251细胞发生凋亡和G2/M期细胞周期阻滞.
徐如祥涂艳阳姜晓丹封江南
关键词:短发卡RNASURVIVIN细胞凋亡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交通伤所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652例交通伤所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伤后3个月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瞳孔、阻氧饱和度、收缩压、血糖、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脑损伤类型等10项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间长、血糖和ISS评分较高,丽瞳孔评分、血氧饱和度、收缩压、GCS分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颅内多发血肿和颅内血肿患者预后较差;血糖、血氧、GCS评分和ISS评分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血糖、血氧、GCS评分和ISS评分可有效判断交通伤所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徐如祥张鹏姜晓丹罗成义柯以铨张世忠段传志王向宇王清华薛杉
关键词:颅脑交通伤预后影响因素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