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高宝

作品数:43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小麦
  • 17篇锈菌
  • 17篇条锈菌
  • 15篇小麦条锈菌
  • 11篇锈病
  • 11篇条锈病
  • 9篇小种
  • 8篇小麦条锈病
  • 8篇抗条锈
  • 7篇小麦品种
  • 6篇引种
  • 6篇引种比较
  • 6篇引种比较试验
  • 6篇生理小种
  • 5篇适合度
  • 5篇抗病
  • 5篇抗条锈性
  • 5篇寄生
  • 5篇寄生适合度
  • 4篇全蚀病

机构

  • 4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天水市农业科...

作者

  • 43篇李高宝
  • 34篇王保通
  • 34篇李强
  • 14篇康振生
  • 12篇王芳
  • 10篇程永安
  • 6篇井金学
  • 6篇王芳
  • 4篇张恩慧
  • 4篇樊玉
  • 4篇金欣藻
  • 4篇赵利民
  • 4篇夏滔
  • 4篇许忠民
  • 4篇王芳
  • 3篇侯璐
  • 3篇张勃
  • 3篇李佼佼
  • 3篇黄静
  • 3篇刘亚萍

传媒

  • 9篇植物病理学报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长江蔬菜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瓜菜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西北植物...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和流行菌系的AFLP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明确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及流行菌系的分子遗传关系。【方法】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近年来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流行菌系,特别是水源11类群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并与毒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1)小麦条锈菌流行菌系之间,无论是毒性特征还是DNA指纹特征,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二者并不相关;(2)AFLP聚类分析显示,水源11类群的不同类型之间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遗传上不属于同一个来源。【结论】新出现的致病类型很可能由较近的共同起源菌系进化而来;AFLP技术非常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分析,能客观揭示小种(菌系)之间的亲缘关系。
郝保军张勃王保通李强李高宝王芳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毒性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
通过8种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福帅得悬浮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最高,为89.92%,其次是BJYT悬浮剂和科佳悬浮剂,防效分别是88.78%和86.84%.这3种药剂为本次试验中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较好的药剂,...
赵利民程永安张恩慧许忠民李高宝
关键词: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试验药剂筛选
8种药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在陕西太白县进行8种药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福帅得(氟啶胺)悬浮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最高,为89.92%,其次是BJYT悬浮剂和科佳(氰霜唑)悬浮剂,防效分别是88.78%和86.84%。这3种药剂为本次试验中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较好的药剂,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宋小慧赵利民陈红红程永安张恩慧李高宝许忠民
关键词: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试验药剂筛选
2013年鄂西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鄂西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毒性组成及多态性分布,对2013年分离自鄂西北冬繁区的109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毒性结构分析。结果发现,鄂西北小麦条锈菌毒性结构复杂,109份标样共鉴定出13个已知的生理小种,其中CYR 33及CYR 32出现频率分别为44.95%和38.53%,为当地优势生理小种;其余11个生理小种频率均低于3%;致病型以Hybrid 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鄂西北小麦条锈菌毒性多样性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8.42%,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4,香农信息指数为0.24;在群体水平上,丹江口、枣阳点小麦条锈菌的毒性多样性水平最高,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7.89%;荆州、潜江点的毒性多样性水平最低,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26%。被测菌的毒性相似系数在0.94~1.00之间。相似系数阈值在0.95时,12个群体可被分为3个较大的毒性类群。
樊玉薛楠李高宝李强王保通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
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菌系的寄生适合度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为了预测我国未来小麦条锈菌的优势种群,本研究采用抗性组分法测定了我国条锈菌主要流行菌系的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决定我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寄生适合度属性为条锈菌的产孢能力(繁殖力),其次为条锈菌的侵染能力,再次为扩展能力;建立了小麦条锈菌寄生适合度属性3个主成份的数学模型;在供试的菌系中,Su11-4、Su11-14和CY32相对寄生适合度较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的优势小种(类型);CY31由于其寄生适合度较低,出现频率逐年下降,已成为次要小种,感染"中四"苗期的新菌系T4类型,由于其寄生适合度低,也不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流行小种。
王保通李高宝李强王芳史亚千刘倩如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寄生适合度
感染“中四”小麦条锈菌T4菌系SCAR检测标记的开发
2017年
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小麦条锈菌的高度变异性,品种抗病性很容易被条锈菌新小种所克服。因此,持续监测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新小种,
李强樊玉郭婧李高宝康振生王保通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SCAR菌系T4
感染“中四”小麦条锈菌T4新菌系的致病范围测定被引量:6
2011年
为研究T4新菌系对我国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及生产品种、中四后代品种(系)的致病范围,预测T4新菌系对我国未来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影响。在苗期和成株期,用T4菌系对供试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T4新菌系对我国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品种和陕西省生产品种致病范围较窄,毒性较弱;而对含有"中四"血缘的小麦品种(系)有较强的毒性,几乎能感染所有供试的"中四"衍生系品种。在现有生产品种大面积种植下,T4新菌系暂时不会构成对现有品种的威胁;但随着"中四"后代品种大面积种植,感染"中四"条锈菌新菌系将对我国条锈病持续控制构成潜在威胁,必须加强对新菌系的监测。
李强夏滔李佼佼李高宝王芳王保通
关键词:小麦
源于华山新麦草抗条锈病基因YrH122遗传分析和SSR标记
H122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为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及遗传特点,建立抗病基因SSR标记,利用我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1、CYR32、CYR33和致病类型Sull-4、Su1...
田月娥黄静李强侯璐李高宝王保通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华山新麦草抗病基因SSR标记
太白高山越夏耐抽薹萝卜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对41份春萝卜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YR白春、亚美白春、亚美冠春、YR白天使、春之光、凌翠、YR新春、LB93、久留米、剑春、春翡翠、景福、世友青光等13个品种具有整齐一致,根形美观,耐抽薹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商品性状符合当地市场需求,适宜在太白高山地区推广种植。
赵利民程永安李高宝张恩慧许忠民
关键词:春萝卜综合评价
12.5%全蚀净悬浮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示范效果被引量:3
2004年
试验结果表明 ,12 .5 %全蚀净悬浮剂 2 0ml 6 6 7m2 、4 0ml 6 6 7m2 拌种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良好的防效 ,对小麦白穗率的防效分别为 86 .3%、93.2 % ,小麦增产效果分别为 2 0 .3%、2 5 .1% ,均明显优于 2 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效果。此外 ,12 .5 %全蚀净悬浮剂拌种处理对小麦根系生长有刺激作用 ,毛细根数量增加 ,根系加长 ,鲜重增加。对小麦安全无药害。
王保通李强王芳金欣藻李高宝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