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维钦

作品数:65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肿瘤
  • 15篇骨肿瘤
  • 12篇臂丛
  • 11篇脊髓
  • 9篇神经元
  • 9篇细胞
  • 8篇手术
  • 8篇关节
  • 7篇运动神经
  • 7篇运动神经元
  • 6篇撕脱
  • 6篇撕脱伤
  • 6篇根性撕脱伤
  • 6篇骨折
  • 5篇神经损伤
  • 5篇臂丛神经
  • 4篇神经移位
  • 4篇前角
  • 4篇腓骨
  • 4篇细胞移植

机构

  • 39篇福建医科大学
  • 24篇福建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福建总队...

作者

  • 64篇朱维钦
  • 27篇林建华
  • 25篇许卫红
  • 17篇张文明
  • 16篇叶君健
  • 15篇林建华
  • 11篇吴天中
  • 9篇蔡华秀
  • 9篇林元泽
  • 6篇柳明忠
  • 5篇朱夏
  • 5篇涂致远
  • 5篇朱夏
  • 4篇张立群
  • 4篇胡建石
  • 3篇刘友尧
  • 3篇黄灿阳
  • 3篇吴长珠
  • 3篇李强
  • 3篇郑志竑

传媒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福建医药杂志
  • 8篇福建医学院学...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肿瘤的DSA检查与介入治疗被引量:3
1997年
骨肿瘤的DSA检查与介入治疗林建华1陈济铭2朱夏1林元泽1许卫红1朱维钦1关键词骨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350005)1.骨科2.放射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优于普通血管造影而广泛应用于肝、肾、颅脑及循环系...
林建华陈济铭朱夏林元泽许卫红朱维钦
关键词:骨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骨间前血管背侧支骨(膜)瓣的应用解剖
1999年
目的为骨间前血管背侧支骨(膜)瓣转位治疗舟、月骨病变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30侧红色乳胶灌注标本的上肢解剖观测,探讨骨间前血管背侧支骨(膜)瓣的血供走行,分布和吻合特点。结果骨间前动脉背侧支距桡骨茎突上6.6±1.4cm处穿骨间膜,在其近端分别向尺桡侧发出分支,其中桡骨有一骨膜支较为粗大恒定。背侧支在桡骨茎突上2.6±0.8cm分为内外终支分别与尺挠动脉腕背支吻合,以此为旋转轴点,可形成逆行的骨(膜)瓣,结论骨间前血管背侧支骨(膜)瓣可逆行转位治疗月骨、舟骨病变。
许卫红朱维钦林建华王树锋
关键词:桡骨茎突骨病月骨
前臂和小腿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1995年
前臂和小腿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许卫红,朱维钦,王树峰,蔡华秀,林建华,叶君健关键词:带蒂动脉皮瓣,四肢修复带蒂动脉皮瓣移植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是骨科修复重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前臂和小腿应用较多,可分为以肢体主干和非主于血管为蒂的动脉皮瓣。两者各有其临床应...
许卫红朱维钦王树峰蔡华秀林建华叶君健
关键词:四肢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
四种不同类型带血供腓骨移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1997年
作者分别采用膝下外血管、腓血管为蒂的游离腓骨移植和以腓动脉为蒂的腓骨顺行或逆行转位移植,治疗13例炎症、肿瘤、先天性畸型造成的尺桡骨(包括骨骺)缺损。结果:以膝下外血管为蒂的腓骨上段骨(骨骺)移植,修复桡骨远端缺损,重建桡腕关节疗效满意,1例骨骺移植,获较好的继续生长,随访3年,与对侧等长,以腓动脉为蒂的腓骨干移植,无论是游离或转位移植,用于修复长度〉6cm的长骨缺损疗效满意。
许卫红林建华朱维钦叶君健李强
关键词:腓骨移植适应证
细胞凋亡与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死亡被引量:18
2000年
张文明朱维钦林建华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细胞凋亡运动神经元死亡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加颈椎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椎病
2002年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加颈椎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及颈椎钢板固定,术后行X线检查。结果:有53例得到随访,其中51例取得骨性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及植骨后辅以钢板内固定将使融合节段更加稳定,有助于脊髓型型椎病的治疗。
朱维钦林建华
表现为马尾神经压迫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1995年
我科自1985年5月至1993年12月共诊治以马尾神经压迫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报告如下.
叶君健蔡华秀吴天中朱维钦林元泽李强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
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附3例临床初步报告)
1993年
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再植术,历年来国内文献甚少报告。本院对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在辅助化疗下,行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再植术。
林建华林元泽朱维钦朱夏许卫红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灭活再植术瘤段切除胫骨上段侧副韧带正侧位片
神经寄养法预防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营养就会发生萎缩、变性.随着时间的延长,经过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失神经肌肉纤维化,发生不可逆变性,影响损伤神经修复后的功能恢复.而且,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速度相对缓慢,而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发生肌萎缩变性纤维化又相对较快,往往在肌肉获得神经再支配之前就已丧失了肌细胞再生的物质基础,表现为骨骼肌的不可逆萎缩.如何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生物电刺激、被动活动、药物治疗、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等方法,但疗效都非常有限,最终无法阻断失神经骨骼肌发生不可逆萎缩、变性与纤维化.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神经修复的效果有了巨大的进步,各种神经寄养法可以有效预防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本文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柳明忠张文明朱维钦
关键词:失神经骨骼肌骨骼肌萎缩失神经肌肉失神经支配神经再支配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18例报告被引量:4
1998年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18例报告林建华许卫红朱夏朱维钦林元泽自1990年以来作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实施恶性骨肿瘤保留肢体手术18例,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9岁,其中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3例(骨肉瘤10例,尤文氏肉...
林建华许卫红朱夏朱维钦林元泽
关键词:骨肿瘤恶性保肢手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