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方方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黄斑前...
  • 2篇前膜
  • 2篇内界膜
  • 2篇内界膜剥除
  • 2篇界膜
  • 2篇黄斑
  • 2篇黄斑前膜
  • 2篇剥除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手术
  • 1篇吲哚青绿
  • 1篇吲哚菁绿
  • 1篇网膜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特征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金学民
  • 3篇戴方方
  • 3篇万文萃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吲哚菁绿辅助前膜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辅助前膜联合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对29例29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应用0.25%吲哚菁绿辅助前膜及内界膜撕除,记录染色后效果及剥离...
金学民戴方方万文萃
老年人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视网膜脱离(RD)的发病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185例(187眼)因RD接受手术治疗,年龄大于等于50岁者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RD的主要构成比:孔源性RD140眼(74.9%),牵引性RD46眼(24.6%)(其中牵引合并孔源性RD26眼,占总体RD的13.9%),渗出性RD1眼(0.5%)。另老年高度近视RD中黄斑孔性占61.0%。转诊患者中误诊率为11.4%。尽管末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高达95.7%,但术后低视力及盲仍占86.6%。结论老年人RD主要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有关;老年高度近视RD多数由黄斑孔引起;老年人RD的误诊率较高;治疗遵从一般RD治疗的原则;术后低视力及盲所占比例较大。
戴方方金学民万文萃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老年人发病特征
吲哚青绿辅助黄斑前膜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可与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黄斑假孔、黄斑板层裂孔同时发生,清除眼后极部玻璃体及完整剥离IMEM是治疗的关键. 目的 探讨吲哚青绿(ICG)辅助黄斑前膜联合内界膜剥离在IMEM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IMEM患者29例29眼,包括单纯黄斑前膜16眼、黄斑前膜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6眼、黄斑前膜合并黄斑假孔3眼、黄斑前膜合并黄斑板层裂孔4眼.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先将0.1ml曲安奈德4 mg注入玻璃体腔染色玻璃体后皮质,对无玻璃体后皮质脱离者或不全性玻璃体后皮质脱离者行诱导脱离并完全切除,然后用1 ml注射器吸取0.1 ml质量分数0.25% ICG推注3~5滴于黄斑部表面,30 s后笛针吸除.染色后有前膜游离边缘者用视网膜镊夹取剥除,之后0.25% ICG再染色,剥除黄斑区内界膜;无法分辨黄斑前膜范围或前膜与内界膜贴伏平整或粘连较紧密者则将内界膜及前膜一并剥除.记录染色及膜剥离效果.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膜染色形态及成功膜剥离眼数,次要分析指标包括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染色后所有患眼均能很好地辨认剥离区及未剥离区,黄斑前膜范围清晰者23眼,占79%,能够分辨前膜游离边界并直接剥除前膜者17眼,占58%;染色后无法分辨前膜范围或前膜与内界膜贴伏平整或粘连紧密者,术中由内界膜起瓣并将前膜及内界膜同时剥离者12眼,占42%.术后随访1~28个月,平均(9.65±7.58)个月,20眼术后视力提高,占69%.患眼术前LogMAR视力为0.72±0.67,术后为0.62±0.56,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P=0.025).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无黄斑前膜复发病例.结论 ICG染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有助于安全、彻底地剥离IMEM,改善术眼视力,并能�
戴方方金学民万文萃
关键词:吲哚青绿手术内界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