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向峰

作品数:72 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2篇动脉
  • 22篇肺动脉
  • 17篇肺动脉高压
  • 16篇血栓
  • 13篇慢性
  • 12篇肺血
  • 11篇血栓栓塞
  • 11篇急性肺损伤
  • 11篇肺损伤
  • 11篇肺血栓
  • 11篇肺血栓栓塞
  • 10篇血栓栓塞症
  • 10篇栓塞症
  • 10篇肺血栓栓塞症
  • 9篇栓塞性
  • 9篇栓塞性肺动脉...
  • 9篇高氧
  • 7篇蛋白
  • 7篇蛋白酶
  • 7篇金属蛋白

机构

  • 72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纽约州立大学
  • 4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2篇张向峰
  • 40篇刘双
  • 39篇朱光发
  • 16篇高元明
  • 15篇张健群
  • 14篇甘辉立
  • 10篇周其文
  • 10篇王增智
  • 10篇王艳
  • 9篇孙茜
  • 9篇高杨
  • 8篇杨京华
  • 8篇王胜洵
  • 8篇穆军升
  • 7篇郑斯宏
  • 6篇肖瑶
  • 5篇梁瑛
  • 4篇吴春婷
  • 4篇丁少芳
  • 4篇米玉红

传媒

  • 12篇心肺血管病杂...
  • 6篇中华结核和呼...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呼吸与危...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1
  • 3篇200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参数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3月期间确诊为急性PTE的患者48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50例同期来我院查体的健康者,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因素与研究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急性PTE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右心室内径、栓塞面积、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同时分别检测两组对象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两者血小板计数、MPV、PDW的差别,并与其他观察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急性PTE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后者[(183.5±34.8)g/L vs.(245.8±55.4)g/L,t=-3.104,P=0.003],MPV则明显高于对照组[(11.0±0.8)flvs.(9.9±0.8)fl,t=5.195,P<0.001];简单相关分析发现急性PTE组血小板计数与右心室内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382,P=0.027),MPV与右心室内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59,P=0.00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急性PTE患者MPV与右心室内径独立相关(β=0.629,P=0.021)。结论急性PTE发生后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低,而MPV明显升高,且与右室内径明显相关,测定血小板参数对急性PTE的诊断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均有参考价值。
张向峰刘双宋扬周玉杰
关键词:肺栓塞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容积预后
己酮可可碱对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和明胶酶的干预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u)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明胶酶(gelatinase,MMP-2,MMP-9)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12只小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NS组)、己酮可可碱对照组(PTX组)、手术组(CLP组)和己酮可可碱干预组(C+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ligationandpuncture,CLP)法复制脓毒症ALI模型,C+P组在手术基础上尾静脉注射己酮可可碱40mg/kg干预。各组小鼠在对应时间段处死,观察肺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NF-κB染色强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NF-κB、MMP-2、MMP-9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中MMP-2、MMP-9的蛋白含量。结果盲肠结扎穿孑L能够引起Au。CLP组ALI病理表现明显,C+P组较CLP组明显减轻。C+P组肺组织NF-κB的染色强度、面积低于CLP组(P〈0.05或P〈0.01)。CLP组肺组织NF-κB、MMP-2、MMP-9的mRNA表达以及BALF中的MMP-2、MMP-9蛋白含量均高于C+P组(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时,PTX能够抑制NF-κB活化及MMP-2、MMP-9蛋白的过量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
闫树凤朱光发张向峰靳丽妍吴春婷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明胶酶
及时诊断和溶栓抗凝治疗对肺血栓栓塞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及时诊断和溶栓抗凝治疗对肺血栓栓塞 (PTE)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6例PT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溶栓抗凝治疗 ,并以诊断时间是否超过 2周为界 ,观察其疗效。结果  46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 ,其中 ,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 33例 (71 7% ) ,有心肺疾患者 2 3例(5 0 % ) ,外科手术后 6例 (13% )。有 36例患者经放射性核素肺通气和灌注扫描确诊。有 13例患者误诊为心肺疾病 ,误诊率为 2 8 3 %。诊断时间在 2周以内的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3 1% ,超过 2周的患者总有效率为 5 2 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诊断时间在 2周内疗效显著 ,超过 2周 ,也有一定的效果。
胡尚基刘双肖瑶张向峰杨京华何善娴宗华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血栓溶解治疗抗凝治疗PTE
高氧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英文)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 ,eNOS)在高氧所致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 5 4只小鼠置于密闭的氧气室暴露于 >95 %的高氧 ,另 18只小鼠呼吸正常空气作为对照组 ;分别于 2 4、 4 8h和 72h取出小鼠 ,评价肺损伤程度同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和计数 ;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肺组织iNOS和eNOS的表达及组织分布。结果 高氧能引起急性肺损伤伴支气管肺汽灌洗液细胞总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iNOS和eNOS蛋白主要表达于气道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浆中 ,它们在气道上皮细胞的表达在高氧环境下明显升高。结论 在高氧环境下一氧化氮合成酶通过促进肺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从而在高氧所致的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向峰梁瑛Hussein D.Foda
关键词:高氧小鼠急性肺损伤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组织化学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致反复发作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致反复发作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1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致反复发作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肺炎"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Dystr...
王增智王艳张向峰朱光发
关键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肺炎
16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16例COP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肺活检病理及治疗与转归。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0.7±11.1)岁,从发病到确诊时间10d至7个月,中位确诊时间28(20,69)d,8例有主动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史。所有患者均有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前3位的为咳嗽15例,咯痰11例,发热8例,胸部查体主要为病变部位的湿罗音。相对于白细胞正常或者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较明显。肺功能显示50%患者存在弥散功能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主要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为主,分布以胸膜下和双下肺为主。6例经皮穿刺肺活检,5例经胸腔镜肺活检以及5例经纤支镜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明确诊断,除5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余11例行激素治疗,3例有复发,加量激素,延长疗程后,病情好转。结论: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特征对COP有提示作用,确诊需要病理,经皮肺穿刺或者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对临床确诊COP有较高价值。绝大多数COP对激素反应良好,此病预后良好。
王增智李栋李杰高杨张向峰刘双
关键词:机化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胸部CT
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oPH)的临床特点和经胸超声心动测量右心房线性指数同心功能或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检查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右心导管检查测算数据、心肺功能测定结果、治疗和转归等。所有患者进行NHYA分级与mMRC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生化、凝血、B型脑钠肽、动脉血气分析等,用以计算Child-Pugh及MELD等评分。结果11例中男性5例,女性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者9例,非肝硬化门脉高压者2例,追溯病史发现肺动脉高压距离门脉高压诊断时间为0.5至19年,中位时间5年。NHYA分级与改良MRC呼吸困难(mMRC)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9608,95%CI(0.8460,0.9896),P<0.0001],与Child-Pugh评分无相关关系。右心房线性指数与BNP存在相关关系[r=0.7930,95%CI(0.3684,0.9439),P=0.0036],与终末期肝脏疾病评分(MELD)无相关关系。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值较预计值升高(t=3.669,P=0.0018),具有显著性差异。就诊时已出现右心功能严重下降的患者预后差。结论PoPH患者多以运动性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相关,与肝功能无显著线性关系,临床随访不能只评价肝功能。随访中超声心动图中右心房径线的测量有助于心功能评估。尽早干预肺动脉压力的升高,有助于右心功能的保护,改善预后。
王艳张向峰孙茜张文美朱光发高杨陈如冲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
卡泊芬净治疗心脏术后侵袭性真菌病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心脏术后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呼吸科、心外科和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接受过卡泊芬净治疗的心脏术后合并IF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有20例接受了卡泊芬净治疗。男性12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5岁(23~82)岁。确诊10例,皆为念珠菌血症(白念珠菌4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各1例);临床诊断肺IFI 5例(念珠菌3例,曲霉2例);拟诊肺IFI 5例,病原真菌不明。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8例,瓣膜手术8例,胸主动脉瘤手术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和马方综合征手术各1例。卡泊芬净的使用时间中位数为18(1~55)d。1例于用药当天死于心脏骤停疗效无法判断,19例可评估患者中,痊愈10例(10/19,52.6%),显效4例(4/19,21.1%),总有效率为73.7%,进步3例,无效2例。死亡6例(6/20,病死率3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卡泊芬净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IFI的有效安全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张蔚朱光发刘双杨京华张向峰徐洁贾明米玉红董然黄方炯张健群
关键词:卡泊芬净侵袭性真菌感染念珠菌属曲霉属
门静脉闭锁致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1例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复习罕见门静脉解剖异常导致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PPHTN)的相关文献,了解这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成人门静脉闭锁导致PPHTN患者的临床经过和特点,并以"门静脉闭锁"、"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atresia of portal vein"、"pulmonary hypertension"为检索词在pubmed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果:患者女性,71岁,3年前因反复"肝性脑病"发现门静脉主干闭锁,脾静脉纤细;肠系膜上静脉-左肾静脉门体分流形成。胃底周围见静脉曲张,门腔静脉自发分流形成可能。2年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1月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腹胀。UCG示下腔静脉增宽,心室呈"D"型影,s PAP84mm Hg(1mm Hg=0.133kPa)。因患者入院后出现院内感染及急性肾损伤,未能行右心导管检查,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除外肺实质疾病、肺血栓栓塞症、结缔组织疾病及其他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PAH)的药物使用或毒物接触史,同时确定患者存在门脉高压导致的胃底静脉曲张,诊断患者为非肝病性门静脉解剖异常导致的PPHTN。共检索中文文献2篇,外文文献24篇,保留较为详细病例资料文献15篇,涉及病例25例。结论:非肝病性门脉高压所形成的门体分流可以导致高动力性PAH,先天性门体分流者多见,继发于成人门静脉闭锁者罕见,早期识别随访,及时针对PAH进行干预治疗,维护右心功能,可能会延迟右心衰竭发生的时间,改善预后。
王艳孙茜张向峰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门静脉闭锁致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1例
王艳孙茜张向峰朱光发刘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