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嗜肺
  • 4篇嗜肺军团菌
  • 3篇毒力
  • 3篇毒力基因
  • 3篇脉冲场
  • 3篇脉冲场凝胶电...
  • 3篇公共场所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副溶血性
  • 2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病毒
  • 2篇病原学
  • 1篇电泳
  • 1篇毒株
  • 1篇多位点序列分...

机构

  • 11篇漳州市疾病预...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作者

  • 11篇张丽蓉
  • 8篇钟凌
  • 8篇姚海燕
  • 4篇蔡茂荣
  • 2篇许美燕
  • 1篇陈炜
  • 1篇陈俊惠
  • 1篇卢晓惠
  • 1篇林舒乐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2016年漳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为了解漳州市市售部分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水平和趋势,评估漳州市食品安全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方法对2014年-2016年漳州市监测的10类707份样品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707份样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13.72%,各种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7.42%)、副溶血性弧菌(10.12%)、蜡样芽胞杆菌(7.17%)、阪崎肠杆菌(7.14%)、金黄色葡萄球菌(4.9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80%)、沙门菌(0.47%)。结论漳州市市售部分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钟凌郭宝羡姚海燕张丽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
漳州市嗜肺军团菌KatB与rcp毒力基因检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的Kat B与rcp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军团菌病的防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PCR法对40株嗜肺军团菌菌株进行Kat B与rcp基因检测。结果 40株嗜肺军团菌中Kat B毒力基因阳性11株,阳性率为27.50%(11/40);rcp毒力基因阳性27株,阳性率为67.50%(27/40)。Kat B基因阳性的11个菌株rcp基因均为阳性。Kat B基因阳性菌株中LP1血清型5株,LP7型4株,LP13型2株;rcp基因阳性菌株中LP1血清型13株,LP7型8株,LP13型6株。在检测的17株LP1血清型中,Kat B基因阳性率为29.41%(5/17),rcp基因阳性率为76.47%(13/17);12株LP7血清型中Kat B基因阳性率为33.33%(4/12),rcp基因阳性率为66.67%(8/12);6株LP13血清型中Kat B基因阳性率为33.33%(2/6),rcp基因阳性率为100.00%(6/6)。结论漳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的Kat B与rcp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
张丽蓉郭宝羡钟凌姚海燕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
漳州市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1区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1区基因特征。方法对2010年漳州市的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进行VP1区基因全长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用Mega4.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891bp,且与2008年安徽阜阳流行株Fuyang.Anhui.P.R.C-17.08-2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2%~98.8%和99.7%~100.0%。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2%~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100.0%。氨基酸在98位和218位这两个位点发生了特异性变异。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漳州市所有分离株均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结论 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均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与2004年以来的中国大陆EV71病毒流行的基因型完全一致。
许美燕张丽蓉林舒乐蔡茂荣陈炜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VP1区手足口病
漳州市公共场所淋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调查漳州市公共场所淋浴水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现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7年随机抽取漳州市公共场所淋浴水160件,检测嗜肺军团菌及其菌型。2017年对64株阳性菌株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漳州市公共场所淋浴水两年共采集160件,检出嗜肺军团菌72件,检出率为45.00%(72/160);检出嗜肺军团菌334株,共有13种血清型,以LP1、LP6型为优势菌型,分别占检出菌的32.64%(109/334)和24.85%(83/334),LP3、LP5、LP7、LP8、LP9、LP11、LP12、LP13、LP14均有检出。用热处理检出的有177株,检出率52.99%;用酸处理检出的有86株,检出率25.75%;未处理检出的有71株,检出率21.26%;热处理与未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55 8,P<0.001);热处理与酸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33 7,P<0.001)。2016年阳性标本军团菌浓度最高为3.75×10~3CFU/L,平均浓度为1.6×10~3CFU/L;2017年阳性标本军团菌浓度最高为7.5×10~3CFU/L,平均为2.5×10~3CFU/L。2017年将分离的65株嗜肺军团菌进行属特异性基因检测和种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0%。结论漳州市公共场所淋浴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血清型别以LP1和LP6为主,相关部门需引起足够重视,防止军团菌病发生。
郭宝羡张丽蓉姚海燕钟凌
关键词:淋浴水公共场所嗜肺军团菌
漳州市2016—2019年公共场所嗜肺军团菌检测及分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了解漳州市公共场所分离出的嗜肺军团菌病源学特征,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9年采集漳州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和淋浴场所的淋浴水445份,进行嗜肺军团菌检测和分型分析。结果 采集445份水样,嗜肺军团菌阳性114份,阳性率25.62%。不同年份嗜肺军团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03,P<0.001);冷却水与淋浴水嗜肺军团菌检出率分别为9.68%和2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6,P<0.001);分离阳性菌株491株,鉴定为13种血清型,以LP1型和LP6型为优势菌型,占检出菌的35.38%(159/491)和23.47%(115/491);分离嗜肺军团菌阳性菌株66株,经PFGE聚类分析,可分为38种带型,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26.50%~100%。结论 漳州市公共场所存在一定程度的嗜肺军团菌污染,应加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和淋浴场所的淋浴管道的清洗、消毒和监管。
郭宝羡张丽蓉钟凌姚海燕查建溪
关键词:公共场所嗜肺军团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漳州市2014年部分酒店/宾馆中央空调冷却塔/冷凝水嗜肺军团菌污染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2014年漳州市部分酒店(宾馆)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为防控军团菌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漳州市15家三星级及以上酒店(宾馆)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27份,进行军团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 15家酒店(宾馆)中央空调嗜肺军团菌污染率60.0%,27份样品检出率33.3%,其中冷却塔水检出率66.7%,冷凝水检出率6.7%。共检出嗜肺军团菌12株,血清型多为LP1型(41.6%)。结论漳州市酒店(宾馆)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较严重,需加强监测,预防军团菌病发生。
张丽蓉郭宝羡姚海燕钟凌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
漳州市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漳州市常见食物中毒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方法采用PCR法、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漳州地区2016-2019年分离的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21株沙门菌的5种毒力岛基因SPI-1、SPI-2、SPI-3、SPI-4、SPI-5均为阳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为9种带型,相似度为48.0%~100.0%,一起食物中毒的10个菌株聚为一种带型,而另一起食物中毒的5个菌株分为两种带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分为8种型别,ST11型10株均分离自同一起食物中毒,3株ST19型与2株ST34型分离自同一起食物中毒,ST155型2株,其余菌株为ST29、ST31、ST365、ST469各1株,引起食物中毒的ST11、ST19、ST34在国内外均有发生。51株副溶血性弧菌TDH毒力基因阳性18株,TRH毒力基因阳性1株,TLH基因阳性51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为39种带型,相似度为51.8%~100.0%,2017年一起食物中毒的7个菌株分为两种带型,两种菌型进化关系相距甚远,2018年一起食物中毒的5个菌株条带相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为34种型别,ST3型11株,10株来源于3起食物中毒,1株来源于食品,ST345型6株来源于同一起食物中毒,ST345菌株引起的这起食物中毒中还分离出1株ST199型,二者的亲缘关系很远,引起食物中毒的ST3、ST345、ST199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其中优势型ST3是国内外普遍流行菌株。结论引起漳州市食物中毒的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应加强对这些菌型的研究和控制。脉冲场凝胶电泳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均适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遗传进化分析和分子溯源。
张丽蓉蔡茂荣钟凌姚海燕郭宝羡陈锦钟
关键词: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序列分型
漳州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流行特征
2013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2010—2011年哨点医院监测的704份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CVA16的核酸检测。结果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率63.8%,EV71阳性率36.5%,CVA16阳性率11.8%,EV71+CVA16混合感染阳性率0.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5.3%。男阳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9:1。5岁以下儿童阳性病例占96.9%。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分别占2010年的95.2%和2011年的96.1%。结论漳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2010年以EV71为主,2011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优势毒株有变迁趋势。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许美燕蔡茂荣陈俊惠张丽蓉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荧光PCR检测
福建省漳州市多种场所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漳州市多种场所中军团菌的污染现况,为研究军团菌的污染分布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集不同类型环境样品进行军团菌检测,同时进行荧光PCR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漳州市多种场所环境介质样品共304份,共检出军团菌阳性样品30份,阳性率为9.87%(30/304),其中,嗜肺军团菌25份,阳性菌株79株,检出率为8.22%(25/304),嗜肺军团菌血清型以LP1和LP14为优势菌型。LP3、LP5、LP6、LP7、LP8、LP12、LP14、LP15均有检出;非嗜肺军团菌检出率1.65%(5/304),阳性菌株46株,均为博茨曼军团菌。分离株经PFGE聚类分析,可分为26种带型。结论多种场所均受到军团菌污染,相关部门需对多种场所环境介质进行军团菌污染防治管理,防止军团菌病发生。
郭宝羡张丽蓉姚海燕钟凌林淑银查建溪
关键词:军团菌血清分型荧光定量PCR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聚类分析
漳州市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建立漳州市副溶血性弧菌数据库。方法对2018年食品风险监测和疾病暴发患者肛拭子分离的68株副溶血性弧菌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生化鉴定,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型分型,用多重荧光PCR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值并判定其耐药性,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食品分离株以O5群为主要的血清群,O5:K17为优势血清型,疾病暴发分离株血清型为O3:K6为主;毒力基因tlh基因携带率为100.00%(68/68),tdh基因携带率为13.24%(9/68),trh基因携带率为1.47%(1/68);药敏试验菌株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77.94%(53/68),对氨苄西林中度敏感为27.94%(19/68),其余13种均敏感;PFGE共获得64种条带,相似度为54.30%~100.00%。结论漳州市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其血清群、毒力基因、,遗传特征复杂多样,对头孢唑林有较高的耐药率。
钟凌蔡茂荣张丽蓉郭宝羡姚海燕林淑银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药敏PFG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