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茂荣

作品数:63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监测分析
  • 5篇质量监测分析
  • 5篇中毒
  • 5篇宿主
  • 5篇吸虫
  • 5篇消毒
  • 5篇麻痹性贝类毒...
  • 5篇贝类
  • 5篇并殖吸虫
  • 4篇医疗机构消毒
  • 4篇中间宿主
  • 4篇食物
  • 4篇种群
  • 4篇感染率
  • 3篇疫情
  • 3篇营养
  • 3篇食品
  • 3篇食品安全

机构

  • 61篇漳州市疾病预...
  • 14篇福建省疾病预...
  • 6篇龙海市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平市疾病预...
  • 1篇漳州市医院
  • 1篇福建省南平市...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1篇蔡茂荣
  • 8篇程由注
  • 7篇陈斌
  • 7篇卢黎明
  • 6篇林国华
  • 6篇黄明松
  • 6篇罗鋆
  • 5篇苏文森
  • 4篇许美燕
  • 4篇陈生枝
  • 4篇张丽蓉
  • 3篇陈丹红
  • 3篇陈丽燕
  • 3篇颜翠兰
  • 3篇黄宏南
  • 3篇陈莉
  • 3篇方彦炎
  • 3篇林巧妹
  • 2篇许志斌
  • 2篇陈俊惠

传媒

  • 20篇海峡预防医学...
  • 5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医学信息(医...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校医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漳州市2006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为掌握漳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预防控制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方法]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以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漳州市54所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54所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98.3%、器械90.7%、物体表面87.9%、医护人员手78.1%、医院污水63.1%和空气51.2%。市直医院总体消毒合格率高于县级医院。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比较,使用中的消毒剂、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高,空气合格率则较低。[结论]今后加强医疗机构空气、污水、医护人员手等的薄弱环节的监测及管理。
郭宝羡王翠花林淑银蔡茂荣
关键词:医院感染消毒质量
漳州某水厂技改工程水质监测与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区某水厂实施技改工程前后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评估技改工程效益。方法于2006—2015年对技改前后水源的卫生防护进行调查,按照国家标准对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监测和评价,并对技改前后的水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技改后水质总合格率(88.9%)明显高于技改前(28.6%);技改后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高于技改前;技改后各类水质超标项目合格率高于技改前。结论通过实施技改工程来改善水源水的卫生质量,是提高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和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的重要措施。
方跃珍蔡茂荣陈锦钟
关键词:技改饮用水卫生水质
已改水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用水管理与病情关系的现况调查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漳州市已改水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饮用水管理机制及地氟病病情现况。方法选择漳州市16个原地氟病病区,调查居民用水及管理现状和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并测定学生尿氟。结果已改水病区人口中有17.65%重新饮用高氟水;病区8 ̄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为14.32%,其中供水不正常病区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22.4%,显著高于供水正常的病区的3.4%(P<0.01);因供水量不足兼有供水设备经常故障的病区8 ̄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达到33.33%;按月高收费的用水管理类型病区,其饮用高氟水比例达48.2%,氟斑牙检出率为27.12%,高于其他水费管理类型病区。结论已改水病区有部分人群重新饮用高氟水,在改水后低氟水的供水量不足、供水设备经常发生故障、收费高、维护管理差的病区氟斑牙检出率显著增高。建议加强水源管理和养护,按吨因地制宜收费,减免低收入家庭的用水负担。
蔡茂荣陈锦钟卢黎明张尧堡
关键词:病区氟斑牙改水病情地方性氟中毒用水管理高氟水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影响情况。方法对漳州市2013年1 253名噪声作业工人岗中职业体检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观察对象218人(17.4%),检出率高于噪声聋(6.3%);男性听力损失率(29.7%)高于女性(14.2%);机械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38.4%)高于食品(8.1%)和化工(8.0%)行业;听力损失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升高。结论接噪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随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高,机械制造业更明显;听力损害以高频为主。应改革生产工艺,加强个人防护,保护职业工人身心健康。
林惠芳查建溪蔡茂荣张添林黄哲敏方跃珍
关键词:噪声电测听听力损失职业卫生
漳州市中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监测被引量:1
2007年
姚海燕郭元云方跃珍周坚蔡茂荣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抗体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一起麻痹性贝类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一起因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总结调查处置经验,为指导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该起事件调查处置过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防控效果评价。结果本次事件是由于海域发生赤潮导致贝类食品染毒,中毒病例164名,50岁以上人群占病例总数的57.9%(95/164),主要临床表现为唇舌肢端麻木(100.0%,164/164)、乏力(75.0%,123/164),患者最短潜伏期为10 min,最长潜伏期为24 h,平均潜伏期为3 h,可疑致病食物为淡菜、海蛎等贝类食品,在10份食物样品中有8份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后,事件得到控制。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大赤潮危害宣传力度,扩大赤潮监视监测范围,及时发布危害预警,减少贝类毒素中毒风险。
陈锦钟洪舒萍蔡茂荣陈莉张添林
关键词:食物中毒水产品麻痹性贝类毒素流行病学调查
漳州市1996—2005年疟疾疫情流行特点与防治策略探讨
2007年
[目的]分析漳州市1996-2005年疟疾监测资料,揭示其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治策略。[方法]对我市1996-2005年的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发病率从1996年的0.3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02/10万,年发病率均在0.5/10万以下,达到控制标准,疫情呈点状分布,发病高峰为8~10月份,病例以流动人群为主;[结论]漳州市疟疾疫情处于稳定的较低水平,今后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流动人群管理、传染源的主动搜索和传疟媒介调查上。
陈锦钟曾海勇蔡茂荣卢黎明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福建西南地区华溪蟹属种群DNA条形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DNA条形码分析福建西南地区华溪蟹属物种及其地域种群的特征,并验证分子鉴定对形态学分类的有效性。方法在福建西南部龙海市程溪等10地采集华溪蟹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CO1)基因片段作为DNA条形码,经PCR扩增、测序后获取目的序列数据,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序列数据,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获得的华溪蟹属下平和华溪蟹、将乐华溪蟹、漳州华溪蟹和福建华溪蟹4个种的标本,其形态学雄性第一腹肢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1)末部扁凹扭转型,漳州华溪蟹雄性的第一腹肢形态特征最为独特,其末节前半部扁而宽大,呈掌心样内凹,并明显向外方扭转,以及末端分叶等特征非常显眼而区别于已知华溪蟹种类;(2)末节收缩末缘具缺刻型,平和华溪蟹与其地域种之间共同特征是雄性第一腹肢末节收缩,末端具缺刻样分叶,两地蟹的末节收缩和末端裂隙程度,以及末部指向存在差异;(3)末部趋窄小且弯向腹外型,将乐华溪蟹、将乐华溪蟹地域种群和福建华溪蟹雄性第一腹肢十分相近,或易混淆,它们的末节形状、末部指向和弯曲程度等仅有细微差异。CO1基因测序获得的11条序列与GenBank获取的3条序列共同组成有效分子数据集,经比对及选择保守区,最终获得582个碱基位点,其中保守位点462个,可变位点120个,简约信息位点64个,自裔位点56个,碱基组成为:T(37.4%)、C(18.6%)、A(28.3%)、G(15.6%)、A+T(65.7%),具有后生动物普遍的AT偏向性。系统发生树显示,在平和华溪蟹分支中,采集于龙岩市武平县的标本与采集于漳州市(平和县、南靖县)分为两支,且两支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029。除平和华溪蟹外,漳州华溪蟹、福建华溪蟹和将乐华溪蟹共同组成一分支。产于福建西南部永安市的福建华溪蟹与产于福建北部政和县福建华溪蟹,显示出极小的遗传差�
蔡茂荣白俊程由注罗鋆许姝歆林国华黄明松陈锦钟邹节新
关键词:华溪蟹属DNA条形码
漳州市区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区蜚蠊的繁殖与活动规律,指导蜚蠊防治工作。方法采用粘蟑屋诱捕蜚蠊,每月监测1次。结果本次调查捕获蜚蠊2科2属5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蜚蠊全年活动,平均侵害率为11.51%,平均密度指数为1.74只/张,高峰期在3~5月份,不同场所中密度及侵害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餐饮业、农贸市场、宾馆、医院、居民区。结论漳州市区蜚蠊密度及侵害率较高,应根据其活动规律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
陈锦钟陈斌蔡茂荣方跃珍卢黎明陈秋怀
关键词:病媒生物蜚蠊种群构成
福建省漳州市鼠类宿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调查漳州市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按鼠类孳生环境选取漳州沿海(平原和丘陵组)和山区(丘陵和山地组)的4个县18个村,采用笼捕法捕鼠,鉴定鼠种、性别后,解剖心、肺,查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计算鼠类感染率,分析捕鼠点的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与鼠类感染率的相关性。 结果 共捕获鼠类动物1 551只,分属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褐家鼠(R. norvegicus)、臭鼩鼱(Sorex araneus)、小家鼠(Mus musculus)和黄毛鼠(R. lossea),其中黄胸鼠最多,占41.8%(649/1 551),其次为褐家鼠和臭鼩鼱,分别占28.4%(441/1 551)和20.9%(324/1 551)。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为9.2%(142/1 551),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3.2%(58/441)和11.4%(74/649),与臭鼩鼱[1.5%(5/323)]、小家鼠[1.4%(1/74)]和黄毛鼠[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沿海地区鼠类感染率为12.4%(83/668),明显高于山区的6.68%(59/883)(χ^2=15.083,P<0.05)。其中沿海平原组与沿海丘陵组感染率分别为12.7%(53/416)和11.9%(3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丘陵组与山区山地组感染率分别为9.2%(46/499)和3.4%(13/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0,P<0.05)。142只感染鼠共检获成虫696条,成虫主要寄生于肺动脉,占总虫数94.3%;其次为心脏,占总虫数5.7%。雄性与雌性鼠感染率分别为9.2%(73/795)和 9.1%(69/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黄胸鼠和褐家鼠为漳州市广州管圆线虫重要保虫宿主。各类生态环境鼠类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有一定的差异。
林国华颜翠兰蔡茂荣黄明松周耀雄方彦炎程由注
关键词:鼠类生态环境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