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美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病原学
  • 2篇系统进化树
  • 2篇流感
  • 2篇流感样病例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麻疹
  • 2篇进化树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特征
  • 2篇基因特征分析
  • 2篇基因型
  • 2篇监测分析
  • 2篇分子流
  • 2篇分子流行病学
  • 1篇单胞菌

机构

  • 11篇漳州市疾病预...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漳州市医院
  • 1篇南京出入境检...

作者

  • 11篇许美燕
  • 5篇郭丽清
  • 5篇杨彬彬
  • 4篇蔡茂荣
  • 3篇胡慧玲
  • 2篇张丽蓉
  • 1篇陈炜
  • 1篇陈俊惠
  • 1篇高海闽
  • 1篇王金章
  • 1篇卢晓惠
  • 1篇林舒乐
  • 1篇缪爱斌

传媒

  • 4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漳州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流行特征
2013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2010—2011年哨点医院监测的704份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CVA16的核酸检测。结果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率63.8%,EV71阳性率36.5%,CVA16阳性率11.8%,EV71+CVA16混合感染阳性率0.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5.3%。男阳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9:1。5岁以下儿童阳性病例占96.9%。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分别占2010年的95.2%和2011年的96.1%。结论漳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2010年以EV71为主,2011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优势毒株有变迁趋势。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许美燕蔡茂荣陈俊惠张丽蓉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荧光PCR检测
进境木片松材线虫PCR检测方法研究
2014年
利用松材线虫rDNA内转录区(ITS)特异性引物,对泉州口岸入境木片携带的线虫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线虫检测鉴定方法。将该检测方法应用于泉州口岸现场检疫鉴定,结果未检测到松材线虫,与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结果一致。
魏秋学许美燕缪爱斌陈劲松曾思海吕国荣
关键词:松材线虫PCR检测
2019年福建省漳州市本地流行登革病毒的E基因序列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2019年漳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病原学特征及可能的传染来源。方法采集疑似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的血清样本,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分型。对于阳性标本, 通过RT-PCR扩增E基因的全长片段, 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2019年漳州市共有登革热本地病例98例, 集中在诏安县、龙海区、云霄县3个区县。本研究中选取了代表各区县不同来源的14株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 其氨基酸序列毒力位点分析发现本地流行株均属于毒性相对较强的毒株, 系统进化树显示本地流行株均为DENV-I, 其基因型为I型, 分为a、b、c进化分支。a进化分支包含了所有诏安县和龙海区序列, 又分成了3个亚分支, b、c进化分支均为云霄县的序列, 除诏安县深桥镇和龙海区海澄镇的毒株关联度较高, 其余地区均局限于各乡镇所在范围, 且各进化分支均与同年流行的国内其他地区及东南亚相应国家较为接近。结论 2019年漳州市登革热本地疫情暴发存在多个输入来源, 可能是由国内其他地区或者东南亚国家的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的, 同时存在本地的跨县域传播可能。
郭丽清许美燕陈秋虾杨彬彬王金章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E基因系统进化树
福建省漳州市2013-2015年流行麻疹病毒基因型别鉴定及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2013-2015年漳州市麻疹病毒基因型流行情况。方法用Real-time RT-PCR法对2013-2015年漳州市的392份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用RT-PCR法扩增核酸阳性标本的N基因羧基末端594个核苷酸片段,并对扩增产物测序;以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28份标本麻疹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7.1%(28/392);获得21份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经基因型鉴定18株为H1a基因亚型,1株为A基因型,2株为D8基因型。漳州市所有的H1a亚型麻疹病毒与H1a亚型参考株China93-2-AF045205.1-H1a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99.1%和97.3%-99.3%。A基因型麻疹病毒与疫苗株Shanghai-191-DQ390225-A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9.3%。2株D8基因型麻疹病毒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它们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参考株MVi/Manchester.GBR/30.94-AF280803-D8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和96.7%。结论 2013-2015年漳州市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为H1a基因亚型;A基因型为疫苗相关株;漳州市首次出现D8基因型麻疹病毒输入性病例。
许美燕林淑银郭丽清陈秋虾杨彬彬
关键词: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基因型
漳州市2015—2017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漳州市2015—2017年疑似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开展麻疹计划免疫、防止暴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疑似病例血清麻疹Ig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结果 3年中收到疑似麻疹标本阳性率6.4%(29/455),年均发病率0.19/10万(其中麻疹IgM抗体和核酸同时阳性者12例,仅IgM抗体阳性者16例,另有1例只采集咽拭子无血清样本者核酸检测阳性);发病主要在7~10月(58.6%)及3~5月(37.9%);29例麻疹阳性病例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6月龄至41岁,主要是8月龄至2岁(62.1%);有免疫史者占41.4%、无免疫史占10.3%、免疫史不详占48.3%。结论漳州市近年来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要做好8月龄至2周岁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也应关注成人的免疫情况,适时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以防止麻疹流行。
郭丽清许美燕陈秋虾杨彬彬
关键词:麻疹ELISAIGMRT-PCR核酸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某三甲医院分离的100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进行耐药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XL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VITEK-2配套药敏卡片。结果:P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占74.88%,在20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小于30%从低到高依次为阿米卡星(2.4%)、妥布霉素(3.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9%)、庆大霉素(6.2%)、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6.7%)、美洛培南(7.8%)、亚胺培南(7.9%)、头孢吡肟(8.7%)、哌拉西林(9.8%)、头孢他啶(11.7%)、氨曲南(21.2%)。2004-2007年与2012-2013年的PA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A是医院感染重要致病菌,加强监控了解耐药机制及规范用药以减少高耐菌的产生。
胡慧玲高海闽陈秋虾许美燕
关键词:医院感染耐药机制
漳州市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1区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漳州市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1区基因特征。方法对2010年漳州市的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进行VP1区基因全长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用Mega4.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891bp,且与2008年安徽阜阳流行株Fuyang.Anhui.P.R.C-17.08-2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2%~98.8%和99.7%~100.0%。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2%~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100.0%。氨基酸在98位和218位这两个位点发生了特异性变异。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漳州市所有分离株均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结论 5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均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与2004年以来的中国大陆EV71病毒流行的基因型完全一致。
许美燕张丽蓉林舒乐蔡茂荣陈炜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VP1区手足口病
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的流行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漳州市医院、市中医院常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2.61万例,ILI%为3.7%;ILI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的比例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ILI病例数0~岁组最多(54.2%),≥60岁最少(6.1%);发病高峰季节在冬季和夏季;ILI标本核酸阳性率15.0%(1 072/7 127)。接种ILI的标本分离病毒阳性率39.6%(512/1 294);2011—2012年ILI%较高(5.6%);不同亚型中,B-Y与甲型H1N1阳性率较高;病毒型别变化频繁,各型病毒交替流行。结论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态势相对平稳,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15岁及≥60岁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漳州市H7N9流感有明显增加趋势,应加大职业暴露人群、禽类以及外环境的监测力度,提高人禽流感的预警能力。
陈秋虾胡慧玲卢晓惠许美燕
关键词:流感疾病监测
漳州市2017—2020年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漳州市流感监测数据,了解其流感流行特征及变化规律,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控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的流感样病例(ILI)及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漳州市2017—2020年哨点医院报告ILI例数占门急诊病例数3.5%(135362/3832038),共检测核酸9879例,阳性率19.1%(1890例);阳性率以5~14岁最高(30.5%,1212/3980);2017年流感病毒核酸类型以B/Yamagata系流行为主,2018年以A(H1N1)pdm09为主,2019年及2020年均以B/Victoria系流行为主;2017—2020年流感阳性病例以12月和1月较多,2020年3~12月均无新发流感病例。结论漳州市2017—2020年流感流行态势相对平稳。建议在流行季前对幼儿及在校青少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防学校疫情暴发,同时积极采取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等措施阻断传播。
陈秋虾杨彬彬许美燕郭丽清
关键词:流感流感监测病原学
2018-2019年漳州市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2018-2019年漳州市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漳州市16起聚集性胃肠炎疫情中的114例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粪便、带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基因检测,GⅡ组阳性样本进一步用普通RT-PCR方法对部分聚合酶区(RdRp)-衣壳区(VP1)进行基因扩增,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并做系统进化分析。结果16起聚集性胃肠炎疫情中,11起诺如病毒检测阳性。114例疑似病例中,实验室确诊55例,阳性率为48.25%。其中,GⅡ组48例,GI组1例,GI组和GⅡ组同时阳性的6例;男性40例(72.73%,40/55),女性15例(27.27%,15/55);14岁以下儿童43例,占78.18%(43/55);幼儿园及中小学为主要暴发场所(9/11);季节高峰主要在2-3月及9-12月(10/11)。测序共获得来自8起聚集性疫情中的27份标本序列,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有4种GⅡ组基因型,包括15株GⅡ.2[P16]、2株GⅡ.4Sydney[P31]、4株GⅡ.17[P17]和6株GⅡ.3[P12]。结论诺如病毒是引起漳州市聚集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其中GⅡ.2[P16]变异株为本地区优势流行株。
郭丽清许美燕林淑银陈秋虾杨彬彬陈锦钟蔡茂荣
关键词:胃肠炎暴发疫情诺如病毒基因型系统进化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