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云

作品数:27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5篇扩散
  • 5篇加权成像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全身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4篇胶质
  • 4篇MRI诊断
  • 3篇全身扩散
  • 3篇全身扩散加权...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扩散加权
  • 3篇扩散加权成像

机构

  • 2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23篇孟云
  • 23篇程敬亮
  • 20篇张勇
  • 14篇王斐斐
  • 12篇孙梦恬
  • 8篇王琳琳
  • 7篇白洁
  • 5篇张文博
  • 3篇杨子涛
  • 3篇杨运俊
  • 2篇王岸飞
  • 1篇惠丽红
  • 1篇王晓娟
  • 1篇李冰
  • 1篇任翠萍
  • 1篇张焱
  • 1篇张素平
  • 1篇李振乾
  • 1篇张会霞
  • 1篇赵珊珊

传媒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CT和M...
  • 2篇第四届全国磁...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9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观扩散系数评价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短期化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ADC值在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BL)短期化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PB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系统化疗,于化疗前和化疗1个疗程后接受DWI扫描.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测量化疗前和化疗后两组患者PBL病灶ADC值的大小.对两组之间化疗前、化疗后ADC值和ADC值变化率的比较采用非参Wilcoxon秩和检验,同一组化疗前后ADC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6例PBL患者,化疗前共检出23个病灶.化疗1周期后根据疗效评估标准,10例患者共12处病灶评价为应答组,6例患者共11处病灶评价为无应答组.化疗前:应答组ADC值中位数为737.1(301.7,928.4)×10^-6 mm^2/s,无应答组为749.2(624.4,1186.5)×10^-6 mm^2/s;化疗后:应答组为1843.0(721.5,2745.8)×10^-6 mm^2/s,无应答组为1026.3(382.8,2100.8)×10^-6 mm^2/s.化疗前和化疗后两组相比,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1、-1.75,P值均〉0.05).但是,应答组化疗后ADC值升高156.7%(60.9%,227.5%),明显高于无应答组的31.7%(-44.7%,147.4%),两组化疗前后ADC值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P〈0.001).结论 PBL治疗前后ADC值变化率可作为判断化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孙梦恬程敬亮张勇白洁王斐斐孟云
关键词:骨肿瘤淋巴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DWIBS对转化型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转化型淋巴瘤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其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转化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转化前后均行DWIBS扫描。针对患者Ki-67病理采集区域测量平均ADC值,同时测量转化前后所有受累淋巴结的ADC值,选取最小值作为ADCmin,最大值为ADCmax,计算两者差值即ADCrange。对转化前后所测Ki-67病理采集区域平均ADC值、Ki-67指数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量化ADCmin和ADCrange对转化型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结果:12例淋巴瘤患者转化前所测Ki-67病理采集区域平均ADC值为(0.76±0.11)×10^(-3)mm^(2)/s,转化后为(0.63±0.13)×10^(-3)mm^(2)/s。转化前Ki-67标记指数为(23±9)%,转化后Ki-67标记指数为(75±12)%。转化前后所测Ki-67病理采集区域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8,P=0.001),转化前后Ki-67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2,P<0.001),且平均ADC值与Ki-67标记指数呈负相关(r=-0.437,P=0.033)。ADCmin和ADCrange诊断淋巴瘤转化的AUC分别为0.8576和0.9826,ADCmin诊断阈值为0.52×10-3mm2/s,低于此值可诊断为淋巴瘤转化,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58.3%、100%、58.3%,ADCrange诊断阈值为0.24×10^(-3)mm^(2)/s,高于此值可诊断为淋巴瘤转化,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1.7%、91.7%。结论:DWIBS结合ADC值的测量有助于转化型淋巴瘤的早期诊断,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淋巴瘤细胞增殖活性。
孙梦恬程敬亮张勇孟云李胤桦李振乾
关键词:KI-67标记指数表观扩散系数
多模态全身MRI检查对POEMS综合征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患者骨损伤的多模态全身MRI表现,探讨全身MRI在POEMS综合征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经临床证实的15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9~68岁,平均(50.1±8.8)岁。所有患者确诊前均进行包括全身T1WI序列、全身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以及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内的全身MRI检查,分别对三种序列图像进行观察,确定有无POEMS综合征骨损伤并记录病灶分布及数量。以病理活检或常规CT检查为金标准,计算三种全身MRI检查序列诊断POEMS综合征骨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对比。结果全身T1WI、全身STIR序列以及DWIBS诊断POEMS综合征骨损伤的灵敏度分别为88%、64%和56%,特异度分别为100%、100%和95%。全身T1WI灵敏度明显高于DWIBS(P<0.0001),全身T1WI灵敏度高于全身STIR(P=0.0012),全身STIR、DWIBS两者之间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T1WI、全身STIR特异度均高于DWIBS(P=0.0294)。全身T1WI、全身STIR、DWIBS评价POEMS综合征骨损伤的AUC分别为0.9394、0.8182、0.7570,全身T1WI与全身STIR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全身T1WI与DWIBS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全身STIR与DWIBS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结论多模态全身MRI检查有利于对POEMS综合征患者多系统受累情况进行全面显示,全身T1WI、全身STIR以及DWIBS序列可明确POEMS综合征骨损伤的分布以及有无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梦恬程敬亮张勇孟云李胤桦张素平
关键词:POEMS综合征骨损伤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幕上脑梗死后对侧小脑半球低灌注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对急性期单侧幕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后对侧小脑半球灌注量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8例幕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双侧小脑半球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
王琳琳程敬亮张勇王斐斐孟云张文博杨子涛杨运俊
文献传递
比较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与SPE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WIBS)与SPECT诊断骨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对6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DWIBS及SPECT检查;分别以病例数和病变累及区域为单位,计算DWIBS与SPECT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正确指数。结果 62例中,临床证实骨转移瘤43例,累及区域183个。①以病例数计算:DWIBS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为90.70%(39/43),特异度为89.47%(17/19),阳性预测值为95.12%(39/41),阴性预测值为80.95%(17/21),正确指数为0.80;SPE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为81.40%(35/43),特异度为68.42%(13/19),阳性预测值为85.37%(35/41),阴性预测值为61.90%(13/21),正确指数为0.50,DWIBS的诊断效果优于SPECT。②以病灶累及区域数计算:DWIBS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92.90%(170/183),特异度为94.99%(474/499),阳性预测值为87.18%(170/195),阴性预测值为97.33%(474/487),正确指数为0.88;SPECT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为88.52%(162/183),特异度为91.58%(457/499),阳性预测值为79.41%(162/204),阴性预测值为95.61%(457/478),正确指数为0.80,DWIBS的诊断效果优于SPECT。结论 DWIBS是诊断骨转移瘤的有效方法,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SPECT,但二者诊断不同部位转移灶时存在差异。
孙梦恬程敬亮张勇王斐斐孟云
关键词:扩散磁共振成像
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不同类型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BS)的影像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7例经病理穿刺或临床证实骨转移瘤患者和29名正常志愿者。骨转移病灶按X线或CT表现分为3组:溶骨性转移组、成骨性转移组及混合性转移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DWIBS。正常志愿者及不同类型骨转移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类型骨转移瘤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骨转移瘤对比噪声比(CNR)值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9名正常志愿者骨骼系统在DWIBS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22例溶骨性转移者DWIBS上呈明显高信号;15例成骨性转移者DWIBS上呈稍高信号或低信号;10例混合性转移者DWIBS上呈高信号。正常志愿者骨组织的平均ADC值为(74.09±79.07)×10-6mm2/s,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骨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1103.47±81.05)×10-6mm2/s,(456.09±86.55)×10-6mm2/s和(816.72±91.20)×10-6mm2/s,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转移组患者ADC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9.156,P<0.05)。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溶骨性转移组ADC值最高,成骨性转移组最低,混合性转移组介于二者之间。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转移组CNR值分别为(7.04±1.04)%、(1.00±0.34)%,(4.67±0.6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493,P<0.05),溶骨性转移组CNR值最高,成骨性转移组最低,混合性转移组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DWIBS是诊断骨转移瘤的有效检查方法,可对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骨转移瘤的扩散特性进行量化。
孙梦恬程敬亮张勇白洁王斐斐孟云
关键词:骨转移瘤表观扩散系数对比噪声比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MRI诊断被引量:2
2015年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vein of Galen malfor-mations,VGMs)又名“Galen静脉瘤”“Galen静脉动静脉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血管发育畸形,多发于胎儿(第6~11周)和出生后婴幼儿,占儿科脑内血管畸形的30%,颅内血管畸形的1%[1]。作者收集了5例VGMs,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王琳琳程敬亮张勇张会霞孟云王斐斐
关键词:GALEN磁共振
脊柱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MRI诊断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PNET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71岁,中位年龄22.5岁。20例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或增强扫描。结果 20例PNET患者中,病变位于胸段6例,胸腰交界区1例,腰段5例,腰骶段交界区2例,骶尾椎6例(其中1例伴胸腰段椎管内多发转移)。MRI平扫示病变主要发生在椎管内脊髓外硬膜下、椎管硬膜外、椎体,累及2~5个椎体节段不等,以累及2~3个节段多见。胸腰段病例几乎均沿一侧或双侧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并于附件区或椎旁形成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呈等/稍长T_1等/稍长T_2信号,信号不均匀。20例中,14例病变累及椎体,其中,6例受累椎体形态失常,多表现为上下径不同程度变短或前后径增长;2例椎体呈双凹状;1例呈铜板样改变。增强扫描病变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而发生于胸段病变常伴有病变邻近上下段硬脊膜增厚并强化,位于腰骶段病变未见此征象。结论 MRI对PNET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影像学价值,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影像学指导价值。
王琳琳程敬亮王斐斐任翠萍张勇孟云
关键词:椎管神经外胚层瘤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MRI在鼻咽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与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鼻咽纤维镜病理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77例,放化疗前行DCE-MRI以采集相关参数,包括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达峰时间TTP等。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HIF-1α的阳性率为75.57%。与HIF-1α阴性的患者相比较,HIF-1α阳性的患者的缓解率、控制率、生存率明显降低,肿瘤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另外,HIF-1α阳性的患者的第1、2、3年的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HIF-1α阴性的患者(P<0.05)。与HIF-1α阴性患者相比,HIF-1α阳性患者的MSD、PEI、MSI和TTP显著增高(P<0.05)。结论 DCE-MRI相关参数与HIF-1α阳性高度相关,预示着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对于鼻咽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孟云程敬亮张春旺
关键词:动态增强MRI鼻咽癌无瘤生存率
《请您诊断》病例51答案:颅内非颅神经主干神经鞘瘤
2011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9岁,以间断性头痛3年余为主诉入院,神经外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于我院行头颅3.0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
孙梦恬程敬亮张勇白洁孟云
关键词:病例资料神经鞘瘤间断性头痛MRI平扫神经外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