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洁

作品数:97 被引量:401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成像
  • 40篇磁共振
  • 32篇磁共振成像
  • 14篇扩散
  • 13篇肿瘤
  • 13篇细胞
  • 13篇表观
  • 12篇表观扩散系数
  • 11篇颅内
  • 11篇胶质
  • 10篇影像
  • 10篇脑膜
  • 9篇细胞瘤
  • 9篇加权成像
  • 9篇MRI表现
  • 8篇脑膜瘤
  • 8篇MRI
  • 7篇母细胞
  • 6篇血管
  • 6篇肉瘤

机构

  • 80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省直属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西门子医疗系...

作者

  • 80篇白洁
  • 75篇程敬亮
  • 49篇张勇
  • 17篇张会霞
  • 13篇孙梦恬
  • 12篇任翠萍
  • 11篇王斐斐
  • 10篇张焱
  • 8篇文宝红
  • 8篇杜彦
  • 7篇崔晓琳
  • 7篇王琳琳
  • 7篇孟云
  • 6篇闫晨宇
  • 5篇杨璐
  • 5篇高雪梅
  • 4篇王朝艳
  • 4篇阎晨宇
  • 4篇赵珊珊
  • 3篇张春艳

传媒

  • 12篇第四届全国磁...
  • 11篇临床放射学杂...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原医刊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8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脑灌注加权成像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的发生因素及机制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发生因素及机制.方法:选取确诊为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81 例,男49 例,女32 例;年龄35~74(60.0&...
赵珊珊程敬亮白洁张勇王琳琳
增强后SET1WI及T2FLAIR序列对Sturge-Weber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增强后SET1WI与T2FLAIR序列在Sturger Weber综合征脑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30例Sturger Weber综合征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21岁,平均(8&#177...
王朝艳程敬亮王琳琳张勇白洁
颅内横纹肌样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横纹肌样脑膜瘤(RM)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RM患者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5例RM中,位于额部脑凸面1例,颞叶2例,枕叶1例,鞍旁1例。RM形态不规则4例,类圆形1例;边界不清5例,其中伴坏死囊变1例。肿瘤实质部分T1加权像(Tl WI)呈等信号5例,T2加权像(T2WI)呈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或稍高信号4例,增强扫描显示明显不均质强化4例。中度瘤周脑水肿1例,轻度瘤周脑水肿1例,硬膜尾征2例,骨质破坏并向颅外侵犯1例。5例光镜下肿瘤细胞均有横纹肌样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上皮膜抗原和波形蛋白均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均阴性,Ki-67阳性率为10%~80%。结论颅内RM有一定的MRI及病理学特征,总结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段芙红白洁张勇程敬亮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横纹肌样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颅内脑膜瘤ADC值与Ki-67指数和肿瘤细胞计数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Ki-67指数和肿瘤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78例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分成低级别组(WHOⅠ级,55例)及高级别组(WHOⅡ或Ⅲ级,23例)。术前行常规的MRI平扫、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直径最大层面的ADC值。术后所有标本测算Ki-67指数及肿瘤细胞计数。比较两组间ADC值、Ki-67指数及肿瘤细胞计数的差异,分析ADC值与Ki-67指数、肿瘤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组脑膜瘤ADC值低于低级别组(P<0.01);高级别组Ki-67指数及肿瘤细胞计数均高于低级别组(P<0.01)。ADC值与Ki-67指数(rs=-0.65,P<0.01)和肿瘤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rs=-0.62,P<0.05)。结论 ADC值与Ki-67指数、肿瘤细胞计数相关,有助于术前鉴别高、低级别脑膜瘤。
段芙红白洁张勇程敬亮
关键词:脑膜瘤表观扩散系数KI-67指数
DR和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数字X线成像(DR)、螺旋CT(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F)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62例76个BF患者的DR、SCT影像学资料。结果62例76个BF椎体中,SCT对BF的检出率为93.42%(71/76),DR为81.58%(62/76),SCT能准确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碎片移位及骨性椎管狭窄程度和附件病变情况,优于DR。结论DR空间分辨率高,SCT具有轴位扫描及多层面重建功能,两者结合可提高BF诊断的准确性及复查后评价。
杨涛程敬亮晋晖张焱许安荣刘予东任翠萍白洁
关键词:脊椎爆裂性骨折体层摄影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评价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探测急性脑梗塞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4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P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信息,以健侧脑组织为对照,分析幕上脑梗塞的DWI病变体积及对侧小脑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结果:CCD阳性的患者较CCD阴性的患者幕上脑梗塞DWI病变体积显著升高(P<0.05);CCD阳性患者,对侧小脑的CBF较镜像侧显著性降低(P<0.05),TTP较镜像侧显著性延长(P<0.05),而CBV及MTT与镜像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WI可用于研究幕上脑梗塞后对侧小脑CCD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林亚南程敬亮张勇孙梦恬王琳琳白洁王斐斐
关键词:脑梗塞
3.0T MRI在脑胶质肉瘤诊断中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胶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由胶质母细胞瘤与肉瘤成分混合构成。为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笔者收集我院14例颅内胶质肉瘤.对其MRI特征进行分析。
寇培思程敬亮张勇杨璐白洁
关键词:脑胶质肉瘤MRI特征原发恶性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神经系统影像学
会阴部恶性蝾螈瘤1例
2022年
患者男,19岁,会阴部肿胀3年,不伴疼痛,无尿频、尿急及腰痛;既往体健。查体:会阴部扪及12 cm×10 cm肿块,活动度可,边界清,压痛(+)。实验室检查:降钙素原0.250 ng/ml。会阴部MRI:阴囊后下方16.2 cm×8.6 cm×13.3 cm T1WI混杂等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边界尚清(图1A),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见病灶内左后下方处片状稍高信号(图1B);增强后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C);诊断:会阴部阴囊后下方占位,性质待定。
高而远高雪梅程敬亮白洁
关键词: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
腰椎及骶椎椎管内外恶性蝾螈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男,19岁,双下肢麻木无力半个月、小便障碍2天;既往体健。查体: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均为5级,双下肢触觉减退。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骶椎MRI:于L3~S2平面椎管内见27 mm×129 mm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图1A),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伴局部明显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b=800 s/mm^(2))呈高信号(图1B),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C);病灶经右侧椎间孔向S1及S2右侧椎旁侵犯,S1椎体骨质受侵蚀;诊断:L3~S2水平椎管内及右侧椎旁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高而远白洁程敬亮李宜真
关键词:脊椎肿瘤磁共振成像恶性蝾螈瘤
成人椎管内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1例
2022年
患者男,33岁,左下肢持续无力2个月、右下肢疼痛1天;既往体健。查体: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均V级,双下肢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腰椎MRI:T12~L1水平椎管内18 mm×19 mm×30 mm稍高T1、T2混杂信号(图1A),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b=800 s/mm^(2))呈高信号(图1B),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C);诊断:T12~L1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源性肿瘤。行椎管内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脊髓圆锥处肿物呈淡红色,质韧,血供丰富,与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粘连紧密,难以分离。
高而远白洁程敬亮李宜真
关键词:椎管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