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健
-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硅基二维氮化镓及其范德华外延制备方法、应用
- 本申请涉及无机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基二维氮化镓及其范德华外延制备方法、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硅基二维氮化镓的范德华外延制备方法,包括:以镓金属或氧化镓作为镓源,以尿素作为氮源,以表面带有范德华材料的硅片作为生长...
- 何军程瑞清尹蕾文耀姜健
- 基于范德华外延制备二维非层状结构单种元素薄膜的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维非层状结构单种元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采用气相沉积法将单种元素沉积在生长衬底上,进行范德华外延生长,得到二维非层状结构单种元素薄膜;该生长衬底为层状材料或表面附有层状材料薄膜的非层状材料。本...
- 何军程瑞清姜健
- 磁性二维金属氧化物及其可控掺杂浓度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二维金属氧化物及其可控掺杂浓度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二维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为M,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时,采用与M原子半径接近的磁性掺杂剂进行掺杂,实现了二维金属氧化物、特别是二维非层状结构金属氧化物的高浓度掺...
- 何军程瑞清姜健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初探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观察18例经CT、MRI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的VBD患者(VBD组)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与同期就诊的65例非VBD患者(非VBD组)进行对照。结果VBD组与非VBD组相比主要表现为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减慢[(-41±16)cm/s比(-60±12)cnds,P=0.038],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降低(1.51±0.65比2.51±0.74,P=0.026),而且,两组的峰值平均血流速度[(-28±9)ends比(-39±17)cm/s]、搏动指数(O.37±0.14比0.75±0.20)、阻力指数(0.52±0.12比0.78±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7、0.028、0.036)。VBD组TCD频谱形态表现为波峰圆钝,多数患者出现频窗充填。结论VB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相对的特异性,TCD可作为其临床初步筛查和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 孔朝红刘煜敏姜健
-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过程
- 当归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当归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1 404例,分别用当归(当归组,69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组,322例)、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390例)治疗,以入院前后CT扫描梗塞灶体积,治疗后第1、3、7、15、25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停药后2周末临床疗效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7%、59.3%、63.6%,当归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当归组优于丹参组及低右组(25天时P<0.01),梗塞灶体积缩小幅度当归组大于低右组(P<0.01)。结论 当归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具有明显疗效。
- 刘煜敏章军建姜健黄朝云任善玲高永哲
- 关键词:当归注射液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缺损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确诊的VBD患者27例设为VBD组,并设置同期临床表现相似的非VBD脑血管病患者81例为对照组,分析VBD的危险因素、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并总结神经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特征.结果 (1)两组患者间在血脂水平及合并基础心脑血管疾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BD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减慢,收缩/舒张比值降低,VBD组和对照组的峰值平均血流速度(-27±9比-40±15)、搏动指数(0.38±0.15比0.78±0.19)、阻力指数(0.48±0.23比0.88±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32、0.032);(3)VBD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脑梗死,以后循环微小梗死为主,其次表现为脑出血、对周边组织的压迫症状和体征、脑积水等,多合并出现,经MRI检查多可确诊.结论 VBD患者具有相对特异的临床特征,MRI检查为首选.
- 孔朝红刘煜敏姜健付蓓蓓程仙送
-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脑梗死
- 基于范德华外延制备二维非层状窄带隙半导体材料的方法
- 本申请涉及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范德华外延制备二维非层状窄带隙半导体材料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范德华外延制备二维非层状窄带隙半导体材料的方法包括:以范德华材料或带有范德华材料的硅片作为生长基底,采...
- 何军姜健程瑞清尹蕾文耀
- 通过^1H磁共振波谱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代谢物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利用1H磁共振波谱 (1HMRS)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研究脑梗死早期代谢物、梗死大小、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变化及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互关系 ,为脑梗死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1HMRS和TCD检查 ,同时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 ,计算脑梗死灶容积V(ml)。1HMRS选择PRESS序列 ,检测比较病灶区和对侧相应部位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乳酸 (Lac)、肌酸 (Cr)、含胆碱化合物 (Cho)各谱线下面积的变化。TCD探测颅内动脉血流收缩期峰速 (Vs)、峰值平均速度(Vm)等 ,并由此估算病灶责任血管血流量。结果 梗死病灶中NAA和Cr含量、Vm、血流量与对侧相应部位比较下降明显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在病灶侧均可检测到倒置的Lac双峰。NAA与Cr、Lac、V之间存在相关性 (r分别为 0 .56,-0 .55,-0 .68)。Lac与V之间存在相关性 (r =0 .55)。多元直线回归分析显示 ,急性脑梗死灶内NAA的减少与梗死灶容积V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t =-3 .3 10 ,P =0 .0 0 6)。结论 脑梗死早期代谢物和血流动力学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血流速度的减慢、血流量的不足是导致脑梗死的直接原因。而Lac的出现是早期脑缺血灵敏性极高的指标 ;
- 李华钢章军建姜健刘煜敏
- 关键词:^1H磁共振波谱经颅多普勒超声代谢物血流动力学
- 一种二维层状-非层状范德华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应用
- 本申请涉及无机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维层状‑非层状范德华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应用。本申请提供的二维层状‑非层状范德华异质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机械剥离法或气相沉积法在基底上制备层状二硫化钼纳米片;采用气...
- 何军尹蕾程瑞清姜健
- 经颅多普勒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分型分析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分型,寻找各型血流动力学差异的依据。方法:2003-11/2004-07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住院患者91例,采用TCD检测其血流动力学。所有患者进行血压、眼底镜、血脂、血糖、血流变学、颈椎X射线、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颈性眩晕血流动力学可分为4型:高流型(27%)、正流型(22%)、低流型(48%)、血流信号消失型(2%)。高流型存在的依据为较严重的颈椎生理弯曲异常、椎间失稳、寰椎椎动脉沟环、局部横突孔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等;正流型示颈椎及椎基底动脉轻度异常;低流型存在的依据为椎基底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黏血症、颈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血流信号消失型与椎动脉缺如或闭塞有关。结论:颈性眩晕血流动力学TCD分型,有利于理解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推测病因及指导临床治疗实践,但尚应结合眼底镜检查、血黏度、血脂及影像学结果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 魏佳军章军建姜健
- 关键词:眩晕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