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军建

作品数:380 被引量:2,352H指数:2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9篇期刊文章
  • 91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36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8篇血管
  • 92篇缺血
  • 90篇慢性
  • 67篇脑缺血
  • 53篇灌注
  • 45篇低灌注
  • 44篇慢性脑低灌注
  • 44篇脑低灌注
  • 41篇痴呆
  • 37篇认知功能障碍
  • 37篇脑血
  • 36篇认知功能损害
  • 34篇慢性脑缺血
  • 28篇脑血管
  • 25篇细胞
  • 23篇脑梗
  • 22篇血管病
  • 21篇血性
  • 18篇蛋白
  • 18篇急性

机构

  • 351篇武汉大学
  • 17篇同济医科大学...
  • 1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北京医院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市精神卫...
  • 7篇兰州军区乌鲁...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7篇广州市脑科医...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80篇章军建
  • 39篇刘晖
  • 33篇杨英
  • 28篇张洪
  • 23篇孙冬
  • 22篇张晓琴
  • 21篇熊丽
  • 20篇张磊
  • 19篇刘汉兴
  • 19篇刘煜敏
  • 17篇么冬爱
  • 14篇黄朝云
  • 13篇肖劲松
  • 13篇高永哲
  • 13篇阮旭中
  • 11篇吕东蔚
  • 11篇吴光耀
  • 11篇徐艳
  • 11篇舒敏
  • 10篇邓敏

传媒

  • 26篇卒中与神经疾...
  • 2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7篇中国临床神经...
  • 17篇中华医学杂志
  • 1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0篇中华神经科杂...
  • 10篇医学新知
  • 8篇中华老年医学...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数理医药学杂...
  • 6篇国外医学(神...
  • 6篇国外医学(脑...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5篇国际神经病学...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中国行为医学...
  • 4篇2006天坛...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0篇2017
  • 8篇2016
  • 23篇2015
  • 26篇2014
  • 32篇2013
  • 10篇2012
  • 37篇2011
  • 27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13篇2007
  • 25篇2006
  • 22篇2005
  • 14篇2004
3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质下型血管性痴呆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反应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皮质下型血管性痴呆(SVD)患者相对正常老年人局部脑血流量(rCBF)以及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特征及规律。方法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SVD患者30例以及对照28例,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核磁共振技术(ASL),定量测定静息状态下2组rCBF,然后分别吸入5%的CO21 min,再次测定rCBF,并计算其增加率以代表CVR。结果相比对照组,SVD组在双侧额叶、颞叶、顶叶的皮质及皮质下rCBF均有显著性的降低,在双侧额叶皮质下、颞叶皮质下CVR有显著性的下降。结论广泛的皮质及皮质下rCBF降低以及双侧额叶皮质下、颞叶皮质下CVR的下降可能是SVD的一个重要临床客观指标。
高永哲章军建吴光耀刘晖张洪熊丽
关键词:局部脑血流量脑血管反应性
慢性脑缺血的生化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挠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和家庭问题.最近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脑缺血是各类痴呆的共同病理表现,包括Binswanger's病、血管性痴呆等.
舒敏章军建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生化学COX-2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脑血管反应性磁共振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不同脑区局部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及认知功能的损害,探讨SIVD局部CVR的改变在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磁共振灌注技术定量测定SIVD患者与对照组吸入5%CO2前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皮质和白质局部血流量(rCBF),CVR采用前后2次各兴趣区rCBF的增加率表示。结果:(1)SIVD组额叶皮质及白质、颞叶白质、枕叶白质的CVR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SIVD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和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相比额叶皮质、额叶白质CVR下降明显(P<0.01)。结论:SIVD患者存在广泛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并且额叶皮质、白质的CVR下降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舒敏章军建高永哲张洪吴光耀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认知功能损害
慢性脑低灌注对海马区缝隙连接超微结构和缝隙连接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慢性脑低灌注导致的认知功能受损的大鼠海马区缝隙连接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缝隙连接蛋白亚单位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2-VO)诱导大鼠慢性脑低灌注状态。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2-VO3周组、8周组和12周组。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的海马CA1区缝隙连接,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海马中缝隙连接蛋白(Cx)Cx36、Cx32和Cx26的表达。结果在水迷宫训练期的3~5d,手术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空间探索实验中对照组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显著长于手术组。所有手术组动物的缝隙连接超微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Cx36转录和翻译水平在手术后3周、8周和12周组均显著降低,mRNA表达量分别为1.533±0.138、0.466±0.086、0.495±0.104、0.626±0.089,蛋白表达量分别是0.982±0.089、0.351±0.056、0.557±0.072、0.595±0.039(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Cx32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在术后3周、8周和12周组均显著降低,mRNA表达量分别为1.215±0.128、0.237±0.079、0.471±0.083、0.556±0.105,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89±0.050、0.401±0.055、0.712±0.074、0.837±0.048(均P〈0.05或P〈0.01)。Cx26的转录水平在手术组无显著性改变,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上调,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35±0.047、0.635±0.047、1.396±0.056、0.797±0.051(均P〈0.05或P〈0.01)。结论这些实验结果提示缝隙连接的变化参与了慢性脑低灌注导致的认知功能损伤。
熊丽章军建孙冬刘晖张磊
关键词:慢性脑低灌注连接蛋白32连接蛋白26
雌激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2000年
么冬爱张晓琴章军建
关键词:雌激素替代治疗脑缺血雌激素替代疗法雌性大鼠淀粉样变性绝经妇女
奥卡西平对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评估奥卡西平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ACE-R量表对126例未经治疗的老年癫痫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奥卡西平对新诊断的老年癫痫患者在顺行性记忆、回忆与识别、语言的流畅性、命名、语言的理解和写作及空间知觉能力方面的评分都有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奥卡西平长期单药治疗对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
么冬爱章军建张磊
关键词:癫痫奥卡西平认知功能障碍
当归注射液抗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慢性脑缺血后认知功能改变及氧化应激损伤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探讨当归注射液改善慢性脑缺血认知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6)、生理盐水组(n=18)及当归治疗组(n=16),后两组大鼠制成双侧颈动脉结扎慢性脑缺血模型(即2VO模型1,缺血4周、干预4周后水迷宫检测3组大鼠认知功能,并取脑皮质测定氧化产物及胆碱酯酶含量。结果慢性脑缺血后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受损,定位航行实验中第4、5天当归治疗组的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有所增加,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缩短(分别为22.53±1.27、27.67±1.34),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当归治疗组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穿越平台的次数较生理盐水组增多f分别为1.25±0.78、0.56±0.63),在平台区的停留时间延长(分别为21.99±4.97、12.80±2.88),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治疗组AchE含量有所下降,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DA含量增高,SOD活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脑缺血的认知功能损害,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徐艳章军建熊丽孙冬刘晖
关键词:当归注射液慢性脑缺血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氧化应激反应
时间窗超过3h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观察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评价时间窗超过3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法国南锡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影像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均达到或超过3 h,颈内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6 h,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24h.昏迷不超过6 h),行动脉内药物联合机械溶栓治疗,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闭塞血管达到完全再通,7例达到部分再通,另有2例闭塞血管未再通,再通率为87.5%.患者动脉溶栓后与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时间窗大于5 h的前循环系统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时间窗较短患者相比较,出院时mRS评分明显较高.5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2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相比预后较差.4例患者溶栓后24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为颈内动脉闭塞,1例死亡.1例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但因侧支循环血流丰富,最终临床预后仍较好.结论 对于时间窗超过3 h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可使闭塞血管达到较高的再通率,短期内使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结局.临床应用动脉溶栓时应注意个体化选择性治疗,评价其疗效需结合时间窗、血管闭塞部位、侧支循环、并发症等因素,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李思睿章军建
关键词:动脉溶栓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间窗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被引量:6
2002年
张胜名李华钢卢传萍张晓琴章军建薛腊梅
关键词:电刺激小脑顶核脑梗死
芝加哥大学Pritzker医学院临床病理生理及治疗课程中《神经病学》的教学体验被引量:5
2014年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始将医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基础医学各学科以及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之间进行整合,代替原来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数十门课程,重新组成群集的综合课程进行教学。
张洪关景霞章军建雷红
关键词:神经病学医学本科生教学改革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