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煜敏

作品数:215 被引量:1,150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0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4篇血管
  • 42篇缺血
  • 26篇脑缺血
  • 21篇动脉
  • 21篇细胞
  • 19篇卒中
  • 19篇脑血
  • 19篇急性
  • 18篇脑梗
  • 18篇内皮
  • 17篇再灌注
  • 17篇灌注
  • 16篇血性
  • 15篇缺血再灌注
  • 14篇脂联素
  • 14篇脑缺血再灌注
  • 14篇梗死
  • 13篇脑梗死
  • 13篇脑血管
  • 11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172篇武汉大学
  • 32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湖北医科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2篇十堰市人民医...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13篇刘煜敏
  • 49篇孔朝红
  • 30篇张悦
  • 24篇陆海英
  • 20篇梅斌
  • 19篇章军建
  • 18篇谢玉
  • 17篇陆敏
  • 16篇张仁伟
  • 16篇蔡琪
  • 14篇解晓睿
  • 12篇周娟
  • 12篇王飞
  • 12篇谢斐
  • 11篇李华钢
  • 10篇朱江
  • 10篇李靖
  • 10篇郝艳鹏
  • 10篇刘克剑
  • 10篇孙冬

传媒

  • 15篇卒中与神经疾...
  • 15篇国际脑血管病...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医学新知
  • 4篇中国卒中杂志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1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28篇2014
  • 18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0篇2010
  • 15篇2009
  • 10篇2008
  • 1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抗纤灵抗肾纤维化信号传递机制的研究
张悦刘煜敏刘克剑李靖周娟陆海英陆敏何立群韩志芬庞惠芳
肾纤维化是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病理基础。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深入探讨中医药抗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阐明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现代科学理论基础。抗纤灵是曙光医院临床长期使用的经验方。本文采用体内和体外实验相...
关键词:
关键词:肾纤维化抗纤灵中药信号传递
脑小血管病被引量:6
2014年
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CSVD已成为当今国内外脑卒中研究的热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展,磁共振各项新序列(SWI,DTI)的产生,大大提高了其检出率.目前对其认识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明确诊断标准.CSVD的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因此了解其病因及潜在的病理学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CSVD目前研究的热点方面做一综述.
詹羽刘煜敏
关键词:脑血管病VESSEL认知功能下降影像学技术病理学改变
防护头罩
公开了一种防护头罩,包括帽盖(1)、帽檐(2)、透明的面屏(4)、头面护罩(7)和颈脖护罩(8),帽檐(2)上设有用于系于颏的下方或前方的帽带(5),面屏(4)与帽檐(2)连接以遮挡面部,头面护罩(7)与帽盖(1)、帽檐...
陈美桂陈雄谢斐刘煜敏朱小平
文献传递
中国老年痴呆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5
2018年
老年痴呆,通常是指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致的渐进性的、明显严重于正常老化的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等的认知功能、行为及人格障碍综合征,并造成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能力受损。
刘煜敏
关键词:老年痴呆解题能力人格障碍社会功能
实验性帕金森病纹状体、大脑皮质、海马组织Glu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大鼠选择性偏侧(右侧)PD动物模型,观测正常对照组,PD组(造模后2周)左右侧纹状体(ST)、大脑皮质(CC)、海马(HP)组织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结果:PD组右侧ST、CC、HP组织Glu含量显著低于左侧和正常对照组左右侧(P<0.01);PD组左侧ST、CC、HP组织Glu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正常对照组左右侧ST、CC、HP组织Glu含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神经递质Glu参于PD累及部位ST、CC。
徐仁伵孙圣刚刘煜敏童萼塘梅元武
关键词:帕金森病谷氨酸大脑皮质海马组织
颈动脉蹼的临床特点及其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措施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蹼的临床特点及其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例颈动脉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PubMed、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自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收录的关于颈动脉蹼的文献报道(含208例颈动脉蹼患者),分析颈动脉蹼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及其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措施。结果211例颈动脉蹼患者中男性68例(32.2%)、女性143例(67.8%),中位年龄48岁。148例患者被报道了有血管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43例(29.1%)、高脂血症19例(12.8%)、糖尿病14例(9.5%)、吸烟12例(8.1%)。89.8%(44/49)的颈动脉蹼引起血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程度<50%)。在颈动脉蹼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抗凝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11.1%vs.49.3%);23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和54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别在平均12个月(1~60个月)和平均11个月(3~144个月)的随访期内均未出现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颈动脉蹼是隐源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抗凝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较高的颈动脉蹼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均是理想的二级预防措施。
吴祥波郑晗沛聂创康志明李思睿汪迎晖刘煜敏梅斌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自体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移植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转归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 探讨目体骨髓米源内皮祖细肥(endothehalprogenitor cell,EPC)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转归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来源EPC并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 -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EPC组大鼠经颈外静脉移植自体EPC[ 106/ml·kg)],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1 ml/kg),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处理(n=15).改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变化情况.BrdU免疫组化染色评价EPC增殖和分化.三维共聚焦图像分析检测脑缺血区血管结构和密度.TUNEL染色检测缺血脑组织凋亡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结果 EPC组m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8天时;(6.43±0.69)分对(8.86±0.95)分;q=2.673,P=0.035;第14天时:(4.55±0.89)分对(6.73±1.06)分;q=5.360,P=0.035].EPC组BrdU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42.2±5.76)对(25.67±5.49);q=4.020,P=0.030].EPC组毛细血管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4.51±0.21)μm对(6.34±0.24) μm;q=3.980,P =0.003];血管密度[(212.64±8.02)/0.002 mm^3对(153.60±7.21 )/0.002 mn3;q =9.670,P=0.001]和微血管总表面积[(92 013±5 132)μm^3/0.002 mm^3对(71 366±4 538) μm2/0.002 mm^3;q=4.180,P=0.014]显著高于和大于对照组;EPC组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36.26±6.91)对(78.34±7.21);t=-4.834,P=0.003];EPC组血浆VE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4.91±5.71)pg/ml对(13.81±4.25)pg/ml;q=12.300,P=0.002].结论 自体EPC移植对大鼠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VEGF相关联的血管再生和神经保护有关,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孔朝红刘煜敏朱江周绍霞
关键词:脑缺血内皮血管细胞移植新生血管化
高压氧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和记忆障碍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后其认知和记忆功能的改变及其与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以及突触素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4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HBO治疗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相应的海马注射处理,实验期间每组给予常规清洁饮食,保持恒温.Aβ25-35注射2周后行HBO治疗,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包括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检测其空间记忆能力的改变情况.然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以及突触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HBO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3.3次)、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30%)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2.2次和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BO能够显著改善AD大鼠模型的空间记忆能力,HBO组海马组织中BDNF、TrkB以及突触素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可能通过增加与记忆密切相关的BDNF及其下游的TrkB和突触素的表达从而改善AD大鼠模型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王宇吴勇许冀刘煜敏
关键词:高压氧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突触素
银杏叶提取物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n=10):给予5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n=10):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5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n=10):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在再灌注即刻20 mg/kg银杏叶提取物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腹腔注射。再灌注24 h后采用四分法测定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以其同侧大脑半球体积的百分比表示);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小鼠NDS评分均显著升高,分别为(2.49±0.85)分和(1.58±0.62)分,3组间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对照组、实验组脑梗死面积均显著增大(P<0.05),实验组脑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缺血侧MAP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缺血侧MAP2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银杏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效应,其效应与MA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邓永超刘煜敏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
误诊为脑静脉血栓的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
2020年
脑动静脉瘘和脑静脉血栓都是非常少见的脑血管病类型,两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颅内高压征象、痫性发作、静脉性脑梗死等,但治疗方案截然不同[1-2]。脑静脉血栓需要抗凝治疗,而脑动静脉瘘需要进行介入栓塞术。两者可以相伴出现,但因果联系尚不明确。现报道1例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极易误诊为脑深部静脉血栓的脑动静脉瘘如下。1病例患者男,36岁,因"反应迟钝、四肢无力和失语10 d"于2019年9月7日入院。
孙冬李华钢陈新军刘煜敏谢斐
关键词:深部静脉血栓脑静脉血栓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高压征脑动静脉瘘静脉性脑梗死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