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涛

作品数:31 被引量:261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解剖学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6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血管
  • 4篇手术
  • 4篇系膜
  • 3篇入路
  • 3篇外科
  • 3篇胃癌
  • 3篇胃癌根治
  • 3篇胃癌根治术
  • 3篇干细胞
  • 2篇血管解剖
  • 2篇移植排斥
  • 2篇移植排斥反应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30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兰州军区乌鲁...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解放军第89...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乐从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吴涛
  • 17篇丁自海
  • 6篇钟世镇
  • 5篇李国新
  • 4篇刘兴国
  • 4篇刘金伟
  • 3篇冉凌
  • 3篇侯致典
  • 2篇王卉
  • 2篇邱剑光
  • 2篇宋磊
  • 2篇张策
  • 2篇李向明
  • 2篇张玉松
  • 1篇原林
  • 1篇梁建深
  • 1篇汪华侨
  • 1篇卢巍
  • 1篇周兵
  • 1篇陈锡慧

传媒

  • 10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2007'山...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胰腺切除术现状
2006年
刘兴国冉凌吴涛丁自海钟世镇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胰腺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假性胰腺囊肿胰腺外科内引流术
经口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人体标本手术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研究在人体标本上利用常规腹腔镜手术器械行经口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择区清扫术的解剖路径、手术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寻找一种既能满足美容和心理需求,又能减少手术创伤且便于临床应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入路。方法选取6具冻存新鲜尸体,分组进行不同径路的经口腔trocar安置实验:经口腔前庭,经舌下区,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区。根据实验选择最佳径路,在另外6具尸体上行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实验。结果trocar安置实验中,经口腔前庭组出现大范围黏膜、皮下组织撕裂,气密性遭破坏;经舌下区组因空间过小,无法安装其余操作用trocar;而经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区组未见明显腺体、血管、神经损伤。采用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入路方案,成功进行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并对颈Ⅲ、Ⅳ、Ⅵ、Ⅶ区淋巴结行清扫术,未造成明显副损伤。结论经口腔前庭联合舌下区方案是经口内镜甲状腺切除术较合理的布局方案,经此入路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择区清扫是可行的。
苏远航汤治平丁自海汪华侨吴涛梁建深岑宏赵象文丁纪伟华伟汤聪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检查颈淋巴结清扫术
海南省HCV分子分型、分子进化及黎族HCV基因型6特殊病毒株的全基因组研究
背景:  目前,全球有近1.8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而在中国约1000万为抗-HCV阳性。HCV至今尚缺有效的疫苗。依据Simmond系统,HCV可分为7个基因型和85个确定...
吴涛
关键词:基因亚型全基因组序列黎族
甲状腺微创手术入路的进展及相关颈部层面解剖被引量:11
2013年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术后患者颈部常留下明显的瘢痕,为追求美观患者更倾向于接受微创治疗。从Gagner[1]完成第一例腔镜下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到Huscher等[2]率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再到Shimizu等[3]通过锁骨下小切口入路成功切除恶性甲状腺肿瘤,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逐步被证实,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宽,已逐步实现了腔镜下甲状腺腺瘤的单纯切除到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根治[4,5]。
王卉吴涛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微创手术颈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恶性肿瘤
脊柱胸腰段侧面的应用解剖学观测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为胸腔镜辅助下脊柱胸腰段前路椎间融合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22具(44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脊柱胸腰段侧面血管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关系。结果:在脊柱胸腰段侧面,上下位节段血管、交感干与内脏大神经或腰丛之间构成了一个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安全区",椎间隙恰好位于该"安全区"内。在T10/11、T11/12椎间隙,"安全区"的面积双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分别为17.54mm×17.53mm、20.50mm×14.56mm,右侧分别为17.54mm×27.85mm、20.50mm×21.47mm;在T12/L1、L1/2、L2/3椎间隙,同节段"安全区"的面积双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侧面积向下逐渐增大,依次为24.56mm×19.95mm、27.37mm×25.31mm、28.28mm×27.51mm。结论:在脊柱胸腰段侧面,椎间隙位于一个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安全区"内,该区可为胸腔镜下前路椎间融合术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并以椎间盘为参考标志,可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
周兵刘金伟詹俊锋董玉科吴涛田喜光丁自海
关键词:胸腔镜胸腰段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外科平面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外科平面的解剖定位。方法:在8具福尔马林固定标本上进行胃周系膜层次分布的大体解剖观察;在6具新鲜标本上模拟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分析胃脾韧带、胰腺前后筋膜、胰十二指肠前筋膜和腹后壁...
李国新吴涛丁自海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解剖学
文献传递
腹膜后间隙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8
2009年
目的:观察研究肾周腹膜后间隙的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方法:综合采用微创解剖、断层解剖、影像解剖和临床腹腔镜手术研究。包括断层标本1例;新鲜冰冻尸体手术解剖3例(左侧模拟腹腔镜左肾游离手术,右侧模拟开放肾游离手术);CT/MRI肾、肾上腺平扫+三维重建25例;腹腔镜手术55例。结果:肾前筋膜分3层,包括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和肾筋膜前叶。肾后筋膜分两层,包括侧锥筋膜和肾筋膜后叶。肾前、后筋膜光滑延续,形成肾筋膜间隙,其内容纳肾周脂肪、肾和肾盂输尿管鞘。肾盂输尿管鞘内容纳肾盂输尿管和肾盂输尿管周围脂肪。侧锥筋膜与腹横筋膜形成肾旁间隙,其内填充肾旁脂肪。肾前融合筋膜、腰肌筋膜和侧锥筋膜包绕形成肾周间隙,该间隙包括肾筋膜间隙及其上、下方的肾上腺间隙和生殖血管间隙。结肠系膜的脏腹膜和结肠融合筋膜形成结肠间隙。胰十二指肠前、后融合筋膜形成胰十二指肠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间隙为原生腹膜后间隙,胰十二指肠间隙和结肠间隙为次生腹膜后间隙。结论:肾前、后筋膜均为多层膜结构。腹膜后间隙借各层筋膜形成层叠状的空间。
邱剑光陈锡慧袁晓旭司徒杰高新吴涛丁自海
关键词:腹膜后间隙肾周间隙肾筋膜临床解剖学
遗传性肾炎一家系临床病理及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刘玉玲吕峻峰潘晓芬付四毛周涛吴涛
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的解剖观察及形态学分型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为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ALIF)提供血管解剖依据,并评估腹腔镜前路融合术在此区的可行性。方法对36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血管解剖观察,并依据腰骶椎间盘在髂间三角内暴露的比例进行分型。结果主动脉叉(aortic bifurcation,AB)高度为(41.81±13.82)mm,髂总静脉汇合处(confluence of the common iliac veins,CCIV)高度为(20.22±14.20)mm;AB夹角为51.88°±12.09°,CCIV夹角为77.08°±20.98°;椎间盘上、下缘骶正中动脉(median sacral artery,MSA)的外径分别为(1.57±0.42)mm和(1.33±0.50)mm;椎间盘上、下缘右髂血管(right iliac vessel,RIV)到MSA的距离分别为(20.83±7.73)mm和(27.60±7.80)mm;椎间盘上、下缘水平暴露椎间盘的宽度为(36.78±13.06)mm,占椎间盘宽度的(72.29±25.64)%。标准型占61.1%(22/36),狭窄型占25.0%(9/36),阻挡型占13.9%(5/36)。CCIV高度与其夹角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尚不显著(r=-0.287,P=0.089)。MSA的出现率为100%。结论有86.1%的病人可以安全地从前方进入腰骶椎间盘区,且61.1%的病人不用处理髂间三角两侧的髂血管就可以进行操作。
刘金伟宋磊丁自海吴涛
关键词:腹腔镜血管解剖形态学分型
腹腔镜前路L_5~S_1椎间盘手术的血管解剖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阐明髂间三角区内血管的分布规律,为腹腔镜前路L5~S1椎间盘手术提供安全靶区。方法:31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固定腰椎标本,年龄58.2岁。观测并分析髂间三角内与腹腔镜前路L5~S1椎间盘手术相关的血管解剖数据。结果:L5~S1椎间盘的高度、宽度分别为(1.87±0.21)cm、(5.07±0.60)cm;主动脉杈(AB)与髂总静脉汇合处(CCIV)分别位于L5~S1椎间盘上缘(3.97±1.24)cm、(2.75±1.46)cm处;夹角分别为(52.4±12.0)°、(78.4±22.1)°;骶正中动脉(MSA)存在于所有的标本中,在L5~S1椎间盘上、下缘处的外径分别为(0.16±0.04)cm、(0.14±0.05)cm;上、下缘水平到右髂动脉(RIA)的距离分别为(2.02±0.81)cm、(2.74±0.83)cm。左髂静脉(LIV)到右髂动脉的平均距离为3.60cm,占椎间盘宽度的71.3%(32.3%~124.4%)。结论:髂间三角内的血管解剖能满足腹腔镜前路L5~S1椎间盘手术要求,可作为手术治疗椎间盘疾患的选择靶区。
谢加兴刘金伟丁自海吴涛
关键词:L5-S1椎间盘血管解剖微创外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