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世新

作品数:80 被引量:3,17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14篇天文地球
  • 13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3篇土地利用
  • 18篇遥感
  • 14篇土地利用变化
  • 13篇耕地
  • 8篇生态
  • 8篇绿洲
  • 7篇生态系统
  • 6篇GIS
  • 5篇新疆耕地
  • 5篇盐渍
  • 5篇盐渍化
  • 5篇开垦
  • 4篇生态环境
  • 4篇塔里木河
  • 4篇土地资源
  • 4篇土壤
  • 4篇驱动力
  • 4篇荒漠
  • 4篇RS
  • 4篇LUCC

机构

  • 79篇中国科学院新...
  • 2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内蒙古建筑职...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中国科学院精...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79篇吴世新
  • 9篇冯雪力
  • 9篇罗格平
  • 8篇陈红
  • 7篇刘纪远
  • 7篇张树文
  • 6篇王让会
  • 6篇雷军
  • 5篇匡文慧
  • 5篇李仁东
  • 5篇刘美
  • 4篇田长彦
  • 4篇乔木
  • 4篇颜长珍
  • 4篇岳健
  • 4篇张雪艳
  • 4篇周万村
  • 4篇徐新良
  • 3篇游先祥
  • 3篇杨涵

传媒

  • 18篇干旱区地理
  • 10篇干旱区研究
  • 6篇中国沙漠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地理学报
  • 4篇地理研究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年份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62
2005年
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两个时期的LandsatTM卫星影象,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在这10年的时间里,新疆城乡建设用地扩展明显,其中城镇用地增长迅速。城乡建设用地类型及其结构变化在东疆、南疆和北疆三大区域和县(市)级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②新疆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占用耕地和草地为主。③新疆城乡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因素主要是人口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
雷军张雪艳吴世新张小雷鲁奇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用地遥感和GIS
新疆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初探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少数民族集聚区,在人口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政治安全等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技术导则》的指导下,在充分理解人口功能区人居环境适应性、资源承载力评价、物质积累基础...
雷军张小雷岳健吴世新
关键词:人居环境
新疆非耕地系数相似性类型区划分被引量:2
2010年
非耕地系数反映了田间耕地与非耕地的分布情况,它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获得较为准确的耕地面积。以影响非耕地系数的因素为指标对农区进行类型区划分是利用非耕地系数获取准确耕地面积的前提。首先以干旱区典型绿洲为研究区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累计平方根法研究各个类型区分界点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利用的斑块破碎度、水网密度、农业人口密度、人均农业生产值等。将它们作为类型区划分的指标,并采用最优分层理论将类型区数目确定为8。利用累计平方根法确定各类型区的分界点,该方法使得分区结果较优,各类型区内的方差较小。该类型区划分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土地利用的强度和各类型区的非耕地系数逐渐增加的趋势。
冯雪力吴世新陈红张良侠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3
2010年
以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其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3期耕地动态变化数据。从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对新疆3期耕地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面积变化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年均净增和开垦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耕地年均流失速度持续递减;耕地开垦由绿洲地区向沙漠、戈壁延伸,而耕地流失则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中东、西北和西南的边缘地区的耕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大(Rid>1.02);耕地开发结构由草地和林地为主转向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未利用地的开发结构由裸土地、盐碱地为主转向沙地、戈壁和盐碱地为主,耕地的利用结构以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化始终是负转化,与草地间的转化是正转化。
陈红吴世新冯雪力
关键词:耕地开垦耕地利用
我国沙冬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群落特点
蒙古沙冬青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和甘肃北部.分布36°27′-42°01′N,102°36′-108°49′E,海拔高度 990-1900 m 左右,坡度在 3o-45 ° 之间,最低海拔位于乌拉特梭梭林保护区,...
潘伯荣刘美吴世新苏志豪
新疆地区近15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以20世纪80年代末新疆土地利用数据库及2000年、2005年两期新疆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和空间分析模型及马尔科夫过程,分析新疆近1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及各地类间的转移变化状况,揭示该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最后采用马尔科夫过程预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并对土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耕地面积处于上升状态,其年变化幅度最大;林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且减少部分主要被开发为耕地;草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域面积不断增加。工矿居民建设用地增加迅猛。由马尔科夫过程预测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后,草地、林地面积逐年增加,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等是驱动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冯雪力吴世新陈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GIS
新疆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保护策略被引量:17
2010年
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它还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资源安全居于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地位。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由于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新疆是我国干旱区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后备耕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在国家耕地保护战略上占据突出地位。然而新疆生态脆弱性强,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引发的耕地退化问题已日趋严重。本文基于国家耕地资源安全层面,分析了新疆耕地资源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诱因,进而探讨了耕地资源的保护策略。
赵振勇乔木吴世新田长彦
关键词:干旱区绿洲耕地资源
基于3S技术的新疆耕地盐渍化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0
2009年
在资源环境遥感调查信息平台的支持下,以2004-2005年度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多层环境要素数据库、野外定点调查分析等数据,采用多要素综合分析的解译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综合判断并提取了新疆盐渍化耕地的空间分布数据,并在已有资源环境背景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进行了空间分析。盐渍化耕地的空间信息提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要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进行盐渍化耕地的宏观快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灌区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新疆灌区耕地总面积的32.07%,近20年来盐渍化耕地所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变化不大。盐渍化耕地大部分市县均有分布,南疆重于北疆。盐渍化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中下部、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低洼等区域。新开垦的耕地中,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
王芳芳吴世新乔木李和平杨涵李义玲
新疆绿洲变化与资源配置协调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绿洲是干旱区最重要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绿洲面积的扩张给资源配置的协调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新疆各绿洲为研究单元,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新疆1990-2015年绿洲面积变化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研究区水资源负载指数、单位面积耕地水资源弹性指数、人口弹性指数和经济弹性指数,探讨新疆绿洲变化的资源配置协调性。结果表明:(1)新疆绿洲面积呈扩大趋势,扩张速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2)绿洲面积扩张与单位面积耕地水资源变化的协调关系以绿洲扩张为主,各地区单位面积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3)新疆绿洲面积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指数都小于1,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大于绿洲面积扩张速度,绿洲面积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较低。(4)新疆4个研究区各个时期的经济弹性指数均大于1,说明新疆经济发展速度高于绿洲面积扩张速度,其中,天山北坡对新疆经济发展贡献最大。
庄庆威吴世新罗格平杨怡牛雅萱谢聪慧李天鹤
关键词:水资源人口
2000—2018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EVI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9年
基于MODIS-EVI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函数(EOF)、变异系数,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整体EVI的年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 016 0·(10a)^-1(P <0. 01),其中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中的EVI年际变化也呈显著增加趋势;生长季内沙漠整体及不同类型EVI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从3月开始,EVI逐渐增加,并在6-7月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大部分区域的EVI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沙漠南缘以及沙漠西缘的开荒区域,沙漠腹地EVI上升趋势较小,EVI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漠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EVI波动较大的区域在沙漠西缘与南缘,其中波动最大的区域在沙漠西缘的开荒区域,沙漠腹地EVI波动较小。EVI能够较好地反映以固定和半固定为主的沙漠区植被覆盖变化,其反映的植被状况对区域沙漠地貌类型的空间划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杨怡吴世新庄庆威牛雅萱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