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婧聪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课程
  • 2篇课程标准
  • 2篇课程改革
  • 2篇化学教学
  • 2篇教学
  • 1篇新课程改革
  • 1篇性教育
  • 1篇学生主动参与
  • 1篇学生主体性
  • 1篇学生主体作用
  • 1篇养成
  • 1篇原理课程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目标
  • 1篇水反应
  • 1篇配合物
  • 1篇普通化
  • 1篇普通化学
  • 1篇主体性
  • 1篇主体性教育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叶婧聪
  • 5篇许瑞君
  • 1篇黄波
  • 1篇彭丽莉
  • 1篇严正夫

传媒

  • 1篇河北理科教学...
  • 1篇湖北教育
  • 1篇实验教学与仪...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中小学实验与...
  • 1篇高等继续教育...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一学生学习“普通化学原理”课程的难度及成因浅析
2006年
“普通化学原理”是为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第一门化学原理课。本文从“普通化学原理”开设的必要性出发,从课程内容、学习系统、学习方式、复习方法、知识运用五个方面分析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的难度及其原因。
许瑞君叶婧聪黄波
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
2006年
一、问题的提出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高一教材(人教版)采用了两个实验,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及氢气的收集与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演示实验存在着如下缺点:
叶婧聪许瑞君严正夫
关键词:化学性质活泼
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理念
2006年
叶婧聪许瑞君
关键词:化学课程标准学生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现代教育主体性教育
当前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的预期。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一节课将选择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也关系到整体的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关于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也比较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兼而有之。然而,在一线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在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时仍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体系不规范 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内容范围应该是一致的。依照《化学课程标准》或《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这三方面的目标整合在一起实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体现课改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也许是习惯使然,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依旧沿用旧的目标体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或者是干脆把所有的教学目标写在一起,用“教学目的”表示。试想,如果课改新理念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都没有得以体现,那么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呢?
许瑞君叶婧聪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学生主体作用课程改革知识目标
水杨醛类Schiff碱的Cu(Ⅱ),Zn(Ⅱ)配合物的微波合成被引量:2
2004年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了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和乙二胺席夫碱及其与过渡金属 [Cu(Ⅱ )、Zn(Ⅱ ) ]配合物的液相合成反应 。
彭丽莉叶婧聪
关键词:微波配合物
对Na_2S溶液和FeCl_3溶液的反应的探讨
2007年
Na2S溶液和FeCl3溶液的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应,将Na2S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和将FeCl3溶液滴加到Na2S溶液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不同的.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希望能对这一反应有进一步的认识.
许瑞君叶婧聪
试论学习方式的转变与科学素养的养成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叶婧聪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