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区静怡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埃希菌
  • 4篇大肠埃希菌
  • 3篇尿路感染
  • 3篇路感
  • 2篇药物敏感
  • 2篇药物敏感性
  • 2篇敏感性
  • 2篇抗氧化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缺失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症状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机构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区静怡
  • 4篇彭亮
  • 2篇邓聪
  • 2篇朱雪莲
  • 1篇赵令斋
  • 1篇黄丽春
  • 1篇孙德华
  • 1篇李凌华
  • 1篇冯厚梅
  • 1篇吴晓蔓
  • 1篇郑磊
  • 1篇陈星
  • 1篇陈景红
  • 1篇李强
  • 1篇陈万山
  • 1篇陈美君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pkl基因缺失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索ppkl基因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FT073为研究对象,构建敲除株Apkl和回补株△pkl-C。比较过氧化氢刺激野生株、敲除株和回补株后各个时间点的生长率,比较两菌株抗氧化能力的差异;提取野生株和敲除株菌体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探究CFT073ppkl基因缺失后蛋白表达的差异;通过荧光定量RT-PCR技术进一步验证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katG和katE的表达变化。结果Apkl在各个刺激时间点的生存率均比野生株的低。而ppkl基因回补株各时间点的生存率与野生株基本一致;双向电泳后的蛋白质图谱经ImageMaster软件分析选取了表达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经MASCOT数据库鉴定,获得敲除株相对于野生株6个表达下调的蛋白和1个表达上调的蛋白;敲除株katG和katE的表达水平分别是野生株的(20.5±8.2)%和(20.9±6.9)%(P〈O.01)。结论ppkl可能通过调控katG和katE基因的表达参与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氧化压力的适应。
区静怡彭亮朱雪莲罗坤潘嘉韵吴晓蔓
关键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
ppk1基因缺失对产ESBLs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2023年
探讨ppk1基因缺失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SBLs-UPEC)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课题为实验性研究,2021年3至4月期间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检验科临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为TEM合并CTX-M-14型)的大肠埃希菌,命名为UE210113,并采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构建ppk1基因敲除株Δpk1并同时构建回补株Δpk1-C,用于开展研究ppk1基因对ESBLs-UPEC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使用Vitek2 Compact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UE210113、Δpk1及Δpk1-C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UE210113、Δpk1及Δpk1-C的ESBLs、外膜蛋白以及主动外排系统基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与UE210113相比,Δpk1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米诺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增强(Z=-2.121,P<0.05;Z=-2.236,P<0.05;Z=-2.236,P<0.05;Z=-2.121,P<0.05),Δpk1-C的药敏性恢复与UE210113一致(Z=0,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结果显示,Δpk1中编码ESBLs基因bla_(TEM)和bla_(CTX-M-14)表达量较UE210113明显下调,但在Δpk1-C未恢复表达;外膜蛋白基因omp F在Δpk1中的表达明显上调而omp A、omp C则表达下调,主动外排系统基因tol C、mdt A和mdt G在Δpk1中的表达相对下调,外膜蛋白和主动外排系统基因在Δpk1-C均能恢复表达。综上,ppk1基因的缺失影响了ESBLs-UPEC的外膜蛋白基因和主动外排系统蛋白基因的表达,使ESBLs-UPEC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提高。
区静怡陈万山陈美君赵令斋李凌华彭亮梁烂石亚玲
关键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药物敏感性
D-dimer Plus试剂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中的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浆D-dimer Plus试剂在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早期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采用D二聚体Plus试剂盒,分别对59例DVT患者和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并进行统计学t检验,ROC曲线分析和D二聚体在不同截断值情况下的筛检评价。结果 DVT组D二聚体(675±206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91±69μg/L),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3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用于DVT临床诊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UC=0.706,P=0.000),D二聚体水平越高,发生DVT的可能性越大;以D二聚体水平为200μg/L为截断值时,其阴性预测值和临床诊断符合率都是最高的,分别为67.06%和73.95%。结论 D-dimer Plus试剂在DVT的早期临床诊断中价值有限,而对于疑似DVT患者,建议以200μg/L作为截断值。D二聚体水平并不升高的临床疑似DVT患者,需要进行连续监测与静脉影像学检查。
黄丽春冯厚梅郑磊孙德华区静怡李强
关键词:D-二聚体深静脉血栓D-DIMER
奇异变形杆菌聚磷酸盐激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表达、纯化奇异变形杆菌聚磷酸盐激酶(PPK)蛋白,制备PPK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奇异变形杆菌PPK的抗原性、疏水性等参数,选取N端较保守的309个氨基酸,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以利于原核表达。合成新的基因序列后插入pET28b(+)质粒,转化入转化宿主菌BL21(DE3),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镍琼脂糖亲和层析技术,将获得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的蛋白作为免疫原并结合使用佐剂,背部多点注射新西兰大白兔,ELISA检测兔血清效价,Western Blotting验证抗体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奇异变形杆菌PPK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可在0.5 mmol/L IPTG、37℃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诱导、表达;利用镍柱纯化后的PPK蛋白与免疫佐剂一起,采用背部多点接种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效价高的兔抗血清。ELISA检测血清效价达到1∶512 000,Western Blotting对ppk基因缺失株及其野生株进行验证显示抗体特异性良好。结论利用pET28b(+)载体可构建奇异变形杆菌PPK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表达、纯化后的蛋白与佐剂共同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可获得效价高、特异性良好的兔多克隆抗体血清,为奇异变形杆菌聚磷酸盐激酶的检测以及深入研究PPK在奇异变形杆菌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彭亮区静怡潘嘉韵邓聪陈景红曹虹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多克隆抗体
ASB及UTI患者尿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系统分群、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无症状菌尿(ASB)及症状性尿路感染(UTI)患者尿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系统分群、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从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145株,其中ASB组65株,UTI组80株。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进行系统分群及10种毒力基因表达检测;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其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ASB组中,A、B1、B2、D群分别占10.77%、38.47%、43.07%、7.69%。UTI组中,A、B1、B2、D群分别占12.50%、10.00%、62.50%、15.00%,两组系统分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B组黏附相关基因afa和sfa的表达率高于UTI组(P<0.05)。UTI组细胞毒性相关基因细胞毒性坏死因子1(cnf1)和溶血素(hlyA),铁摄取相关基因fyuA和iutA的表达率高于ASB组(P<0.05)。ASB组和UTI组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B和UTI不同的系统分群特征,可能与其表现出不同的致病能力有关。ASB菌株毒力较UTI低,降低了其急性致病能力,但具有更高表达率的黏附相关基因,这可能有助于细菌实现持续定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高耐药率必须引起临床重视。
邓聪区静怡朱雪莲彭亮
关键词:无症状菌尿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
ppk1基因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抗氧化压力及其药物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一、背景和目的  大肠埃希菌是人类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也是条件致病菌,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可引起肠道内感染导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亦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其中引起尿路感染的菌株被称为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区静怡
关键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抗氧化特性药物敏感性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检测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重症、危重型3组,另选取168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计数、淋巴细胞(LYM)计数、NLR、RDW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VID-19患者的WBC计数、NEU计数、LYM计数均降低(P<0.01),NLR升高(P<0.01),两组间R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型肺炎相比,重型/危重型肺炎的WBC计数、NEU计数、NLR、RDW均升高(P<0.01),LYM计数降低(P<0.01)。WBC、NLR联合诊断COVID-19的AUC为0.837(P<0.01),敏感度为63.2%,特异度为94%。WBC、NLR、RDW三者联合预测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AUC为0.908 (P<0.01),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93%。结论 联合WBC、NLR及RDW可为COVID-19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指导临床用药。
陈意珊陈星区静怡陈志浩黄颖怡江鸿雅石亚玲
关键词:白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