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亮

作品数:92 被引量:22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6篇基因
  • 11篇埃希菌
  • 11篇大肠埃希菌
  • 10篇杆菌
  • 9篇尿路感染
  • 9篇路感
  • 8篇血管
  • 8篇肠癌
  • 7篇血管内皮
  • 7篇血管内皮细胞
  • 7篇微血管
  • 7篇微血管内皮
  • 7篇微血管内皮细...
  • 7篇内皮
  • 7篇内皮细胞
  • 7篇病毒
  • 5篇蛋白
  • 5篇预后
  • 5篇耐药

机构

  • 47篇广州医科大学
  • 39篇南方医科大学
  • 20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南加州大学
  • 3篇嘉应学院
  • 3篇南华大学
  • 3篇昆明市儿童医...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91篇彭亮
  • 22篇曹虹
  • 12篇吴晓蔓
  • 9篇邓小燕
  • 8篇邓聪
  • 7篇黄胜和
  • 7篇张文炳
  • 7篇王新颖
  • 6篇姜泊
  • 6篇厉周
  • 5篇赵铁
  • 5篇韩帅
  • 4篇惠长野
  • 4篇郝小燕
  • 4篇蔡寨
  • 4篇梁燕
  • 4篇区静怡
  • 4篇王伟飞
  • 4篇罗苏
  • 4篇伍慧妍

传媒

  • 8篇检验医学与临...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现代消化及介...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临床实验...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1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ESBLs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型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耐药情况和主要基因型。方法纸片扩散法(K-B)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尿液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菌株的CTX-M、TEM和SHV型ESBLs基因,并对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大部分产酶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等耐药性较低,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等耐药性较高。在72株ESBLs阳性菌株中,CTX-M型所占比例为48.6%,TEM型占87.5%,SHV型占0.0%,同时含有CTX-M和TEM两种基因型的占47.2%。结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CTX-M和TEM是其主要基因型。应加强监控,防止产酶菌株的播散。
彭亮陈姬明肖柯玲
关键词:基因型
盐酸美金刚促进中性粒细胞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
2023年
目的探索盐酸美金刚(memantine hydrochloride,MEM)促进中性粒细胞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杀菌作用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MEM与感染MRSA的中性粒细胞共孵育4 h后,取适量菌液涂LB平板培养、计数;收集共孵育后的中性粒细胞检测活性氧生成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情况。建立小鼠MRSA感染模型,给予或不给予MEM处理,收集血液、脾脏、肾脏进行菌落计数及血液中的降钙素原检测。MRSA感染小鼠后,腹腔注射MEM或PBS,记录48 h小鼠存活率,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未加MEM组相比,MEM处理后的混合培养液中MRSA数量显著减少,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MRSA的存活数随着MEM浓度的升高而减少。此外,MEM能显著促进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以及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动物实验显示,MEM组小鼠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显著降低,血液及脏器中的载菌量显著降低,48 h小鼠存活率较PBS组显著升高。结论MEM能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对MRSA的杀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MEM促进了中性粒细胞活性氧和胞外诱捕网的产生。
刘晨飞张沐捷邓小燕唐晓丹梁嘉欣杨志凯彭亮
关键词:盐酸美金刚中性粒细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氧
天然药物单体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加,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情况越发严重,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将越来越少。天然药物因其作用范围广、毒副作用较小在抗感染研究中备受关注,而天然药物单体即是其发挥药理学作用的物质基础。就近年来天然药物单体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抗菌药物的筛选和开发提供参考。
余展鹏彭亮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抗菌药物耐药
利用Agilent定制基因芯片筛选相同病理类型、不同预后的早期乳腺癌分子标记物的研究
研究背景: 乳腺癌(mammary carcinoma)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各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不尽相同,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易感基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众观全球乳腺癌发病情况,欧美国家女性...
彭亮
关键词: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分子分型
文献传递
应用胶体金层析法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F1抗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用于鼠疫耶尔森菌的快速诊断。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加入待测鼠疫耶尔森菌液及对照菌液。结果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条在检测中并未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达到100%,显示其在鼠疫耶尔森菌的检测中特异性较好,结果可靠。同时该试纸条敏感性亦较高,少量细菌或抗原就可得到阳性结果,检测效果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好,适合于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中的鼠疫快速诊断和现场鼠疫监测。
李珺江凌晓张文炳彭亮陈清曹虹
关键词:耶尔森菌F1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敏感性
新生儿脑膜炎大肠埃希菌ompT敲除株毒力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埃希菌ompT对菌株毒力的影响。方法对比野生致病株E44及ompT敲除株FA4:AompT两者体外黏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构建回复株,并考察ompT回补质粒pST及点突变质粒pST85能否恢复敲除株的黏附能力;考察ompT缺失对菌株定植乳鼠肠道能力的影响;考察ompT缺失对菌株穿越乳鼠血脑屏障的影响。结果相比野生株,E44:Aompz黏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力明显降低;低拷贝质粒pST及点突变质粒pST85部分恢复了E44:AompT的黏附能力;ompT缺失不影响菌株肠道定植能力;E44:AompT可诱导与野生株相似水平的菌血症,但穿越乳鼠血脑屏障的能力显著降低。结论ompT与菌体黏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穿越血脑屏障相关,OmpT蛋白水解酶活性在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惠长野刘晓露郭妍彭亮张艳芳王佃鹏曹虹
关键词:OMPT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毒力
浸润性膀胱癌不同治疗方案预后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手术后灌注化疗与膀胱全切术对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效果差异性。方法利用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估,提取资料后对行保留膀胱手术后灌注化疗或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计算两种治疗方案检验统计量Z=1.22,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0.94~1.29)。结论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局部切除加灌注化疗5年生存率与全切组无差别,可以谨慎地接受保留膀胱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彭亮赵铁吴晓蔓
关键词: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切除术化疗META分析
LKB1调控Peutz-Jeghers综合征错构瘤及肠上皮细胞中的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LKB1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错构瘤及肠上皮细胞中对上皮间质转化(EMT)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PJS错构瘤标本及10例正常肠道组织中LKB1、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Masson三色染色法分析胶原纤维沉积。选取NCM460人肠上皮细胞株,慢病毒转染后建立LKB1敲低及空载体稳定表达株。以CCK8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价LKB1敲低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运用WB、q PCR、免疫荧光检测LKB1敲低后对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snail、slug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肠组织相比,PJS错构瘤中LKB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而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Masson染色提示错构瘤中胶原纤维沉积增多,沉积面积扩大。与空载体组相比,LKB1敲低的NCM460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表达增高。结论LKB1可能通过调控EMT从而影响PJS错构瘤的形态改变及纤维化进程,提示EMT可能成为PJS治疗的新靶点。
钟超彭亮李冉陈静陈新琦曾笛徐晓平王志青陈楚弟王亚东李爱民刘思德吴保平
关键词:LKB1上皮间质转化PEUTZ-JEGHERS综合征错构瘤
苦参碱逆转外排泵系统AcrAB-ToIC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
2023年
目的评估苦参碱对由外排泵AcrAB-TolC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影响并探究其逆转耐药性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使用棋盘稀释法,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替加环素组、苦参碱组、联合用药组;培养24 h后,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记录各药物组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抑菌率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取各药物组MIC对应孔和阳性对照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AcrAB-TolC外排泵系统调控基因AcrB、MarA、RamA、Acr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单用替加环素或苦参碱相比较,替加环素与苦参碱联合应用能更明显的抑制外排泵系统AcrAB-TolC介导的替加环素耐药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P<0.05),替加环素与苦参碱的药理主要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联合用药下,替加环素与苦参碱的MIC值均明显降低,替加环素的MIC均能恢复至替加环素敏感MIC值;苦参碱单独或联合作用后,AcrAB-TolC外排泵RamA、AcrB表达明显降低(P<0.05),AcrR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苦参碱能下调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AcrAB-Tolc外排泵调控蛋白RamA和AcrB基因的表达、及上调AcrR基因的表达,起到逆转替加环素耐药的作用。
伍慧妍钟瑶詹铀超彭亮张艳玲
关键词:苦参碱
基于决策树的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诊断模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利用决策树模型挖掘常见的临床检验资料信息,建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无创诊断模型。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HBV感染相关性疾病518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344例,肝硬化组174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常见的21项临床检验指标。通过无放回分层抽样方法在这两组样本中分别抽取3/4共同构成388例的训练样本,分别抽取1/4共同构成130例的测试样本,利用决策树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和C4.5(Successor of ID3)两种算法构建模型,采用预测正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决策树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决策树的根节点样本数均为388,即全部训练样本,分枝包含最小样本数为15,决策树挖掘深度为5。最后进入C4.5模型的仅有白蛋白这一变量,叶节点个数为2;进入CART模型的有9个变量,分别是年龄、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甲胎蛋白、Ⅲ型前胶原氨端肽、间接胆红素、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球蛋白,叶节点个数为11。CART模型的预测正确率为86.15%,高于C4.5模型的83.85%;两者的AUC分别为0.851(95%CI:0.772~0.931)和0.822(95%CI:0.739~0.906)。结论利用决策树模型充分挖掘常规临床检验资料,所构建的无创诊断模型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且CART模型优于C4.5模型,结果直观明了,解读性强,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吴红邓小燕潘昆贻彭亮孙卫民
关键词:HBV决策树CARTC4.5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