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军

作品数:53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成像
  • 27篇磁共振
  • 24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肿瘤
  • 11篇细胞
  • 8篇星形
  • 8篇星形细胞
  • 7篇转移瘤
  • 7篇灌注
  • 6篇对比剂
  • 6篇MRI表现
  • 5篇细胞瘤
  • 5篇加权成像
  • 5篇灌注成像
  • 4篇星形细胞瘤
  • 4篇星形细胞肿瘤
  • 4篇术前
  • 4篇葡胺
  • 4篇细胞肿瘤
  • 4篇颅内

机构

  • 44篇广东省人民医...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作者

  • 49篇刘红军
  • 39篇黄飚
  • 38篇梁长虹
  • 19篇张水兴
  • 14篇王广谊
  • 8篇刘辉
  • 8篇周正根
  • 8篇杨万群
  • 5篇张云亭
  • 4篇刘春玲
  • 4篇茹光腾
  • 3篇罗海营
  • 3篇杨林
  • 3篇刘再毅
  • 3篇刘其顺
  • 2篇李伟雄
  • 2篇王秋实
  • 2篇巫梓斌
  • 2篇吴佩娜
  • 1篇吴海军

传媒

  • 14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放射学实践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1~33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CT平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深部4例,小脑半球表面且突向桥小脑角区2例,双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多发病灶2例。肿瘤内发生囊变5例,囊变区大小不一,3例位于肿瘤周边,2例位于中央,其内壁光滑。MRI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且信号不均匀,5例肿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3例肿瘤有轻度强化,5例中度强化,其中1例有脑回状强化。2例CT平扫示肿瘤呈稍高密度。结论: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李晏黄飚刘红军梁长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_MRS)是一种无损伤性研究人体正常或病理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特异性较强 ,在脑肿瘤尤其是胶质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1H_MRS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胶质瘤的分级、鉴别诊断、评估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归纳出
刘红军张云亭
关键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脑胶质瘤化学位移评估预后疗效观察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利用SWI评价慢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相应供血区域的脑氧代谢,检出易损脑组织。方法对单侧慢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1例(患病组)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10名(正常对照组)行TOF-MRA及SWI检查,选取相同大小的ROI测量,并比较患者患侧、健侧以及正常对照组两侧脑组织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结果患者患侧、健侧、正常对照组左侧及右侧的相位弧度值分别为(6.00±2.10)×10-3、(11.66±3.52)×10-3、(12.08±2.86)×10-3、(10.51±2.30)×10-3(F=13.48,P<0.05),SWI信号值分别为194.29±28.08、238.33±24.76、245.05±8.76、233.06±11.66(F=13.3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侧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均低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P<0.05)。患病组患者中2例大脑后动脉侧支循环丰富区域(枕叶为主)SWI信号及相位弧度值高于健侧。结论 SWI能间接反映慢性缺血脑组织氧摄取分数升高及脑血流量降低,可代替CT或MR灌注成像评价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缺血范围及缺血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刘红军梁长虹黄飚张水兴王广谊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颅内动脉疾病磁共振成像
大鼠超急性脑梗死MR灌注加权成像:铁羧葡胺与Gd-DTPA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与Gd-DTPA相比较,探讨铁羧葡胺(Resovist)在大鼠超急性脑梗死MR灌注加权成像(MRPW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8μmolFe/kg体质量Resovist灌注组,B组为0.2mmol/kg体质量Gd-DTPA灌注组,两类不同对比剂剂量的选择以在正常脑组织的MRPWI中获得相同的最大信号强度变化为标准。全部动物均于大脑中动脉栓塞1h后接受MRPWI。重建PWI原始图像,获得病灶中心区以及脑缺血半暗带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参数形态图。比较两组各项参数变化并与病理检查及TTC染色对照。结果A、B两组大鼠在脑缺血中心区以及病灶边缘区(即影像半暗带)所获得的信号-时间曲线基本一致,相应各兴趣区的rCBV、rMTT及TTP值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MRPWI中,与Gd-DTPA相比,Resovist同样有效,且所需剂量小,在脑灌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水兴梁长虹黄飚刘红军刘春玲杨林杨万群
关键词:脑梗死灌注成像
多次注射离子线型钆对比剂对齿状核T1WI信号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多次注射离子线型钆对比剂患者小脑齿状核T1WI信号的改变,探讨齿状核信号改变与注射离子线型钆对比剂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的患者25例,其中14例行6次MR增强检查,11例行4次MR检查,注射对比...
刘红军黄飚梁长虹
关键词:齿状核
CT和MR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CT及MR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BCA患者的CT及MRI表现,并与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6例腮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进行比较。结果11例腮腺BCA病灶均为单发,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平均最大径(22.36±8.79)mm,多位于浅叶(8/11)。6例接受CT检查,平扫5例病灶密度不均,1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边缘强化较明显,1例可见强化壁结节。5例接受MR检查,11例病灶T1WI均呈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均可见低信号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并以边缘环形强化为主,其中1例可见明显强化壁结节。CT或MRI见血管贴边征象10例,静脉回流进同侧下颌后静脉或颈外静脉者7例。结论腮腺BCA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蔡伟琳刘红军
关键词:腮腺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大鼠超急性期脑缺血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SWI评价大鼠超急性脑缺血的价值。方法对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线栓法构建超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于栓塞20min及2.5h分别行SWI及DWI,参照缺血2.5h时的DWI及ADC图,分别测量20min及2.5h时梗死区、周围区及对侧镜像区(ROI1、ROI2、ROI3、ROI4和ROI'1、ROI'2、ROI'3、ROI'4)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并比较不同ROI及相同ROI两个时间点间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结果栓塞20min和2.5h时,各ROI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ROI1与ROI2、ROI'3与ROI'4、ROI1与ROI'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在大鼠MCAO 20min后即可显示脑缺血,表现为SWI信号及相位弧度值降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核心区SWI信号升高,接近正常脑组织,预示不可逆梗死。
刘红军黄飚王广谊张水兴梁长虹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脑缺血动物实验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MR灌注成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鉴别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PCNSL)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价值。方法PCNSL患者12例,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患者23例,手术前行常规MR检查及MR灌注检查,比较其MR灌注伪彩图像和灌注曲线,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将所测量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PCNSL实质部分rCBV平均为1.8±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实质部分rCBV平均为3.9±0.9,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SL实质区域时间-信号曲线对比剂首过后曲线逐渐接近基线,12例中有7例超过基线水平。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实质区域时间-信号曲线对比剂首过后曲线逐渐向基线水平靠拢,但均不能完全恢复到基线水平。结论MR灌注成像有助于鉴别PCNSL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黄飚梁长虹刘红军王广谊周正根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淋巴瘤
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后随访检查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术后CT灌注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星形细胞瘤部分切除术后 19例 ,放射治疗前后常规CT及CT灌注检查 ;星形细胞瘤全切术后 2 6例 ,CT灌注随访检查。结果 残留肿瘤放疗后 ,低级星形细胞瘤仅PS值下降 ;高级星形细胞瘤的CBF、CBV和PS均下降 (P <0 .0 5 )。星形细胞瘤全切后 ,手术区与正常脑白质的CBF、CBV和P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黄飚梁长虹张云亭李伟雄茹光腾刘其顺刘红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星形细胞瘤术后
MRI“晕征”和“黑环征”对鉴别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与其他脑肿瘤出血的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估T1WI"晕征"和T2WI"黑环征"对鉴别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及其他脑肿瘤出血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84例脑内肿瘤合并急性或亚急性出血患者,其中CA29例,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31例,转移瘤24例。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晕征"和"黑环征"的出现概率。结果 24例出现T1WI"晕征",其中17例(58.62%)为CA,3例(9.68%)为星形细胞肿瘤,4例(16.67%)为转移瘤。T1WI"晕征"诊断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62%、87.27%,阳性预测值为70.83%;59例出现T2WI"黑环征",其中26例(89.66%)为CA,15例(43.39%)为星形细胞肿瘤,18例(75%)为转移瘤。T2WI"黑环征"诊断C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66%、40%,阳性预测值为44.07%。两种征象联合应用诊断CA,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z=0.766。结论 T1WI"晕征"是诊断出血性CA较特异的征象;T2WI"黑环征"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两种征象联合应用,对CA的诊断以及与其他脑肿瘤合并出血相鉴别准确性较高。
杨万群黄飚刘红军梁长虹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星形细胞肿瘤转移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