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志瑶

作品数:24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睡眠
  • 6篇睡眠呼吸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综合征
  • 6篇儿童
  • 5篇术后
  • 5篇腺样
  • 5篇腺样体
  • 5篇基因
  • 5篇鼻炎
  • 4篇低通气
  • 4篇低通气综合征
  • 4篇睡眠呼吸暂停...
  • 4篇睡眠呼吸暂停...
  • 4篇通气
  • 4篇阻塞性
  • 4篇疗效
  • 4篇呼吸暂停低通...
  • 4篇鼻内
  • 3篇电凝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美国Emor...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代志瑶
  • 13篇周成勇
  • 5篇孙宝春
  • 4篇戴朴
  • 3篇王丰
  • 3篇李彦
  • 3篇黄莎莎
  • 3篇严清红
  • 3篇康东洋
  • 3篇韩泽利
  • 2篇袁永一
  • 2篇张京红
  • 2篇文彦玲
  • 2篇周成勇
  • 2篇韩佳宏
  • 1篇刘洪权
  • 1篇京萨
  • 1篇王丰
  • 1篇马忠恕
  • 1篇王彤

传媒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华耳科学杂...
  • 3篇人民军医
  • 3篇第十四届全军...
  • 2篇感染.炎症....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咽部结核2例被引量:1
2005年
李彦代志瑶周成勇
腺样体切除加扁桃体单纯消融或扁桃体部分切除加消融对儿童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文探讨等离子辅助下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腺样体切除加扁桃体单纯消融或扁桃体部分切除加消融对术后免疫功能...
周成勇代志瑶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儿童患者术后免疫功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文献传递
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术前表面细菌培养结果与术后发热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而需要行手术的患儿,术前腺样体及扁桃体表面的细菌培养结果与术后发热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诊断为OSAHS并拟行腺样体及扁桃体手术的患儿60例,于术前采用咽拭子法,取扁桃体、腺样体表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实施腺样体切除+扁桃体部分切除手术,观察并记录其术后体温的变化。将术前细菌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术后发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细菌培养结果以正常菌群为主,扁桃体及腺样体检出率分别为96.7%(58/60例)及78.3%(47/60例);条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其在扁桃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8.3%(17/60例)和11.7%(7/60例),在腺样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6.7%(16/60例)和16.7%(10/60例);术前细菌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术后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术前细菌培养阳性与术后发热无关。
韩佳宏代志瑶孙宝春周成勇
关键词:扁桃体腺样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细菌培养术后发热
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基因型与表型关系被引量:10
2013年
耳聋是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先天性聋的发生率为1/1000,其中遗传性聋占一半以上。
代志瑶戴朴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型表型先天性疾病先天性聋遗传性聋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于乳突根治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乳突根治术后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乳突腔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胆脂瘤中耳炎42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后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及新可合剂处理乳突术腔20例(观察组);仅用新可合剂处理乳突术腔2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腔愈合情况和上皮化时间。结果:观察组上皮化时间3~5周,平均(27.1±3.9)天;对照组上皮化时间4~7周,平均(30.3±2.6)天。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上皮组织增生,加速乳突腔上皮化,提高乳突根治术疗效。
代志瑶李彦周成勇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胆脂瘤中耳乳突根治术
睡眠监测及定位系统与头影测量在OSAHS阻塞平面定位诊断中互补性的研究
本文研究睡眠监测及定位系统(Apneagraph)与头影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阻塞平面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提高术前对阻塞平面的判断的准确性,进而为提高OSAHS手术的疗效提供保证。
周成勇代志瑶文彦玲纵亮
关键词:睡眠监测头影测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文献传递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治疗
2007年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发症的产生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40例(75耳)4~6岁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记录治疗效果和相关因素,术后定期复查,观察并治疗其并发症。结果:病理、留管时间、置管时是否有中耳积液流出、中耳积液性质、腺样体制刮除术与鼓膜置管后疗效相关。耳溢液是鼓膜置管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声阻抗呈B型曲线、语言频率平均骨气导间距>25dB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采用鼓膜置管术,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应同时行腺样体刮除术,尽量留管4个月以上,可明显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防止术后感染,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可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
代志瑶刘洪权杜波马忠恕王宇声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腺样体刮除术
GJB2、SLC26A4基因致病性突变与内耳CT表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研究感音神经耳聋GJB2、SLC26A4基因致病性突变与内耳CT表型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两种基因检测在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是否存在内耳畸形方面的作用。方法按DNA测序的方法检测2686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GJB2、SLC26A4基因致病性突变情况,以Sennaroglu分类为标准统计以上患者内耳CT表型情况,分析GJB2、SLC26A4基因型与CT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2686例患者中共检出GJB2基因致病性突变429例(双等位基因纯合突变220例、复合杂合突变207例、单等位基因显性突变2例),共检出SLC26A4基因致病性突变596例(双等位基因纯合突变169例、复合杂合突变427例)。2、2686例患者中内耳畸形873例(Mondini畸形371例、单纯大前庭水管338例、其它164例);内耳CT正常1813例。3、GJB2基因致病性突变99.30%(426/429)在内耳CT正常组中检出,SLC26A4基因致病性突变100%(596/596)在前庭水管扩大相关内耳畸形中检出。结论 GJB2基因致病性突变与内耳正常CT表型密切相关;SLC26A4基因致病性突变与前庭水管扩大相关内耳畸形密切相关。
孙宝春代志瑶黄莎莎韩冰袁永一苏钰康东洋戴朴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GJB2基因SLC26A4基因
GJB2基因听力学表型与基因型关系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分析GJB2基因的听力学表型与基因型关系。方法2007年4月-2011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具有完整听力学资料的1481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均进行GJB2编码区测序,并对其GJB2基因突变检出阳性率及与听力学表型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81例患者GJB2基因阳性突变率为20.05%,双耳感音神经性聋组阳性突变率为20.66%,高于单耳耳聋组(2.08%)(P〈0.01)。在双耳感音神经性聋组中,极重度聋组中的GJB2阳性检出率最高(26.07%),其次是重度(18.12%)、中度(17.4%),轻度组为11.54%,各组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297例GJB2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听力曲线分型分析中,发现了10例上升型听力曲线(14.93%),但GJB2耳聋听力图仍以残余型(26.27%)、平坦型(25.16%)常见,各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JB2基因突变者听力学表型呈多样性,在进行基因检测时,除重视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听力图为残余型和平坦型的人群外,也应该对单耳耳聋、双耳轻度听力损失或听力图为上升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常规耳聋基因检测。
代志瑶孙宝春黄莎莎康东洋张昕董敏袁永一戴朴
关键词:GJB2感音神经性基因诊断
上气道测压阻塞平面判断与X线头影测量舌后间隙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上气道测压系统(Apnea Graph,AG)判断阻塞平面与X线头影测量的舌后间隙(posterior airway space,PAS)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阻塞平面定位诊断中的关系,以提高术前OSAHS阻塞平面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重症OSAHS患者,均行整夜便携式多道睡眠监测检查确诊,其中男28例,女2例;年龄35~59岁,中位数41.5岁;体质量指数平均(面±s,以下同)为(28.8±4.1)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58.6±16.4)次/h;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0.69±0.09)。30例患者均行AG检查及X线头影测量,将AG判断为下平面阻塞的构成比和X线头影测量的舌后间隙做相关性分析。结果X线头影测量发现30例患者舌后间隙均明显狭窄,仅为4.4~10.8mm,平均(7.6±2.1)mm。AG判定的下平面阻塞构成比范围2%~87%,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15.5%[9.0%;35.8%]。下平面阻塞〉50%的2例和下平面阻塞30%-40%的8例中,6例的舌后间隙均小于6mm。AG判断为下平面阻塞的构成比和X线头影测量的舌后间隙呈直线相关(r=-0.6511,P〈0.01),有下平面阻塞构成比数值越高,舌后间隙越小的趋势。2例巨大扁桃体和2例小下颌患者的AG判断结果与趋势不符。结论初步研究发现,AG判定的下平面阻塞构成比与X线头影测量的舌后间隙狭窄程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但要注意排除过度肥大的扁桃体等对诊断的干扰。
周成勇代志瑶李岩峰文彦玲纵亮张慧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测压法气道阻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