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述胜
- 作品数:67 被引量:35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现代课程改革的文化问题论纲被引量:18
- 2005年
- 新读经运动与新课程改革的同步崛起,使“本土知识的传承发育与外来知识的引进吸纳如何取得有效的平衡”这个潜藏于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问题,再次浮出水面。面对中国现代课程范式所造成的文化迷失,让课程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应成为课程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而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则是结构调整的可能选择。
- 于述胜刘继青
- 关键词:读经运动课程改革教育文化课程结构
- 教育史学科建立时期的中国问题——解读舒新城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理路被引量:3
- 2007年
- 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建立是一个过程,是知识建构与社会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后五四时期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现代教育经验,并能对这种经验进行系统反思之时,才获得了自己的"现代"历史意识,并取得了相应的知识形式。舒新城是中国教育学科建立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有关学术理路,是基于教育和学术独立的历史需要,去重置中西古今教育关系的知识化形式。他所面对的实际难题,是如何既认同于自我的独特性,又能充分领取西方的现代教育经验。由于他是立于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基础上安排中西古今关系的,故其具体文本的学术理路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 于述胜
- 关键词:舒新城知识建构社会建构学术理路
- 为什么说“人性本善”——刘咸炘对传统性善论的现代总结被引量:4
- 2017年
- 中国传统学术以重人道而重人性,并以性善论为主流思想。晚清以降,西学东渐,性善之论日趋式微。近儒刘咸炘通古今、贯中西,对传统性善论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与发挥。他把"生"确立为绝对价值和评判善恶的根本尺度,并继承了《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思想传统,认定大自然本善,故人与万物之性皆善;而人得天地理气之粹,故拥有天地间至贵至灵的至善之性。在方法论上,刘咸炘论性善还有一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自当一体"之论。此论有三个要点:其一,当然(善)本于自然,是对于自然的肯定与实现,不自然者必不当然;其二,不当然(恶)是对于自然的否定与背离,不当然者必非自然;其三,善(当然)与恶(不当然)并非并存之二物,而是一物之二态,即正常之态与负变之态。明乎此,乃能知恶是非自然的,因而也是反人性的。
- 于述胜周卫勇
- 关键词:刘咸炘性善论
-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六十年来中国的教育学话语史论被引量:8
- 2009年
-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新中国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话语之一。"文革"及其以前,以一元化体制为前提,其主要学术功能是用"元理论"来整肃意识形态,重塑知识谱系,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的自我优越意识。这又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一主体的理论话语,它排斥一切社会或个人主体的学术创造努力,最终使"元理论"成了彻底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教育学史和元教育学探究,通过回到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学实践本身去寻找、确立自主理论基础,中国的教育学摆脱了对于"元理论"的依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的文化选择和创造主体从单元走向多元,教育研究主体的自我定位和立场也多元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也通过进一步追问"谁的理论与谁的实践相统一"、"什么样的理论与什么样的实践相统一",获得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 于述胜
-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学
-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问题论纲——以制度变迁为中心的多维分析被引量:32
- 2005年
- 要理解现代中国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翼。社会教育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是一个处在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概念,其历史功能包括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两个方面,其具体职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社会教育的主体方面,知识分子群体和国家、地方政权三方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呈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解决国家自上而下的理性规划与基层社会自主、自治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不同的探索方式,但限于历史条件而未及充分展开。
- 于述胜
- 关键词:社会教育教育功能教育主体
- 论自然的合理性与文化的合理性——以鲁迅论父子关系为中心被引量:4
- 2004年
- 文化对于自然,呈现出顺应和超越的双重关系。自然的合理性主要体现为以因果链条等形式出现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文化的合理性还体现着人类的目的性。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目的,用自然之所有创造出自然之所无,是文化的根本价值。新文化运动用自然主义反对传统的道德主义,要求把文化和道德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反映的是现代性对于传统性的反叛。但其基于进化论的自然主义思想方法,却有将人的存在还原为自然存在的潜在危险。须知,不顺应自然,人可能还不如动物;不超越自然,人还只是动物。我们应同时超越传统的道德主义和五四的自然主义,在全面把握文化与自然关系基础上重新解读以父子之道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
- 于述胜
- 关键词:父子关系自然主义道德主义
- 通情以达理——《大学》“格物致知”本义及其理论价值被引量:10
- 2020年
- "格物致知"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问题,自古异解纷呈。异解越多,便意味着臆说越多。导致臆说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混淆了解经与借题发挥的界限;其二,不能准确把握《大学》的思想逻辑以及依此确定"格物致知"的解释范围与方向。《大学》之要义,在于以修身为本而明明德于天下。故"纲"虽曰"三",其实皆括于"明明德"一语;"目"虽曰"八",其实皆以修身为本。"八目"之间,呈现为以修身为原点的涡旋式结构。修身之要义,在于好恶之情的顺应、调适与沟通。循此逻辑可知,作为修身工夫的格物致知,与"情理"密切相关,由前后两个环节构成。"致知"之"知"即情理之知",格物致知"就是通情以达理的物(人)我感通之道。通过通情以达理,《大学》有效地实现了情与理的统一。大义明,方能训诂通,对于古今纷纭之说亦可明其得失。情理之所以为情理,就在于有情斯有理,无情必无理;理从情出,情通理得。《大学》的"格物致知"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理论价值,就在于它呈现了人类道德生活的这一基本逻辑。
- 于述胜
- 关键词:格物致知
- 傅统先教授的学术人生被引量:10
- 2010年
- 陆有铨于述胜包丹丹李涛
- 关键词:学术界中国教育教育哲学现代教育哲学家
- 以情为本:《大学》“絜矩”之儒家治道
- 2023年
- 《大学》“絜矩”之道是在审慎而周密的度量中形成并持守治国、平天下的法度。本质上,“絜矩”之道乃情感体证之学。其基本精神,是强调治国之人要以自身的真实好恶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一己之情与家人、国人、天下人之情的相通相合,生成修己治人的理性行为法则,并以此理性法则感化百姓、推施政教。“絜矩”之道下的治道由此获得了纯粹的主体自由性、公正性与平等性。这一理论指出了政治治理的根本所在,并能与西方技术性思维下的治道两相补足,为现代政治治理提供反思与补益之法。
- 宁静贤于述胜
- 关键词:情感感化
- 教育学术应该这样争鸣被引量:1
- 2006年
- 在新课改中,“讲授法”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某些场合甚至谈“讲”色变。“讲授法”怎么啦?如何理解“讲授法”?如何理解讲授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此等等。这里奉献出我们的理解,希望对推进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 于述胜
- 关键词:学术争鸣终身教授教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