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君宝

作品数:153 被引量:2,247H指数:29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生物学
  • 13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矿业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8篇湿地
  • 46篇土壤
  • 22篇三江平原
  • 22篇黄河三角洲
  • 15篇黑土
  • 15篇滨海湿地
  • 14篇有机碳
  • 11篇生态
  • 9篇沼泽
  • 9篇生态环境
  • 9篇湿地土壤
  • 8篇黄河三角洲滨...
  • 8篇碱蓬
  • 7篇盐地碱蓬
  • 7篇影响因素
  • 7篇有机无机
  • 7篇沼泽湿地
  • 6篇植物
  • 6篇小叶章
  • 5篇养分

机构

  • 91篇中国科学院
  • 52篇中国科学院烟...
  • 33篇鲁东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滨州学院
  • 11篇山东黄河三角...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林业科...
  • 2篇滨州职业学院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山东省海洋资...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53篇于君宝
  • 66篇刘景双
  • 57篇王金达
  • 23篇管博
  • 22篇栗云召
  • 20篇韩广轩
  • 18篇陈小兵
  • 16篇王光美
  • 15篇毛培利
  • 15篇孙志高
  • 14篇周迪
  • 10篇刘淑霞
  • 10篇张振华
  • 9篇孙凯宁
  • 8篇战超
  • 8篇杨继松
  • 7篇张学林
  • 7篇董洪芳
  • 6篇王雪宏
  • 6篇王永丽

传媒

  • 10篇土壤通报
  • 10篇水土保持学报
  • 10篇湿地科学
  • 9篇地理科学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环境科学
  • 7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科技导报
  • 2篇农业环境与发...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第七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14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6
  • 3篇2005
  • 13篇2004
  • 14篇2003
  • 6篇2002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中钾的固定与释放被引量:12
2002年
通过X—射线衍射、室内模拟实验及常规分析研究了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中钾的固定与释放。结果表明,土壤对钾的固定与释放与土壤的矿物组成有关,3种土壤的固钾量均随钾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固钾率则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随钾加入量的增加,固钾量和固钾率均有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的趋势。土壤释钾量有黑钙土>黑土>白浆土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蒙脱石、蛭石为主要的固钾矿物,而伊利石为主要的释钾矿物。
刘淑霞赵明东赵兰坡刘景双王金达于君宝
关键词:耕作土壤钾肥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元素变化动态被引量:25
2006年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的分解失重及其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小叶章枯落物的年分解速率为0.257,二次指数模型:Wt/W0=0.0399e-0.545t+0.9601e0.018t(R2=0.945)能更好地描述其分解失重动态。分解过程中,C、N、P、Ca的积累系数(NAI)<100%(P<0.05),元素发生了净释放;K、Na的NAI>100%(P<0.05),元素发生了净积累;Mg、Mn、Fe的NAI值与100%无显著差异(P>0.05),元素既有释放又有积累。分解16个月后,小叶章枯落物各元素总体释放率的大小顺序为:Fe>P>Ca>N>C>Mg>Mn>K>Na,而相应元素的释放量分别为:0.106、0.147、0.971、0.568、65.37、-0.017、-0.114、-0.209和-0.125 g.m-2。
杨继松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赵卫
关键词:三江平原
一种河口湿地土壤入渗模拟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口湿地土壤入渗模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确定待研究河口湿地中多种群落区域内土壤的容重和颗粒组成;根据多种群落区域内土壤的容重和颗粒组成,利用水环境模拟软件确定多种群落区域内土壤的水力参数;根据多种群落区域...
于君宝曲芷程杨继松杜朝红栗云召管博王雪宏周迪于洋王志康战君菲马元庆宋秀凯
文献传递
黄河改道以来黄河三角洲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20
2011年
基于1976—2009年的23期遥感影像,并结合1976—2008年利津站水沙数据以及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数据,定量分析黄河入海水沙特征以及黄河三角洲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76—2008年间,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呈现出年际变化大和丰枯水(沙)年交替的特征,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岸线和面积变化总体呈淤积增长趋势,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大致分1976—1985年、1986—1995年和1996—2009年3个阶段,3个阶段的增长速率逐阶段递减;黄河三角洲岸线和面积与利津站累积输沙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黄河流域降水量的年际波动与利津站入海输沙量年际波动基本同步,并具有相关性,说明黄河流域降水量的年际波动是引起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波动的重要原因.
韩广轩栗云召于君宝许景伟王光美张志东毛培利刘玉虹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岸线
黄河口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水、盐入渗过程模拟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积水条件、盐分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原位土柱实验,对芦苇、柽柳和盐地碱蓬3种典型河口湿地植被土壤的入渗过程及水盐重分布过程进行观测,并采用Hydrus-1D模型模拟水分入渗及重分布后的土壤剖面含水率、含盐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积水深度对土壤水分运移影响明显,不同积水深度条件下3种类型土壤的入渗速率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骤降的变化趋势,并随入渗时间延长而不断衰减并趋于稳定;入渗实验结束后,0~30 cm土层含盐量基本与入渗水含盐量一致,在水盐运移末端(深度100 cm)趋近于土壤原始含盐量;水盐重分布后,剖面各层土壤含水率的差异减小,各层含盐量同入渗实验结束时含盐量相比基本保持不变;Hydrus-1D能很好地模拟土壤水盐入渗速率及土壤剖面的整体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河口湿地水盐调控、湿地水文连通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曲芷程栗云召于君宝杨继松马元庆张健柏周迪王雪宏
关键词:HYDRUS-1D模型水盐运移河口湿地
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采用冬季采样,现场分层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江平原河床-河漫滩型泥炭地和谷底洼地型泥炭地微量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微量营养元素Cu、Zn、Fe、Mn、B和有益元素Ni、Sr、Ti、V、Co均有在G层...
于君宝王金达刘景双
关键词:三江平原泥炭微量元素
文献传递
阴天和晴天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云量以及大气气溶胶含量变化引起的阴天和晴天会对局地的微气候环境产生综合效应,影响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时引起环境因子的变化,最终对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产生影响。该文通过涡度相关系统以及微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NEE以及环境要素进行了观测。在自然条件下选择12对相邻阴天和晴天数据,在生物要素(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土壤水分以及养分特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揭示了阴天和晴天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NEE的光响应和温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2对阴天和晴天生态系统NEE的日平均动态均呈"U"型曲线,但阴天NEE的变幅较小。晴天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NEE的日均值显著高于阴天(p<0.01)。阴天和晴天湿地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均呈直角双曲线关系,但晴天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Amax)显著大于阴天(p<0.01),同时白天生态系统呼吸(Reco,daytime)也显著大于阴天(p<0.01)。不论阴天还是晴天,Reco,daytime与气温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晴天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5.5)远大于阴天(1.9)。阴天和晴天昼间PAR差值以及气温差值对NEE差值的协同影响达到63%。
初小静韩广轩邢庆会于君宝吴立新刘海防王光美毛培利
关键词:阴天晴天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70
2003年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天然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并以湿地开垦后的农田为对照,研究了沼泽湿地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pH值、N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随土壤深度、植物群落类型和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开垦使天然沼泽湿地0~45cm土壤有机碳损失90%以上;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r=-0.651**,P<0.01),与全氮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刘景双杨继松于君宝王金达
关键词: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土壤深度植物群落类型农业耕作方式
开垦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近年来,由于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自然湿地被大面积地垦殖为农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该研究通过涡度相关法,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和开垦多年的棉花(Gossypium spp.)农田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进行了对比观测,以探讨该地区典型生态系统NEE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揭示开垦对芦苇湿地NEE和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NEE的日平均值各月均呈明显的"U"型变化曲线,非生长季NEE的变幅很小。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日最大净吸收值和释放值分别为16.04gCO2·m–2·d–1(8月17日)和14.95gCO2·m–2·d–1(8月9日);农田生态系统日最大净吸收值和释放值分别为18.99gCO2·m–2·d–1(8月22日)和12.23gCO2·m–2·d–1(7月29日)。生长季白天两个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呈直角双曲线关系;非生长季NEE主要受土壤温度(Ts)的影响;生态系统生长季夜间NEE受Ts和土壤含水量(SWC)的共同影响;湿地和农田的生态系统呼吸熵(Q10)分别为2.30和3.78。2011年生长季,黄河三角洲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CO2的汇,总净固碳量分别为780.95和647.35gCO2·m–2,开垦降低了湿地的碳吸收能力;而在2011年非生长季,黄河三角洲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CO2的源,CO2总释放量分别为181.90和111.55gCO2·m–2。全年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总净固碳量分别为599.05和535.80gCO2·m–2。
杨利琼韩广轩于君宝吴立新朱敏邢庆会王光美毛培利
关键词:涡度相关开垦芦苇湿地
氮沉降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kgN·hm–2·a–1)、低氮(LN,50kgN·hm–2·a–1)和高氮(HN,100kgN·hm–2·a–1)。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氮沉降促进了芦苇湿地土壤呼吸作用,LN和HN处理使芦苇生长季(6–10月)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比CK分别提高19%和58%。积水改变了芦苇湿地土壤呼吸日动态。地面无积水时,各处理土壤呼吸日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地面有积水时,土壤呼吸日动态峰值推后或无单峰型波动规律。积水影响土壤呼吸作用对温度的响应。地面无积水时,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均与气温呈极显著的正指数相关关系,气温分别解释了CK、LN和HN处理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69.9%、64.5%和59.9%;地面有积水时,各处理土壤呼吸与气温相关性不显著。CK、LN和HN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分别为1.68、1.75和1.68,表明LN处理增强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HN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
朱敏张振华于君宝吴立新韩广轩杨利琼邢庆会谢宝华毛培利王光美
关键词:氮沉降芦苇湿地土壤呼吸黄河三角洲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