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星阳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扶阳泄浊化瘀法中药方剂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已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遗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及精神因素等[1,2],其中免疫因素在UC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群具有负性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且对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主要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抑制效应性T细胞,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和稳定。
- 彭慧郑伟琴古冬青万星阳胡邦林宏城苏丹王晓学谢尚奎石显方任东林
- 关键词:结肠炎免疫调节调节性T细胞
- 骶前间隙胰腺并胃幽门腺异位继发感染1例被引量:4
- 2015年
- 患者,男,38岁,因肛周流脓10余年,右下腹痛6个月于2013年12月17日入院。既往反复肛周脓肿病史,多次行瘘管及脓肿切开治疗未愈。6个月前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右髂窝脓肿,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化脓性感染及腹壁瘘形成,瘘管造影提示腹壁瘘管与肛周瘘管相通。
- 张恒任东林万星阳黄艳
- 关键词:继发感染骶前间隙胃幽门胰腺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 不同黄芪剂量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气陷型Ⅲ期内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黄芪剂量的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气陷型内痔Ⅲ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不同剂量的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手术,不给予补中益气汤干预治疗,N=15)、中药1组(手术治疗前给予黄芪剂量为20 g的补中益气汤干预治疗,N=20)、中药2组(手术治疗前给予黄芪剂量为50 g的补中益气汤干预治疗,N=20)。评价补中益气汤治疗前后Ⅲ期内痔患者肛门坠胀、脱垂症状评分,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痔组织中fibulin-3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补中益气汤干预后,中药1、2组患者肛门坠胀、脱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中药2组对肛门坠胀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中药1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1、2组患者内痔组织的fibulin-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中药2组内庤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较中药1组亦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黄芪的补中益气汤对脱垂性痔的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黄芪的补中益气汤,但产生其差异的机制与对fibulin-3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程度关系不明显。
- 金鑫万星阳黄丹丹李玉英孙锋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内痔
- 早期扩肛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早期肛门直肠指诊和扩肛对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128例,对照组132例。研究组于术后1周开始给予肛门直肠指诊和扩肛,直至术后1个月为止。术后半年随访,对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7.64±3.95)d、(18.47±3.0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肛门狭窄的发生率为1.56%(2/128),对照组为9.09%(12/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肛门直肠指诊是预防痔术后肛门狭窄的有效方法。
- 陈华陈泓磊万星阳郑伟琴宋乃忠宗轶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肛门直肠指诊肛门狭窄
- 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价值--一项横断面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行肛瘘切除术的6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术后在院期间每日常规换药,出院后患者自行选择换药模式。根据患者出院后换药模式,将入组患者分为来院换药组(n=32)、居家换药组(n=32)。通过病历回顾及调查问卷采集患者相关资料,包含3个部分。第1部分为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第2部分为疾病相关情况,包括肛瘘内口位置、病程、创面面积、瘘管类型(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第3部分为出院后创面换药情况及术后情况,包括换药模式(居家换药、来院换药)、频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及复查相关费用情况,复发情况,术后2周创面疼痛情况,术后2周焦虑情况,以及创面完全愈合后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均无饮酒病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瘘内口位置、病程、创面面积、瘘管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换药组的换药及复查相关费用更少,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复发情况、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创面愈合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不影响创面愈合时间的同时,可减少患者经济支出,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
- 张琳菡贾世泽魏凯凯万星阳任东林任东林刘智敏
- 关键词: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愈合家庭管理
- 1例肛瘘相关肛周黏液腺癌病例报道并文献回顾被引量:5
- 2020年
- 肛管直肠和肛周腺癌约占全部结直肠恶性肿瘤的1%[1],在所有肛管肿瘤中所占比例也少于10%[2],源于肛瘘的肛周黏液腺癌是其中一种亚型。自1934年Rosser[3]首次描述7例来源于慢性肛瘘的肛周黏液腺癌至今,关于该类病例的报道总数不到200例。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仍存在争议,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combined resection,APR)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的"金标准"。由于该类患者就诊时常处于局部进展期,传统APR手术容易导致切缘阳性,从而造成较高的局部复发率。近年来新辅助治疗被逐步引入到肛瘘相关黏液腺癌的治疗中,但缺少高质量的临床对照研究,其效果仍存在争议。
- 张恒苏丹万星阳任东林
- 关键词:黏液腺癌肛周肛管直肠肛瘘局部复发率病例报道
- 影像学检查在大便失禁病因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大便失禁(FI)发病因素多样,临床表现不一,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FI发病因素的明确需要依靠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其中,影像学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对FI病因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有多种,临床医师需要良好掌握各项检查的应用特点及操作要点,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施行效能高且有针对性的检查,以提高疾病诊治与管理水平、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这也是临床医师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在本文中,笔者团队基于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并结合已有文献就影像学检查在FI病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同道交流。
- 高勇苏丹张恒万星阳任东林
- 关键词:大便失禁影像学检查发病因素
- 靶向肠道微生态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表现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状。微生态失衡是FC的重要特征,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可以有效治疗FC。在肠道微生态治疗方面,两者的作用方式与机制存在着差异。本文结合FC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化,对中、西医在FC中的诊断标准、肠道微生态调节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 万星阳何卓杰任东林(审校)任东林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肠道微生态中西医治疗
-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误诊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女,28岁,因间断腹泻伴黏液血便9年,加重1年于2010年11月13日入住我院普外科.疾病发作期粪便呈暗红色,附着白色黏液,未见脓性分泌物,3~5次/d.无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自行缓解.体重无明显改变.体格检查:焦虑病容,全腹平,肌软,未及包块,肠鸣音5次/min.
- 万星阳彭慧黄艳任东林
- 关键词:误诊黏液血便脓性分泌物体格检查发作期普外科
- 黄芪甲苷对特发性胃瘫大鼠c-kit蛋白表达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特发性胃瘫(IG)大鼠胃组织内c-kit表达量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只。模型组与各黄芪甲苷剂量组予10 mg/kg洛派丁胺灌胃构建IG模型,建模5 d后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予浓度为32 mg/kg、64 mg/kg黄芪甲苷灌胃,空白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黄芪甲苷处理5 d后终止实验,处死大鼠并取全胃称量,以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留取胃组织标本部分石蜡固定,部分冰冻保存,采用组织荧光免疫染色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kit表达水平及ICC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黄芪甲苷高剂量组胃重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胃排空率明显上升(均P<0.05),而低剂量组胃重量与排空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法显示ICC多位于胃固有肌层,单个细胞呈梭状形态,多个细胞呈网状交织分布;模型组形态边缘圆钝,少见交叉相连。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显著回升(P<0.05),而空白组及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胃固有肌层组织内c-kit表达最高,胃瘫模型组c-kit表达量明显下降,黄芪甲苷可增加c-kit表达量,促进ICC增殖。结论:黄芪甲苷可增加IG大鼠模型的胃固有肌层中c-kit表达水平,促进ICC形态及数量恢复,增强胃动力。
- 姚奇周茜任东林万星阳
- 关键词:黄芪甲苷胃瘫C-KIT蛋白CAJAL间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