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振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肿瘤
  • 4篇胆囊
  • 4篇细胞癌
  • 3篇胆囊癌
  • 3篇胆囊肿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淋巴结转移
  • 3篇囊肿
  • 3篇肝癌
  • 3篇肝细胞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细胞
  • 2篇胆管细胞癌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血管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16篇黑振宇
  • 6篇王健东
  • 4篇全志伟
  • 4篇沈军
  • 4篇王鲁
  • 4篇韩超
  • 3篇钦伦秀
  • 3篇周迪
  • 3篇翟天宇
  • 2篇樊嘉
  • 2篇刘颖斌
  • 2篇汤朝晖
  • 2篇孙惠川
  • 1篇吴克瑾
  • 1篇吴向嵩
  • 1篇周海军
  • 1篇董谦
  • 1篇陈洁
  • 1篇武金才
  • 1篇孙冰生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5-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行单孔腹腔镜腹部手术(单孔组)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8例行两孔腹腔镜手术(两孔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好,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单孔组行胆囊切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4.2±23.3)min,显著长于两孔组的(39.4±13.2)min(P<0.05);单孔、两孔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9±2.3)、(5.2±3.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瘢痕隐蔽不易发现,有93%(40/43)的患者表示比预期结果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无瘢痕的优点,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开展。
汤朝晖张勇沈军黑振宇周迪赵铭宁李松岗刘颖斌全志伟
关键词:腹部外科
肝癌患者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浆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浓度,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4例肝细胞癌和20例肝良性占位患者血浆中M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L-8浓度,分析血浆MIF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血浆MIF浓度高于肝良性占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浓度,9.09ng.mL-1对4.80ng.mL-1;P=0.002)。肝癌患者血浆MIF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r=0.547,P<0.001)。血浆MIF浓度和肿瘤数目(P<0.001)、大小(P=0.039)、包膜完整性(P=0.044)、血管侵犯(P=0.041)、临床TNM分期(P<0.001)有关。低MIF表达(<9.09ng.mL-1)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中位总体生存时间,26.9个月对20.3个月;P=0.0069)和无瘤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24.5个月对12.3个月;P=0.0023)明显高于高MIF表达(>9.09ng.mL-1)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浆MIF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F可能通过刺激VEGF分泌影响肿瘤血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复发。血浆MIF可能成为肝癌侵袭性的生物学标志和预测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赵一鸣王鲁黑振宇张宁张伟孙惠川钦伦秀孙海晶樊嘉汤钊猷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肝细胞癌血浆血管生成
氧调节蛋白150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对凋亡的作用(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氧调节蛋白150(ORP150)是与肝细胞癌相关的糖蛋白.进一步研究了ORP150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免疫印迹、细胞免疫化学和定量PCR分别在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了ORP150的表达.运用RNA干扰技术检测了其对凋亡和肝细胞癌侵袭性的影响.发现:无论是蛋白质水平还是mRNA水平,与正常肝细胞相比,ORP150在肝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经RNA干扰后,肝细胞癌的凋亡明显增加,但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无改变.肝细胞癌中,ORP150表达上调,它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促进其生长.ORP150有可能成为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
周海军黑振宇史炯郭坤孙冰生武金才赵越付丽芸戴春高东梅孙瑞霞赵燕陈洁王鲁钦伦秀刘银坤
关键词:人肝细胞癌凋亡
战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一体化战创伤急救模式在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传统分科救治的对照组,9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实施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的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手术间隔时间等急救反应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实验组的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手术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救治成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P<0.05)。结论在战创伤患者中应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罗婷黑振宇刘燕敏颜宏利顾雪辉项耀钧
关键词:战创伤急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留置鼻胃及鼻肠营养管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留置鼻胃和鼻肠营养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不留置鼻胃及鼻肠营养管(未留置组),128例留置鼻胃及鼻肠营养管(留置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未留置组与留置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留置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留置组病人在消化道不适症状(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方面明显优于留置组(P<0.05),且未增加胰瘘、胆瘘、切口感染、胃排空延迟、术后出血、腹腔感染的发生率(P>0.05);两组在术后30 d死亡及二次手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未留置组病人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明显高于留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不常规放置鼻胃及鼻肠营养管安全可行,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减轻痛苦,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李茂岚朱逸荻李雪川黑振宇崔旭雅韩旭晟吴向嵩龚伟刘颖斌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鼻胃管鼻肠管
CT值对原发性肝癌肝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CT值在原发性肝癌(肝癌)肝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肝癌切除+淋巴结清扫术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36~73岁,中位年龄51岁。14例患者经术前增强扫描检查发现15组淋巴结可疑阳性,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阳性组(8组)和阴性组(7组)。比较两组淋巴结平扫、动脉期CT值及动脉期CT值变异系数(CV)的差异等,并分析上述指标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两组观察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阳性组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及其CV分别为(30±4)HU、(45±10)HU、(30±10)%,阴性组相应为(43±5)HU、(65±18)HU、(1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0,-2.660,2.99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及其CV诊断分界值分别为38 HU、54 HU及22%,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80%、80%。结论 CT值定量分析对肝癌肝周淋巴结转移具有诊断价值。当肝周淋巴结平扫CT值〈38 HU、动脉期CT值〈54 HU、动脉期CT值CV〉22%时,提示转移可能性大。
王晓耘黑振宇靳龙洋韩超沈军王健东
关键词:肝肿瘤淋巴转移CT值
叶酸缺乏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测定叶酸缺乏对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HS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HSVECs在叶酸缺乏的培养液(实验组)和正常培养液(对照组)中培养30d,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叶酸缺乏对HS-VECs细胞增殖数量、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HSVECs在2种培养液中生长30d后,观察结果显示叶酸缺乏可引起HSVECs细胞数量减少、增殖周期细胞比例减少、凋亡增高(P<0·01)。结论叶酸缺乏可抑制HSVECs细胞的增殖生长。
欧敬民王静吴克瑾沈军董谦黑振宇储冰峰张一楚
关键词:叶酸缺乏细胞培养凋亡
胆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被引量:3
2005年
黑振宇王鲁钦伦秀孙惠川叶青海樊嘉
关键词:胆囊肿瘤神经内分泌癌B超诊断MRI诊断
木香烃内酯对胆囊癌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木香烃内酯(Cos)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os作用于胆囊癌细胞,采用CCK-8、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Transwell、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实验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CK-8实验显示,Cos组细胞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os组细胞克隆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os组细胞凋亡率和处于S、G2/M期的细胞比例均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os浓度的增加,cyclin A和cyclin B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JNK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等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穿膜细胞数随Cos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随着Co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 Cos可在体外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并可抑制细胞迁移。
张晓宇翟天宇黑振宇周迪王健东
关键词:木香烃内酯胆囊肿瘤细胞周期细胞迁移
青蒿素抑制胆囊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胆囊癌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μmol/L青蒿素处理胆囊癌细胞GBC-SD(青蒿素组),同时设立未加青蒿素处理的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胆囊癌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形态变化。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Slug、Vimentin、MMP-2、MMP-9等基因的m RNA和蛋白水平变化。两组表达量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划痕24 h青蒿素组划痕宽(393±23)μ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10±15)μm(t=13.415,P<0.05)。青蒿素组GBC-SD穿膜细胞数为(93±8)个,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2±14)个(t=-17.037,P<0.05)。青蒿素促使细胞形态从间质型向表皮型转化。青蒿素组GBC-SD细胞的Slug、Vimentin、MMP-2、MMP-9基因的mRNA分别为0.89±0.03、1.35±0.10、3.30±0.13、1.15±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0.12、3.22±0.15、4.72±0.19、1.95±0.15(t=-19.812,-20.775,-12.259,-9.438;P<0.05);而E-cadherin mRNA为2.06±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0.06(t=20.956;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青蒿素下调Slug、Vimentin、MMP-2、MMP-9,上调E-cadherin蛋白。结论青蒿素可抑制胆囊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其作用可能与抑制Slug基因表达逆转上皮间质转化,进而降低MMP表达有关。
秦一雨秦一雨葛安兴黑振宇
关键词:胆囊肿瘤青蒿素类肿瘤侵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