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锟

作品数:137 被引量:1,008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26篇文化科学
  • 15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6篇儿童
  • 29篇队列研究
  • 19篇妊娠
  • 16篇青少年
  • 16篇肥胖
  • 14篇少年
  • 13篇学龄
  • 13篇学龄前
  • 12篇孕期
  • 11篇出生队列
  • 11篇出生队列研究
  • 10篇学龄前儿童
  • 9篇体成分
  • 8篇教学
  • 7篇早产
  • 7篇通气
  • 7篇通气功能
  • 6篇保健
  • 5篇婴儿
  • 5篇孕妇

机构

  • 13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安徽省马鞍山...
  • 6篇安徽省疾病预...
  • 5篇昆士兰理工大...
  • 4篇合肥市卫生监...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高丽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疾病预...
  • 1篇扬州大学医学...
  • 1篇安庆市妇幼保...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铜陵市妇幼保...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铜陵市第四人...

作者

  • 134篇黄锟
  • 118篇陶芳标
  • 36篇郝加虎
  • 33篇朱鹏
  • 30篇孙莹
  • 30篇苏普玉
  • 18篇严双琴
  • 12篇许韶君
  • 11篇伍晓艳
  • 11篇阙敏
  • 9篇徐叶清
  • 9篇葛星
  • 8篇叶青
  • 8篇龙翔
  • 7篇赵媛媛
  • 7篇潘维君
  • 6篇何春燕
  • 6篇童世庐
  • 5篇张洪波
  • 5篇高茗

传媒

  • 17篇中华流行病学...
  • 16篇中国公共卫生
  • 14篇中华预防医学...
  • 14篇中国学校卫生
  • 6篇中国高等医学...
  • 4篇卫生研究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国外医学(妇...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17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描述童年期反复发生的重度身体虐待、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行为的报告率,分析青少年及其父母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3种反复虐待行为的关系。方法5 453名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自愿参加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回顾小学阶段经历的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施的9项重度身体虐待8、项中度身体虐待和7项情感虐待行为,5 141人提供了完整的问卷。以在小学年龄阶段,3种共24项虐待类型中至少1项虐待行为平均1 a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种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结果童年期反复重度身体虐待报告率为8.0%,从0.2%(把头按在水下)到6.6%(用脚踢);童年期反复中度身体虐待报告率为18.6%,从0.4%(强迫吃难吃的东西)到9.7%(用手或棍棒打臀部);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报告率为14.4%,从0.8%(用恶鬼等恐吓)到11.8%(责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城市上学的农村户籍是3种童年期反复虐待行为的保护因素,女性是反复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保护因素,独生子女是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保护因素;单亲家庭是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危险因素,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或打工是童年期反复重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继母为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结论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行为较为常见,与青少年以及父母的人口统计特征存在关联。
陶芳标叶青Soon-duck Kim黄锟孙莹张承业周雨生苏普玉
关键词:情感虐待青少年
中重度肥胖儿童脑代谢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变化
2007年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额叶和海马感兴趣区的脑代谢特征。方法对象为2005年安徽省肥胖儿童夏令营小学生。分别对9例肥胖(肥胖组)及其配对的体质量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和瑞文推理测验;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全身体脂百分比;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额叶、海马部位脑代谢特点。结果1.肥胖组额叶部位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额叶胆碱(Cho)、额叶肌酸(Cr)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26.88、80.38、53.13vs160.5、101.63、71.5)(Pa<0.05);2.肥胖组额叶NAA/Cr比高于健康对照组;海马部位NAA、Cr、NAA/Cr、Cho均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中重度肥胖儿童额叶NAA减低表明额叶神经元数量减少,Cho减低提示中重度肥胖可能影响了儿童白质髓鞘化过程,造成白质髓鞘化过程慢于对照组;而Cr减低表明肥胖儿童额叶代谢低下。
孙莹陶芳标钱银峰黄锟
关键词:肥胖磁共振波谱儿童
早产儿救治中的伦理学问题
2005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围生保健的系统化,早产儿/低体重儿存活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但由于其发育障碍明显增加和其他不可知的预后,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社会和伦理问题。对于极度早 产儿或极低体重儿是否予以救治的问题,医学和社会学观点一直存在争论,对早产儿存活现状、关 于早产儿救治的若干态度和面临的伦理学尴尬作一综述。
黄锟陶芳标
关键词:早产婴儿伦理学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影响的队列研究被引量:70
2015年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孕妇人群作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生期门诊选取首次孕期体检、孕周≤14周、马鞍山市常住户口的孕妇,首次、孕中期和孕晚期体检时分别填写问卷、测量身高和体重,在24~28周接受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GDM诊断,并追踪记录分娩结局.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GDM的发生率为14.73%,孕前BMI与孕中期增重呈负相关(r=-0.085,P<0.01).GDM孕妇孕中期增重多于正常孕妇.孕妇年龄≥35岁、孕前超重和肥胖及孕早期血糖水平升高是GDM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3.06(1.68~5.58)、2.08(1.38~3.13)、3.73(1.84 ~ 7.56)和2.17(1.57~3.00).结论 孕前超重和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加是GDM的危险因素.
毛雷婧葛星徐叶清黄锟潘维君周珊珊严双琴陶芳标
关键词:体重指数队列研究
妊娠相关焦虑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2021年
目的探讨母体妊娠相关焦虑对子代学龄前执行功能(EFs)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以期针对性优化子代生命早期发育环境。方法选取中国安徽出生队列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早期建卡的孕妇,收集孕妇一般情况和妊娠相关焦虑情况。对队列内的3556名3~5岁儿童进行随访,收集儿童相关特征,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评定量表》(父母版)评价其执行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仅孕早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男童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总执行功能(GEC)异常风险有关[OR值(95%CI)分别为1.40(1.06~1.85),1.64(1.06~2.54),1.89(1.27~2.82)];孕早、晚期同时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男童抑制、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GEC异常风险有关[OR值(95%CI)分别为2.60(1.45~4.67),2.45(1.69~3.57),2.23(1.28~3.88),3.27(2.03~5.28)]。仅孕早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和工作记忆异常有关[OR值(95%CI)分别为1.79(1.13~2.83),1.45(1.07~1.98)];仅孕晚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功能异常有关[OR值(95%CI)=2.26(1.17~4.38)];孕早、晚期同时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和工作记忆功能异常风险有关[OR值(95%CI)分别为2.45(1.40~4.28),2.02(1.35~3.01)]。结论妊娠相关焦虑显著影响子代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妊娠相关焦虑在男童中主要影响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总执行功能,在女童主要影响其工作记忆和抑制功能。
谢晶晶王晓旭严双琴徐叶清朱鹏郝加虎郝加虎黄锟
关键词:妊娠焦虑精神卫生
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社区干预效果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评价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价在农村地区对不同孕产期保健服务提供者进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群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在项目县分别对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医生(干预1组)和村级计划生育服务专干(干预2组)进行孕产期保健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并设立对照组。干预前收集三组基线资料,干预后采取定量调查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干预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评价和社会学评价。结果:干预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干预1组电话访视率最高(χ2值=12.470,P值=0.002),新生儿产后半小时内、产后24小时内开奶的比例最高(χ2值=13.619,P值=0.034);干预2组早孕检查率、系统产检率的平均增长速度最快,自报婴儿近两周健康状况最好(χ2值=9.120,P值=0.010)。定性资料显示,干预期间当地实施了相关政策和项目促进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大多利益相关者均表示该健康教育项目推动了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的发展。培训后,乡镇妇幼卫生工作者健康教育主动性增强,村计生专干具备提供基本孕产期期保健知识的能力,服务技能及沟通能力得到改善。产妇非常乐于接受村计生专干灵活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幼保健部门计划生育系统共同参与是做好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卫生项目的评价过程复杂,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应加强过程评价,并将项目的可接受性措施运用于日常母婴保健工作。
黄锟陶芳标刘浏伍晓燕邢秀雅
关键词:妊娠分娩健康教育
合肥地区中学生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学生不同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分析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1998年、2003年分别对合肥市城乡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曾经吸烟、13岁前吸烟、最近吸烟、规律吸烟、吸烟成瘾、尝试戒烟等6种吸烟行为进行监测,选用情绪症状、学校生活满意度、总体生活满意度等指标对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析中学生吸烟行为的5年变化以及主观生活质量与吸烟行为的相关性。结果中学生13岁前吸烟、最近吸烟、规律吸烟和吸烟成瘾的发生率2003年(分别为8.8%、12.0%、5.6%和1.7%)比1998年(分别为3.1%、3.0%、1.7%和0.6%)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曾经吸烟、13岁前吸烟、最近吸烟、规律吸烟、未尝试戒烟和吸烟成瘾者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检出率高,学校生活满意度低,对生活或自己的总体评价低。学校生活满意度高(OR=0.657)、对生活的总体评价高(OR=0.766)是近期吸烟的保护因素,抑郁合并焦虑是危险因素(OR=2.181);学校生活满意度高是吸烟成瘾的保护因素(OR=0.388),抑郁症状是吸烟成瘾(OR=2.753)和规律吸烟的危险因素(OR=1.676)。结论中学生吸烟行为非常普遍,并受到多种与认知、情绪相关的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
陶芳标黄锟高茗苏普玉
关键词:吸烟主观生活质量中学生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肺通气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描述7~18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人体测量指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分析不同体成分测量指标及派生指标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探讨体成分的测量指标及其体脂分布特征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20...
黄锟
关键词:人体测量术人体质量指数光密度测定法肺容量测定
文献传递
钒暴露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钒是一种有毒金属元素,用途广泛,人群可普遍暴露于钒。目前尚缺乏钒暴露与子代神经发育的研究。[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孕妇和新生儿钒暴露水平,探讨钒暴露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依托马鞍山市优生优育队列,该队列招募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建档立卡的3 474名孕妇,最终纳入2 922对母婴对作为本研究对象。收集孕妇孕早期和孕中期外周血以及新生儿脐带血样本,使用NexION350X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量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血清钒质量浓度(浓度)。于2016年10月—2018年4月随访36月龄儿童,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中文版评估其ADHD症状得分。将血清钒浓度经自然对数转换,并根据血清钒分布水平划分为低( 0.05)。性别分层分析表明,孕早期血清钒浓度自然对数值每增加1个单位,男童和女童ADHD症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至3.66(95%CI:1.31~10.25)倍和6.73(95%CI:1.65~27.40)倍;与血清钒低水平组相比,孕早期血清钒高水平组男童、女童ADHD症状发生风险增加(OR=2.03,95%CI:1.14~3.61;OR=2.44,95%CI:1.04~5.73);孕中期和脐带血血清钒水平与男童和女童ADHD症状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马鞍山市孕妇普遍暴露于钒;孕早期高水平血清钒会增加儿童ADHD症状发生风险。
童娟梁春梅梁春梅黄锟伍晓艳戚娟陶芳标
关键词:孕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队列研究
脐血血清炎症因子干扰素-γ、白介素-12p70、白介素-17A与早产之间的关联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知感染和炎症是早产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各炎症因子水平与早产之间的具体关联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脐血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早产之间的关联。[方法]数据基于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出生队列研究,本研究共1 433对母婴纳入分析。分娩后立即采集脐带血血样,检测8种血清炎症因子浓度,包括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早产组(孕周<37周)和足月组(孕周37~41周)之间脐血血清各炎症因子质量浓度的差异。按三分位数将各炎症因子浓度分为低、中、高水平组,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脐血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早产之间的关联。[结果]1 433名新生儿中3.3%(47例)为早产儿,脐血血清中IFN-γ、IL-1β、IL-6、IL-8、IL-10、IL-12p70、IL-17A、TNF-α的质量浓度的M(P25~P75)分别为1.40(0.97~2.21)、0.46(0.31~0.64)、1.83(1.08~2.87)、6.98(4.58~10.23)、7.25(5.37~9.30)、0.88(0.61~1.25)、1.56(1.02~2.20)、12.81(8.68~17.73)ng·L^(-1),检出率为94.77%~100.00%。早产组脐血血清中IFN-γ、IL-1β、IL-12p70、IL-17A的中位质量浓度均高于足月组(1.99 vs. 1.40、0.61 vs. 0.46、1.23 vs. 0.86、14.59 vs.12.81 ng·L^(-1))(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低水平组相比,脐血血清中IFN-γ、IL-12p70、IL-17A高水平组发生早产的OR(95%CI)值为3.09(1.39~6.85)、3.76(1.66~8.53)、2.43(1.16~5.08),而其他炎症因子与早产之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脐血血清中IFN-γ、IL-12p70、IL-17A因子水平与早产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即高水平炎症因子与早产的发生风险相关。
王雪晴刘蒙王雅斐黄锟伍晓艳陶芳标
关键词:炎症炎症因子干扰素-Γ白介素脐血早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