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文
- 作品数:57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在Graves病眼眶改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Graves病(GD)眼眶改变的CT扫描表现,探讨CT检查在GD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GD患者的136只眼眶进行CT扫描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患者常表现为眼外肌增粗,其眼外肌大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内直肌最常受累(67.6%),其次为下直肌(58.8%)、上直肌(45.6%),最后是外直肌(30.9%)。在136只眼眶中发现眼球突出118只眼,其中I度突眼97只眼,Ⅱ度突眼21只眼,突眼发现率86.8%(临床上突眼诊断率66.9%)。GD患者还存在眼外肌密度变化等影像学改变。结论:眼眶CT扫描可作为GD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指导Graves眼病(GO)的诊断和治疗。
- 黄新文吕红彬兰永树唐光才李春志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64层螺旋CT低能量同步减影脑血管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能量同步减影(CT low-energy synchro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CTLESDSA)脑血管成像方法及价值。方法:对拟诊脑血管疾病患者共89例,按能量随机分为A组(高能量)31例,B组(低能量)58例,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测量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密度。将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及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重组动脉、混合动静脉及静脉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从好、一般到差分为Ⅰ、Ⅱ、Ⅲ级。结果:①A、B组动脉期或静脉期血管密度比较,B组动、静脉密度均较A组明显高(P<0.05);组内比较,动脉期动脉较静脉密度明显高(P<0.05),静脉期动、静脉密度均高且相似(P>0.05);②A、B组间比较,B组血管图像质量较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血管解剖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楚、直观。结论: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以低能量组脑血管密度更高,图像质量更好、更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刁显明曹跃勇陈洪亮唐光才黄新文兰永树漆军
- 关键词: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巨大肿瘤手术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肾上腺巨大肿瘤手术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GE64层螺旋CT机,对超声或CT平扫提示腹膜后肾上腺区域8~15cm的巨大占位性病变的8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38.2岁,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利用获得的横断影像进行影像后处理。结果7例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占位明显,与周围的结构分界清楚,并发现常伴有一支或多支起源不同的供血动脉与肿块相连。7例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随访3~12月未见肿瘤复发;另1例双侧肾上腺区域巨大肿块伴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选择了放疗和化疗。结论应用MSCT对肾上腺巨大肿瘤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及影像后处理,不仅为肾上腺巨大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对肾上腺巨大肿瘤术前的评估、术中的指导及术后的评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 兰永树姜睿李登维黄新文唐光才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多层螺旋CT问世以来,特别是16层和64层螺旋CT的应用,由于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明显提高,使得多层螺旋CT在心血管系统检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可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定量检测、支架和桥血管通畅性的评价,还可用于分析心功能和心肌灌注。
- 孙占国唐光才黄新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 边界位眼内异物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估眼部X线、B超、CT及MRI对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的X线、B超、CT和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51例行X线平片检查35例,检出率74%,定位准确率69%;行B超检查40例,检出率92%,定位准确率89%;行CT检查31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行MRI检查4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结论:在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中,X线、B超、CT与MRI四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手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 黄新文吕红彬兰永树龙然
- 关键词:眼异物影像学
- 以眼科为首诊的空蝶鞍综合征被引量:6
- 2010年
- 陈桂兰黄新文
- 关键词:空蝶鞍综合征眼科蛛网膜下腔常见症状视野缺损
- 结肠CT仿真内镜成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结肠CT仿真内镜(CTC)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在4段新鲜离体猪结肠的不同位置植入0.5~2cm大小、形态各异的4小块肌肉或淋巴组织模拟病变;先后在充气和灌注2.5%的泛影葡胺溶液后采用GE公司64层螺旋CT以不同的毫安和螺距比的组合进行50cm范围的4次扫描,观察并比较每段结肠及其病变在不同状态下随扫描条件、观察阈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每段结肠及其病变随毫安的缩小和螺距比的增大,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同步降低,两组图像的质量都变差,CTC观察阈值的范围逐渐变窄,肠内壁在观察阈值范围的中间区域平滑,向两端的伪影逐渐增多,但4个模拟病灶通过改变观察阈值都可以被发现。充气组随着观察阈值的逐渐降低,肠壁逐渐变厚而管腔逐渐缩小,突入肠管的致密病灶逐渐增大,而扁平病灶及小结节灶在观察阈值范围的中间区域较两端显示更清楚;灌注泛影葡胺组与此相反,并且图像质量更差。结论结肠内的充填物及扫描条件对结肠CTC的成像有影响,但其成像效果可以通过改变观察阈值来进行解决。
- 兰永树吕亚萍黄新文刘艾艾唐光才
- 关键词:结肠仿真内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MSCT特征及其动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肉芽肿性多发血管炎的MSCT表现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7例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其中4例有完整的随访记录),总结7例患者(39个病灶)的影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39个病灶中,12个呈结节状改变,9个呈肿块状改变,14个呈空洞样改变,4个呈实变样改变;结节、肿块或空洞边缘均呈"毛刺"样改变,病灶周围呈"晕环"状改变者18个,病灶近心侧见"营养血管影"者31个,结节、肿块或实变病灶内增强扫描见"血管强化征"者15个。结论肺内多发性结节、肿块、空洞或实变病灶,若病灶边缘呈"毛刺"样改变,周围见"晕环"状改变,近心侧见"供养血管征"或病灶内见"强化血管影",则高度提示肺肉芽肿性多发血管炎的可能性。
- 李登维何晓鹏黄新文韩福刚
- 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
- 髓母细胞瘤的CT诊断(附30例分析)
- 2000年
- 目的 :探讨CT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 30例 ,30例均行CT平扫 ,其中 2 4例同时作增强扫描。结果 :肿块位于小脑蚓部 2 0例 ,其它部位共 10例 ,CT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 10 0 %。CT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肿块影 2 4例 (80 % ) ,病灶为稍低密度影 6例 (2 0 %) ,2 1例灶周无明显水肿 (70 % ) ,30例中伴阻塞状脑积水者 2 7例 (90 % )。2 4例增强扫描者 ,2 0例注药后中度至重度均匀强化。CT对髓母细胞瘤定性诊断正确率为 86 % (2 6 / 30 )。结论 :髓母细胞瘤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 ,CT检查是诊断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黄新文唐光才韩福刚晏志刚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CT病例分析病理
- 鞍区室管膜瘤一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女,50岁。因双眼肿胀,左眼失明3年,右眼视力模糊进行性加重3个月于2009年3月10日到我院就诊。体检:左眼失明,右眼额侧视野偏盲,眼底检查见双侧视神经萎缩。
- 赵冬梅黄新文梁爽
- 关键词:室管膜瘤鞍区左眼失明视神经萎缩视力模糊眼底检查